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5日,由陕西省扶风县人民政府、陕西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扶风巧女自然保护中心在陕西省扶风县成功揭牌。这标志着野河自然保护区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由民间公益组织托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可谓意义非凡。 揭牌仪式现场 在揭牌仪式上,扶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宏涛感谢了巧女基金会的保护行动,他强调这是对美丽中国的政策践行;巧女基金会副总裁张欣然在致辞中说,“这是巧女基金会在陕西省的第一个保护地项目,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由民间组织托管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地项目的实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随后举行的项目研讨会上,野河林场负责人谢晓君介绍了野河自然保护区发展历史及现状,巧女基金会冯斌博士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项目概规,新成立的自然保护中心王大衍副主任则向与会嘉宾表达了对未来工作业务模式的畅想。 陕西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土高原南缘、西安和宝鸡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林麝和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物种,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科研价值。野河自然保护区地域代表性强,它不仅是连接六盘山-子午岭和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生态廊道,还是渭河流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据悉,三方将以渭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为核心,以社区生态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保护新模式。 此次合作不仅完全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更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积极实践,而其项目经验也将对保护区的管理模式起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巧女基金会项目运营团队 巧女基金会5个月里先后6次考察野河山,从初期立项到专家评审,从拓展调研到生计筹备,对野河自然保护区做了具有建设性的科学规划。 巧女基金会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广泛的资源、坚定的决心,还体现在制度创新和科学管理层面。正如评审专家会上中国林科院李维长研究员提到的,“不仅要让其具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处理好与保护区管理处、县林业局等的关系。” 同时,巧女基金会将依托新成立的自然保护中心,在保护区及周边开展自然保育和生态宣传,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社区生计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基金会工作人员发现野河山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槐树林并举办过十届的槐花节,有望以后发展成为当地特色项目,使周边社区和居民从保护行动中直接受益。 当地群众在采集蜂蜜 扶风县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闻名于世,境内有古周原遗址和佛教古刹法门寺,承载着关中地区独特的人文精神。 周原苍苍,渭水悠悠,随着扶风巧女自然保护中心的揭牌成立,在野河山的春天来临之际,野河自然保护区的春天也将不远。 完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