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图源:作者提供

宝鸡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秦时期至明清近代,宝鸡的官学兴盛,私学发达。历朝历代,宝鸡教育名家辈出。孔子的弟子燕伋,由鲁返里,设教渔阳(千阳县裴家台),先后持一十八载,传播文化,启迪后人。东汉经学家馬融,设帐授徒,名闻遐尔,不少名人皆出其门下。唐代宰相扬炎之父扬播(凤翔人进士),弃官归里,在家从教,讲学论经,为人敬佩。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载,因与王安石政見不合,辞职归里,一边著述,一边从教,生徒甚多,如游师雄、李复皆出其门下。

图源:网络

一、科举教育

元明清三代,官办凤翔学府府学,陇州州学,各县县学相继设立。官立,私学书院等先后出现,多达29所。如凤翔岐阳书院、鸡山书院,陇州千山书院,宝鸡谓阳书院、石鼓书院、金台书院,扶风多贤书院,岐山崇德书院、凤呜书院,千阳瑜麋书院、启文书院,眉县横渠书院,麟游凤仪书院,凤县凤翼书院等等。与此同时,社学、义学、私塾成为乡村教育的主体。清代有社学61所、义学57所,清末私塾多达余所,有童生余人。上述各种学校,皆为科举制度之附庸。就读学子,皓首穷经,苦习八股,求取功名。经科举考试,中举者人,中进士者人。

清未民初,光绪31年(年)清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凤翔府宝鸡县周边各县旳书院先后均改为高等小学堂。另有多所社学私塾分别改为官立初等小学堂,公立初等小学堂,如简易私立,改良私立其余私塾依然如故。

图源:作者提供

二、民国教育

清光绪31年(年)夲县改金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33年知县扬宜翰又扩充高等小学堂,并择乡间较优义学和私塾改为初等小学堂,计15所。其中官立7所,公立6所,私立2所。教师均系清末举人,拔贡和廪生。课程设置髙等必修课,有修身,讲经,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画工等9科,初等小学堂必修课8科。

以下举列几座户名校:

1、金台区西街小学:位于市中山西路75号,前身为"金台书院",创办於清光绪31年(年),宝鸡具改金台书院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l年由河南大学主办,更名为县实验小学。l年更名宝鸡市西街小学,年更名为金台区西街小学至今。学校占地15亩多,建筑面积5平米,运动场5千多平米,教学器材数百件,各类图书4万多册。九十年代,教学班34个,学生多人,教职员工90多人。

2、金台区东仁堡1小学:位于东仁堡人民路33号,创办于年,前清进士王绳武,副贡黄景梅乡绅袁尚礼及知名人士张建堂。在龙泉巷三元宫内的三官殿筹办〈引渭渠拐弯处)"宝鸡县私立敦仁堡初级小学”。年迁至敦仁堡南街土地庙中(即今址),后经县教育局批准,改为公办,命名为“宝鸡县立第五初级小学",学制四年,秋季始业。课程有《新国文》《算术》和《常识》等,教师由县教育局聘任,按月发薪水。学校经费主要靠老车站五间门面房租金和摊派取得。年改为完全小学,学制六年,命名为“宝鸡县新市镇国民中心小学"。兼管周边的复兴小学和其它保学。年8月,宝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组接管学校,更名为宝鸡市敦仁堡小学,年更名为宝鸡市东风小学,l年更名东仁堡小学至今。学校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平米,运动场平米,教学器械余件,图书万余册,学生一千多人,教师40多人。年东仁堡改造,学校迁往沿河街北口处,并与沿河街小学合并,新建校舍,具体情况不祥。

3、金台区原东巷小学:位于市北坡胜利路38号,创建于年8月,是时,河南旅宝同乡会为解决子女就学问题,以黄自芳为董事长发起筹建了"私立中州小学",推举张岐峰为校长,河南同乡任教。学制六年,开设课程有国语,算术,唱歌,国画,体育等。经费来源学生费和校董事会幕捐。著名艺术家常香主多年担任校董,并多次捐款。年7月,学校更名宝鸡县私立新中完小,年更名为宝鸡市原东巷小学,年更名金台区原东巷小学,八十年代与神武路小学合并,原校占址8亩,建筑面积平米。

4、渭滨区经二路小学:位于市区中心经二路西段。民国33年(年)创建,原名宝鸡县河滩镇中心国民小学,年更名为宝鸡市经二路小学。年改为渭滨区经二路小学。在年8月,学校毁于渭河洪水。年10月,市文教局重新征地筹建,年落成,后经几次扩建,至年,占地15,5亩,建筑校舍一万一平方米,设有少年大队部,电脑室,电教室,舞蹈室,声乐室,书画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有教学仪器件,电教器材件,图书2万册。设教学班42个,学生余人,教职员工余人,其中中级职称30余人,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多次多到省级和国家级奖励,不少教师受到省级和国家级的表彰和奖励。

图源:作者提供

三、解放后市区小学教育历变

年8月26日市人民政府明文规定:完小由市政府直接领导,普小由乡政府领导,市政府当时辖6个区,有完小14所,初小16所,学生人。年对小学进行调正和更名,如将第一区完小更名西街小学。第二区第一完小更名敦仁堡小学,第二完小更名神武路小学。第三区第一完小更名经一路小学,第二完小更名益门堡小学。第四区完小更名李家崔小学。

年7月,市郊14所初小组成了有五里庙小学,店子街小学,姜城堡小学,长寿小学,福临堡小学,十里铺小学等6个联合小学。同年将胜利巷,新民路两处私塾和三马路,十里铺,原东巷3所私立小学接管改为公办小学。

七十年代金谓两区有完全小学71所,学生人。

八十年代有完全小学83所,学生人。

九十年代有公办小学所,学生人。

截至年止,我市城区小学分布如下:(不包括乡镇山区小学除外)

金台区管辖小学:西街小学,长寿小学,神武路小学,龙泉小学,东仁堡小学,沿河街小学,群众路小学,店子街小学,金河尚居小学,李家崖小学,陈仓路小学,宏文路小学,斗鸡台小学,代家湾小学,三迪小学,卧龙寺小学,南坡小学,铁路小学,逸夫小学,大庆路小学,新福园小学,叉车厂子校,宝工子校。

渭滨区管辖小学:经二路小学,金陵小学,新民路小学,清姜小学,东四路小学,党家村小学,孔家庄小学,石鼓小学,一龙山小学,滨河小学,航天小学,凌云小学,宝成小学,烽火小学,宝娇小学,文理附小,秦机子校,宝氮子校,钢管厂子校,宝电子校。

髙新区管辖小学:高新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永清小学,凉泉小学。

陈仓区管辖小学:虢镇小学,实验小学,谓阳小学,千渭小学,茗苑小学,大众小学,南堡小学,西堡小学,东堡小学,东关小学,西秦小学。

总之,宝鸡市截止年共计小学总数所,在此只举市区学校简介,不计县区和市内西山,南山地方学校。

宝鸡教育自有"奇光之往应继,异彩之来待开",优秀的传统需要继承,丰富的经验需要总结,历史的教训需要记取,辉煌的业绩需要传颂,仁人的功德需要铭志。因此为了宝鸡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启蒙初等小学的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即讲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又讲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思路。为宝鸡教育界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源:网络

作者简介:李春林,宝鸡市金台区人,宝鸡地方历史文化学者。

喜欢此文请留言点赞,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