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原始人因为学会了用火,这才将人类和野兽区分了开来。可是想要用火,就需要有火种,古人是如何保持火种的?他们首先发明了火种罐,可是用火种罐装火种不仅麻烦,而且危险,一不留神,火种就熄灭了。(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钻木取火,接下来,又发明了阳燧镜,沈括《梦溪笔谈·阳燧照物》一文中,这些写道: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店,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年4月,考古专家对陕西扶风黄堆60号西周墓,展开了发掘,在这座古墓中,出了不少的石制、骨制和青铜器。在整理青铜器的时候,专家竟发现了一面非常不起眼的铜镜,按照正常的道理,铜镜应该是平面镜才对,可是这件青铜镜是一面凹面镜。这面凹面镜经过专家的进一步鉴定,竟是一面阳燧镜,也就是一面火镜。小编一开始认为,只要将阳燧镜面对太阳,阳光的焦点落在火绒之上,在很短的时间内,火绒就会着火。火绒着火后,可以引燃柴草,煮饭、烧水和烤肉,毕竟生食的味道,没有熟食的味道佳,而且生食让胃不舒服,而熟食非常好消化。但专家给出的解释却不是这样,古人在祭祀的时候,需要点火,而火种罐里的火,灶塘里的火,全都是不洁之火,而真正的洁净之火,便是阳燧反射阳光,点燃的火焰(与阳燧镜相配的就是鸟柱灯,鸟柱灯背上灯捻燃起的火,才可以参加祭祀)。由此可见,古人做事确实是一丝不苟。有读者看到这里,心里会升起一个疑问,那就是古人讲究阴阳,有山西,必然有山东;有河南就有河北。那么有阳燧,是否有阴燧?真的有阴燧,阳燧是取火的,而阴燧的作用一般人不知道,它是取水的。阴燧是取水的,这个不可能吧,答案是:真的可能,一开始阴燧是用大蛤的贝壳制作,《政和本草》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方诸水,味甘寒,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热烦止渴。方诸,大蚌也,向月取之,得二、三合水,亦如朝露。阴燧取水,根据《政和本草》的记载,取来的水“确实”有药效,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古人就开始用铜锡合金制作阴燧。阳燧被做成了圆形的凹面镜,目的是取太阳的阳之精;而与之对应的阴燧,却被做成了方形(一阴一阳,天圆地方),里面也是一个凹面镜,使用的时间是在夜晚,放在露天地里,取月亮的月之华——夜气朝露会变成水滴,凝结在金属的凹面镜中,第二日,收集完毕的月华,也就是镜中水,被当做配药的“神”水开始使用。阴燧可以取水,有读者问,如果将其面对太阳,它是不是可以取火?答曰,可以取火,因为它也是凹面镜,可是为什么人们偏偏用阳燧取火,而用阴燧取水?这个问题一般人回答不上来,可是小编却能回答:因为这两种镜制作的时间不一样。阳燧制作的时间是“五月丙午日中”制造,故此,阳燧的阳气最重;而阴燧是在“十一月壬子夜半”制造,这个日子的夜半阴气最重,故此阴燧可以取水。我们都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场面,那就是每当举行盛大的体育比赛,圣火是要用阳燧镜引燃的,可是再看阴燧,早就已经绝迹了,道理很简单,用阴燧取的水,经过患者的检验,并无多少药效。这世界上的某一件东西,如果历经了几千年而存在,那必然是有存在的理由。可是诸如阴燧,早就流星般,一闪而过,没有留下什么具体的痕迹。这两种宝贝截然不同命运,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靠忽悠、靠炒作,必然不长久,这不仅是经商、为人和处世之道,也是天底下最真的道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