时间:2018-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母亲的歌谣

文/刘新焕

  母亲不识字,却会念许多歌谣,看见什么,能随口冒出一首来,让我们感到好奇又新鲜。“黄瓜喽,背背篓,一背背到庙背后,你拾柴,我垒窝,孵下儿子要给我。”这里的“黄瓜喽”是一种春天来到时,在村口“呱呱”叫的一种候鸟,其窝垒的如小背篓一样。我们小时在母亲的歌谣中认识了这只鸟,也常在冬天“黄瓜喽”飞南方过冬时,上树把空窝拆下,好让其来年再垒,这样能拆下一大堆冬天烧火的柴。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常去田间劳动,要把我和妹妹带上,因为那时我很小,妹妹才学会走,放在家里母亲不放心,就随母亲一起去,母亲在地里干活,我在地头哄看着妹妹不让乱跑,怕碰着。常常呆没多长时间不是妹妹乱跑,而是我上高沿低乱窜个不停。记得一次歇工时,母亲给我寻了一个活儿,随手拔下身边一只毛毛草,就近找到两个盖着薄薄盖子的小蜘蛛窝,说里面藏着一只蜘蛛,让我只须打开一个盖子,把毛毛草塞洞里通一下,蜘蛛会从另一个洞口盖子里钻出来,并顺口唱到:“宝儿盖,你出来,红绫袄袄绿盖盖,前门关,后门走,捉住宝儿一条腿。”一边通着,一边反复唱了几篇,还真从另一盖下跑出一只红的发黑的小蜘蛛来。我很是稀奇,立马寻找小蜘蛛窝。那个下午,我不仅学会了这首歌谣,也学会了用毛毛草钓蜘蛛,整个田野不时传出我的声音。

  母亲的歌谣有些是上辈人传唱下来的,有些是母亲随口唱出来的,连母亲也不知跟谁学来的,农忙干活时唱,农闲纺线做鞋时唱,有人时唱,没人时也唱,歌谣好听易懂易记,主要体现在欢善、亮丒、祝福、说事上。

  “醋家婆,你坐下,咱俩商量做酵呀。气不圆,裤子给你没盖严。我烧米汤你尝味,我敬黄表你当钱,今后做醋不再难。”这是做醋时唱的歌谣。

  “成马苔,穿白鞋,今日死了明日埋。上马呢,哭三声,下马呢,笑吟吟,端前立个小相公。东头打鼓西头拜,中间立个豆芽菜。”这里的“成马苔”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叶细而绿,根特白,可生吃。整个歌谣在讲生活中一些常理,是说人有生有死,女娃出嫁离娘家上马时要哭一下,以表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到婆家下马见到女婿时脸上要挂着笑,那怕从东头拜到西头,一定要像豆芽菜一样低着头。

  “疙瘩疙瘩走,碎娃头上拴着狗,疙瘩疙瘩散,他爸他娘都没见。”小娃娃走路乱跑绊倒,头上碰出个红包,哄时一边在地上抓把土抹抹,一边吹着唱的歌谣。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人越坐越圆,人越吃越馋。胡想一百遍,不值一文钱。撅着屁股干一件,胜过空想一边边。”教育人要勤劳。

  “麻野鹊,尾巴长,单爱媳妇不管娘,把娘背到高山上,媳妇背到热炕上。问媳妇:‘想吃啥?’‘我想吃一碗热豆花。’‘赶紧吃,慢慢咽,千万甭叫老娘见,老娘见了惹麻烦,小心把你嘴抓烂。’”讥讽不孝儿。

  “口婆口,棉花扭,扭出鳖,变成雁,雁没角,各个山上跳裹脚,这灯那灯,猫儿点灯,老鼠告状,告给皇上,皇上碾米,碾出老鬼,老鬼推磨,把我几乎难过死。”这首歌谣我开始听以为是首儿童歌谣,但不明白好好的要“难过死”。后来知道这“老鬼”指的是说歌谣者已去世的老伴时,方醒悟这首歌谣实际是一首追念歌谣。

  “灶王爷,坐上面,敬香献馍在眼前。灶王爷,你别嫌,糜面还比美面甜。男人敬了灶爷神,逢沟逢崖逢太平。女人敬了灶爷神,子子辈辈多旺盛。一念儿女富寿长,二念儿女长富寿,三念灶王婆永年轻,四季穿得一身青。”这是困难年代祭灶时母亲一边插香,一边唱的歌谣。

  在我的影响中,母亲的歌谣永远是唱不完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我们兄弟姐妹是在母亲的歌谣中长大的。母亲的歌谣充实了我们的心田,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伴着母亲的歌谣,我们幸福的度过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但母亲的歌谣却一次次回荡在我的耳边,每每此时,我的泪水不由自主的悄然流下。

投稿说明ID:ffbxw   投稿的朋友请到扶风百姓网(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贵州治疗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