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东汉末年,名士是一种在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人群,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闾里之间,都有他们活跃迹象。名士们追求名声,喜欢清议,有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之后,名士们互相标榜,组成各个男子天团,其中最顶级的组合叫做三君,又三个最大的名士,也是极其重要的政治人物组成。可惜这三个人物最后都死于宦官之手。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名士们的组合按《后汉书·党锢列传》的记载,名士们互相标榜的活动是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之后。第一次党锢之祸的起因是士大夫对为非作歹的宦官党羽的处置,但是这个处置也是违法的,因为当时汉桓帝在大赦天下。宦官对士大夫开展反击。宦官是皇帝的近臣,也是皇权的延伸,汉桓帝偏袒宦官,对所谓的朋党进行抓捕、禁锢。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之后,宦官的气焰更加嚣张,士人在政治上的力量被削弱,于是更加侧重舆论、话语权这样的东西。根据《后汉书·党锢列传》的记载,名士们组成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组合。这个就是按照高低来排列的。三君最高,是指一世之所宗,是名士群体中绝对的领袖;八俊次之,意思是人中之英杰;八顾次之,顾的意思是以德行引导其他人;八及次之,指能够引导其他人走上正轨;八厨最次,意思是能够用财力救助他人。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三十五人,算是当时名士中的佼佼者其中有朝中重臣、有汉室宗亲、有太学领袖、有当世豪侠。在这些人当中,也有活跃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比如八及中的刘表(不同史料记载不同,暂且以《后汉书·党锢列传》为准);八厨中的张邈、胡母班。这三个人对广义上的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组合,不排除有沽名钓誉、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的可能。不过在宦官当权,政治黑暗的环境下,这些名士确实多多少少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算是黑暗中的一些微弱灯光。《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记载庞统给人的评价往往名过于实,目的是希望树立榜样匡正风气。二者的情况还是比较相似的。在这些组合中,三君是领头羊,无论是名望上的影响力,还是实际上的政治资源,都是无可争议的领袖。同时三君也是反击宦官的最重要力量,可惜还是功亏一篑。三君——窦武、陈蕃、刘淑三君由窦武、陈蕃、刘淑三个人组成,下面小编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人物。窦武窦武出身名门望族,窦武的祖先是东汉开国名臣窦融,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的祖先还能追到西汉时期窦太后身上。这些相对于东汉末年来说就有点悬远了,不过窦武仍然是仕宦子弟,父亲窦奉做过定襄太守。除此之外,扶风窦氏家族中也不乏名臣贵戚。可以说窦武的家世是比较清白且显赫的。窦武早先并没有参与政治,以经学、德行得名,不交时事,名显关西。在东汉延熹八年(即公元年),窦武的长女窦妙被纳入汉桓帝的后宫当中,还成为了皇后。由于这层裙带关系,窦武也进入到政治舞台上。窦武官历郎中、越骑校尉、城门校尉。这个时期窦武积极辟请名士、以节俭、周济别人的方式养望。窦武的侄子窦绍为虎贲中郎将,性格散漫奢侈。窦武上书请求去除窦绍的职位,匡正窦绍的行为。窦武的表现符合名士的道德标准,加上尊贵的身世和外戚的身份,容易获得士大夫的认可。更加关键的是窦武也参与对抗宦官的过程。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宦官势力获得胜利,李膺等名士被收押入狱,被禁锢罢黜。窦武上书指责宦官,为士人求情。窦武的上书虽然没有帮助士人接触禁锢,但无疑会博取士人的好感。陈蕃陈蕃也算是仕宦子弟,祖父做过河东太守,不过其家族明显不如扶风窦氏强大。陈蕃少年成名,十五岁的时候有过一个小故事:陈蕃家中庭院荒芜,他父亲的朋友薛勤看望陈蕃,问陈蕃为什么不洒扫庭院迎接宾客。陈蕃的回答是大丈夫应该扫清天下,怎可照顾一室?有的时候豪言壮语也是博取名望的方式之一。陈蕃有一定的家族力量,有一定的名望,但是并不算大,所以是先从郡吏做起,然后举孝廉为郎官,开始自己的仕宦生涯。陈蕃性格刚强,不与权贵相通,另外在朝中为官时,屡次对汉桓帝直言进谏,针对汉桓帝采女过多、耽于游猎、封侯逾制、宠幸宦官等行为多次上书,有的时候会得到采纳,但更多的是被无视,或者引来汉桓帝的怒火。所以陈蕃的仕途也是起起落落,历经议郎、乐安太守、修武令、尚书、豫章太守、尚书令、大鸿胪、议郎、光禄勋、尚书仆射、太中大夫、太尉。从这个履历来看,陈蕃的仕途非常坎坷,时而升官时而贬官;时而中央时而地方;时而重要时而闲散,还有多次被免官的经历。最后一次被免官的原因,就是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为士人求情。刘淑刘淑与窦武、陈蕃并列为三君,不过从史料的记载中,刘淑的形象相对于窦武和陈蕃来说则是要单薄一些。刘淑是汉室宗亲,其祖父做过权重极高的司隶校尉。刘淑本来无心仕宦,而是隐居起来教授经学。但是被汉桓帝强迫征到洛阳,屡迁到侍中、虎贲中郎将。刘淑也向汉桓帝劝谏要遏制宦官势力,汉桓帝虽然当耳旁风,但对刘淑本人还是很尊敬。三君的结局三君是名士领袖,在汉桓帝去世后,窦武与窦妙扶植汉灵帝上位,启用陈蕃为太傅,窦武、陈蕃共同录尚书事,三君又成为当权人物。窦武与陈蕃对宦官的厌恶由来已久,掌权之后首先希望能够除掉宦官,但是由于窦妙的阻碍、宦官的渗透以及军事力量的薄弱,窦武、陈蕃谋诛宦官失败,反而被宦官所消灭。刘淑本来没有参与窦武、陈蕃等人策划的政变,但是刘淑也有反对宦官的表现。所以宦官借机构陷刘淑与窦武等人同谋,刘淑也在狱中自杀了。参考文献:《后汉书》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