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过年

文/樊文博

  小时候最期盼过年,过年时我们孩子是最开心的享受者。

  放假领通知书时,老师提要求说,记得每天至少写一页的寒假作业。一回家我们就抛之脑后了,跟着大人赶集,办年货是最要紧的事。平时紧巴巴过日子节省了一年的父母,在这个时节,对我们孩子也舍得花钱了。跟在大人后面,帮大人拎小袋装的瓜子、花生、水果糖,还有用麻绳捆起来的长粉条,心里是非常自豪的。逛累了,开口要吃喝,大人们会微笑着给我们要一碗夹杂着蒜苗的炒凉粉。吃完没解馋,坐到拉着风箱的老爷爷的醪糟摊上,再嚷嚷着来一碗加甑糕或者鸡蛋的热醪糟,用嘴轻轻吹着,一小勺一小勺进嘴,心里美滋滋的。搁平时是不敢提要求的。

  农村的腊月是扎堆结婚的日子。我们小孩子最希望自己的族人或者亲戚,要不娶媳妇,要不嫁女,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喜宴了。吃不上的小伙伴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眼神。关中平原西部办喜事,早上的臊子面永远是吃不腻的。中午吃菜,我的记忆中谓曰“十三花”凉菜是少不了的,随后的热菜看主人的家境,宽裕的人家上的热菜,鸡、鱼,扣肉、蒸碗等都有。我最爱吃的甜米盘或者蒸碗。如果是我们这边是嫁女的,结婚当天坐车去男方家会受到特别的礼遇。我们那里叫“当新客”,男方家要很用心地招待,吃喝要最先上席,旁边站着专门招呼的小伙,就是所谓的“看席口”,他会客气的招呼大家动筷子,从端盘的人接过菜碟子摆放在桌子上,还要不断操心给男人们倒酒。作为女方家过去的小孩,主人还会给我们当时认为不菲的红包。我从记事时起,对于年的概念,就是从西府的饮食文化开始的。

  最初我很奇怪,大约腊月二十以前,大人们总会买大捆大葱和几乎半蛇皮袋的红萝卜、白萝卜倒在院子靠墙的地方,从外面拉一架车土盖上,或者将它们埋在家里盖房剩下的小沙堆里。后来大一点,我才明白这是保鲜储存的需要,因为年愈近这些菜会涨价的。年跟前了翻出大葱,剥掉最外层的脏皮,几根葱整到一起放置案板上,一刀下去齐层层切掉葱根。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于比较粗的葱,用刀沿葱的中间纹路划开,一分为二。然后转葱身九十度,在垂直的断面再用刀划开,再一点一点就切碎成了葱花。这是我们老家做臊子面最重要的漂汤。

  漂汤的另一个重要食材要从老豆腐说起。家家户户都会提早买老豆腐,村巷里也常有“换豆腐来……”的叫卖声,一盆玉米能换好大块豆腐。豆腐要小心用刀面切成薄片,大铁锅里要盛比平时炒菜多好多的油,待油烧得冒烟,豆腐片轻轻滑入油锅里煎,用铲子轻翻,等上下两面都焦黄时出锅。收到晒笼放到院落里,在冰冷的冬天里天然冷冻。过年时,正月里,随用随取这些油煎冰冻的豆腐片,从中间破开,切成细丝,从薄细的豆腐丝也能看出这家女主人的刀工。抓一把豆腐丝放臊子汤里漂浮在上面,吃面时咬嚼在嘴里柔润香脆,入味爽口。

  红萝卜要切成小片,和泡好的黄花菜、木耳,一起混炒,是我们那个贫瘠年代常用的臊子面底汤菜。白萝卜是包饺子的重要配料,通常人们把从街道食品站割来的大肉切一小块,剁成肉沫。加入剁碎的姜和葱末、酱油,还有一些我当时不认识的调料,用筷子搅好。再把白萝卜削皮,用萝卜叉子擦成丝。加少许盐腌制一会,然后用手使劲挤出萝卜的水分,最后把萝卜和盆里的肉馅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精盐搅拌均匀。这样的馅包成的饺子是我们一年到头很难吃到的美食,大多过年时候吃的饺子馅是萝卜丝和豆腐,或者韭菜豆腐的。只要能吃一顿饺子我们都很知足的。

  那时候吃的臊子面面条,都是年前就挂好的细挂面。邻村有专门做挂面的人家。长长的挂面要做好多把,把淘汰的扫帚棍折成半尺长的短截,穿上一把把长长的挂面,挂到院落里平时晾衣服的铁丝上晒干后,存放在厨房。待到过年时段,早上做臊子面时,我们那里农村家里灶房都有两个锅,分前锅后锅,前锅下面,后锅出汤。拽一把挂面下到前锅,后锅调制滚烫的臊子汤。到现在想起来,我都有流口水的冲动。

