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清茶里可以映出一轮明月,一杯咖啡的时间也能猜透一颗心,或许读懂一座老城需要更久的时间。对于扶风这座城,要读懂它除了时间还需一颗安谧清净的心。 扶风县城里充满汉唐雄风的西府古镇、旖旎柔美的关中风情园、阔气宽敞的新区广场、宏伟高大的办公楼……这一切在我回望的瞬间都镌刻着扶风这些年发展和成长的痕迹。 安静地徜徉在西府古镇的街巷,这里松柏挺拔,绿树掩映,多条街道十字交错,兼有多条小街和蜿蜒小巷。街道里的手工挂面坊、土梁榨油坊、豆腐坊、农家醋坊、各类小吃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以及拴马桩、石羊、上马石、石槽等,虽然是对古建筑的仿造,却透出扶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这里曾是一片雄浑丰厚的大地,这里曾经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走出西府古镇,踏上青石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新区街道整洁宽敞,远处那座耸立的青铜雕塑“周风”不正是弘扬古文明的标志吗?一缕春风袭来,我想到王安石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造物本无私,春风绿的又何止江南?北方这座老城镇不也被绿了又绿吗?这里,曾经金戈铁马,英雄辈出,这边狼烟刚熄,那边又烽火骤起,权力的争执到最后都化成一阵云烟,什么也没留下,唯有春风绿了又绿那乔山,秋雨淋了又淋那古塔的风铃,铃声低吟,从古到今一路走来…… 在扶风这块豪士辈出的土地上,除了那些需要我们用心品阅的建筑,还有流传至今的千古奇才。扶风的班超,真是给书生长了气势,他看到天下群雄争锋,民不聊生,毛笔一摔,不写了,我要骑马提枪去战场,他是真性情的人,说干就干,成就了“投笔从戎”的佳话。后来那个诗鬼李贺,他定是班超的粉丝,所以唱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这些雄风之诗岂是晚唐的苦吟、南宋词人的浅唱所能企及?扶风的班彪、班固和班昭就是几代人写成了皇皇巨著《汉书》。 历史人物渐远,人文精神长存。双脚缓缓地移动在扶风县城的街上,周原古风从耳边掠过。在今天,当我们只注目于眼前的壮美辉煌时,永远不要忘了,在历史的长河里扶风早就将一个大气豪情的名字载入史册。法门寺的古塔、周原的青铜器、老区的城隍庙和博物馆、不老的长命寺、瑰丽的宝鸡峡倒虹……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用情去读,还有那众人皆爱的鹿羔馍、臊子面,也都有一个个动人的美丽传说。 扶风这座城是需要用心品的,需要用心悟的,它不是大步流星地滑过,也不是大碗喝酒的醉倒,而是一局深奥的棋,斗转星移,谁都可以来走几步,历史都记在心里。(文/卢文娟)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