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对法门寺的最初印象是缘于一部纪录片《法门因缘》,那个风吹沙起,渐渐露出法门寺遗址的画面,叫我始终魂牵梦绕……

终于在今天,我怀着心生己久的情愫,亲临其寺体会了一把世界佛学史上奇迹的圣地。

穿过一些零星的村落,突然眼前猛然一亮:呵,法门寺。

与江南那些幽深的寺院不同,法门寺似乎有一种皇家气派,开阔的步道,巍峨的殿门,带有钟楼、鼓楼的轩朗院落,让人感觉如同置身宫院。

高大的地宫里,雕花墙面和屋顶都厚厚的镀了一层金,是我在任何别的寺院都没有见过的。

转过一条走廊,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圆顶的大厅出现了,四周墙面和顶部都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满天的佛像,金碧辉煌、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比起法门寺的佛指真身舍利,这又不算一回事了。

灯烛高照的供台上,我与佛指骨只隔着一层玻璃,历经千年,它仍然保持原有的模样,似乎与世长存,与天地日月同庚,可是谁又知道,为了保护它,这背后曾付出了多少令人震撼的艰辛。

年前,有十八骑者自东而来,手捧盛装十九份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匣,跨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西竺佛乡,来到了东土震旦。

它是一截指骨,是释迦牟尼八万四千份舍利当中的一份。如此普通,却又殊胜到了人间极致。

除了极少的几次开坛瞻礼,它一直被供奉在地宫里,但千百年来,外界从未断绝过关于它的话题。

因为它,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因为它,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地宫幽深而紧闭,即使战火纷飞,即使历史上“三武一宗”,多次毁佛、灭佛,也未曾影响到这里。

信仰的力量,可以感化一个人,也可以给人最强大的勇气。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心中的佛,世间万事万物持续繁荣发展,抑或没落凄凉,似乎都与它无关。

“会昌法难”时,为了搪塞君命,法门寺的僧侣不单用白玉制成了影骨,更有高僧献出了自己的指骨。

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而为了保住佛骨不被毁坏,寺中僧侣却齐齐冒天下之大不韪,欺君罔上,犯下诳语。

民国28年,国家战乱,中华大地内忧外患。日本人的飞机轰炸西安,并且有军队开始向周边逼近。

有清东陵盗宝案的前车之鉴,当时负责修缮法门寺的朱子桥先生,召集所有知情人,要求众人在炮火中立誓保守秘密,决不让贪婪的侵略者知晓地宫的存在,避免了佛骨落入日本人之手。

十年浩劫,各地“破四旧”情绪高涨,非理性暴力随处可见,被封禁千年的法门寺终也是劫数难逃。当地的红卫兵涌进来寺庙,意图毁坏佛像,推倒佛塔,将这片千百年来的佛门净土毁去。

当时身为法门寺住持的良卿法师,为了阻止红卫兵挖开地宫,竟用自焚的方式,用生命护持了他心中的佛法!

至今,我们早已不知道,当年那位断指制造影骨的高僧,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敬意。也不知道那自焚的良卿法师,最后是否往生了他心目中的极乐净土。

“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年2月20日这一天,扶风县重修法门寺宝塔,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唐代地宫。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法门寺的一段百年遭遇,在年之后,展露出来。

在松柏环绕的千年古殿与地宫、香火燎绕、梵音绕梁的氛围中,我突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法门寺佛指舍利引爆了整个世界。

但是和这颗满溢千年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相比,扶风人们历经沧桑、始终不渝崇拜佛的精神真谛更加珍贵。

信仰即佛,它如同一盏不灭的智慧之灯,照亮了众生迷茫的航程。

在纷乱的历史中,法门寺的众多僧侣和扶风当地的老百姓始终用身体和灵魂坚守着保护佛塔的重任,使它一次一次得以劫后余生。

这座耸立的佛塔,它不是守卫那些王朝曾经的辉煌,它守候的是虔诚的扶风人们的信仰。

从回廊中走出来时,夕阳留存的光芒,带着淡淡的辉光,落在院落当中的石板地上,宁和,静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