  无虑的年少时光早已过去,后来对于过年,我明白了更多的担当。每到年底,早早给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少操心。新年的外套媳妇给他们买好了,除了在老家的街道买好肉,提前做好臊子,其他的菜,就让父母别置办了,在城里的我们会买好带回的。刚结婚那几年,两个小孩是放在老家的。年假是我们陪伴父母和孩子最长的时段。孩子们和我们当时很陌生,白天你给他们买好吃的和你玩。晚上立马变脸,要和爷爷奶奶睡在一起的。特别是小儿子,等他玩累了睡着,妻子把他从父母身边抱走,半夜被尿憋醒,也会哭闹回到爷爷奶奶身边。这也让我们明白了父母年年养育子女的重要。

  后来一对儿女接到身边,刚一放寒假孩子就催着我们要回。在城里生活多年的他们还是最爱爷爷奶奶的。在祖辈身边,他们听不到学习的督促,得到的全是疼爱。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包的新年红包,向来是最大的。妻子回到家,变着花样做各种炒菜,她想让老家的父母,不光想着吃面食,尽量多吃有营养的蔬菜,劝他们平时不要节省,一定要吃好。过年的时候,团圆喜庆,母亲的脸上永远挂着笑,邻居夸儿媳妇贤惠懂事的时候,她的心里肯定是甜滋滋的。

  好菜、好烟、好酒招待亲友,是过年大事中的重中之重。做菜是媳妇操心的事,我负责采购好烟酒。回到家安顿完毕,赶快请家族里兄弟们喝酒吃菜。忙碌一年了,大家聚在一起,先摆一桌凉菜,各人杯中酒倒满。说笑着,调侃着,气氛一下就起来了。酒过三巡,开始上热菜,调皮的小兄弟就开始起哄了“西安人,快上硬菜,酒够不?不够我回家去拿。”“酒多着,哈哈……”我涨红着脸,赶快招呼媳妇从酒箱里再拿酒。平时一根烟不抽的我,看着兄弟们划拳行酒,脸热要醉的我,给大家发烟的时候,糊里糊涂也自己抽上了,吸几口呛得眼泪直流。

  我们家族的兄弟从小一起玩,感情颇深。正月里待完客的,走亲戚的,晚上回来相约一起吃饭。在家里招呼时,大家围着客厅的火炉,各种水果、干果、炒菜、烟酒茶水都会提前备好。我最馋一个堂哥做的大锅烩菜,比如猪肉白菜炖豆腐粉条。大家碰着酒杯,一人来一碗,拿个热蒸馍就着吃,场面很是好玩。也有为了省事,直接约到县上的饭店招待大家,交通便利,十分钟就到了县上。规定开车的人不能喝酒,其他人放开喝。有时候,也会闹笑话。今天明明请客的兄弟,由于大家起哄高兴,他不胜酒力,酒席还没散,他就喝的酒醉抬不起头了。这样只能别人买单了,就是回来还钱给人家,也会被大伙笑话他故意逃单。过年时本来就应该快乐说笑,每个人都乐呵呵的,没有谁会真的生气。

  阖家团圆过大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不和亲人们在一起过春节,那种孤独落寞的滋味我品尝过一次。那是我年轻时,刚从南方回来的第一年,那年初回到古城,承包公司的陕西业务,以为会很顺利,谋划到这年过年的时候,估计能开上好车,风光地见亲人。结果一整年下来,几乎没做下什么像样的业务。那时电话座机费,手机费很贵的。年关将至,这些费用都成了问题,自尊心很强的我觉得实在无颜见家人。没有女朋友的我在西安也没有安居之处。刚好一哥们也不打算回家,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就狠心给家人说,春节去外地客户那里玩,今年不回了。结果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炮竹响起。听到房东一家大声喧哗着,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我和朋友蜷缩在西郊一个偏僻城中村出租房内,只能用开水冲两碗红烧牛肉方便面饱肚子。那天夜里,人们都在兴奋的守夜,迎接新年。我俩却是郁闷的一夜无眠。第二天,街道上几乎没有开一家小饭馆,我们只能去商店买些零食过节。

  正月初二,父亲用一个亲戚的手机打电话问我,在外地见到客户没,过年打扰客户不好吧,吃得好吗?我的眼泪哗哗地流,强忍住不哭出声。父亲大概感觉到了异样,对我说无论在外面混得如何,以后过年最好还是要回来,家里一切都好,让我放宽心。我哽咽着不知道最后怎么挂的电话。

  从那以后,我顿悟了家人的关爱,每年都回去和父母一起迎新辞旧过春节,尽情和亲人享受喜庆与温馨的团聚时光。正月里回到西安时拉上家人一起登城墙看灯展,快乐游玩。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祝福来年的生活更加美好。

  文博写于-1-28

作者简介

  樊文博,从事软件开发,业余爱好写纪实散文。年开始在西安晚报发表小说晒饭、散文两条河、家住长安,在西安日报发表散文儿时那些夏夜的记忆、年味、儿时记忆,在陕西工人报发表散文那些年读过的书。

  朗诵嘉宾简介:雨中树,实名高平,陕西眉县人,热爱生活喜欢运动的帅哥。不惑之年的他,喜好诵读直抒胸臆,描摹社会,在文字和音频里,展现灵魂,流淌心脉……

点这里发布扶风生活信息!

樊文博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