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6/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攸聊故宫”的第二个系列:每周一天,透过故宫藏品的身影,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01作为一个喝茶的人,必然是要读一读茶圣陆羽的《茶经》的。他在书中写到茶之器时,对越州窑推崇备至。原文是这样说的: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不光是下了这个结论,陆羽还拿邢瓷来做比较,证明为什么越窑出品必属精品。他说邢瓷如果像银器,那越瓷就是玉器;邢瓷如果像雪,那越瓷就是冰;邢瓷色白,因此衬出茶色偏红,越瓷青色,衬出茶色为绿。总之,越瓷比谁都高级。看《茶经》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那会儿不知道越瓷长什么样,也没留心,看过就过了。后来有一年,故宫专门办了个秘色瓷的特展,看完我才知道,原来秘色瓷就是上等的越瓷,原来茶圣的心头好是这清浅温润之物。“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

故宫博物院越窑,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窑址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

故宫博物院越窑另有一个名称,就是秘色瓷。但实际上,秘色瓷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越窑,它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是越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从晚唐到北宋初年的近两百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都是专供皇家的珍宝。“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图片来源

微博

故宫博物院唐代文人给了秘色瓷很多赞美。陆龟蒙有《咏秘色瓷器》一诗,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贡余秘色茶盏》则说:“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图片来源

微博

故宫博物院▼“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但宋代以后有关记载越来越模糊,秘色瓷究竟是什么样子成了一个谜。直到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了13件越窑青瓷,同时出土的物帐碑明确表明这种越窑青瓷就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这个千古之谜才终于被解开。在故宫收藏的越瓷中,有一个青釉八棱瓶与法门寺发掘的秘色瓷相似。越窑青釉八棱瓶图片来源

故宫博物院越窑青釉八棱瓶,高21.7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7.9厘米。瓶直口,长颈,腹部呈八棱形,圈足外侈。灰白色胎,质致密。釉呈浅青绿色。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发掘出类似的越窑青瓷器14件,其中一件八棱瓶与此件相似,说明这些越窑器的制作从选料、淘洗,及至成器、施釉、烧制等各道工序一丝不苟,应为当时越窑的上品,可能是供奉宫廷的佳器。02故宫的越窑,还离不开一个人:陈万里。在法门寺出土秘色瓷之前,中国现代陶瓷研究第一人陈万里已经对越窑的瓷器很有研究。从年起,他七访绍兴,收集了大量实物标本进行比对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陈万里在《唐代越器专集引言》中,第一次对越窑年代给出了回答:“最近绍兴发见古圹很多,漓诸项里各处,并有黄龙太康砖发现。在古城的一个圹里竟有一块墓志砖,证明是唐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叔文夫人之墓,同时出土的物件有越器,墓志砖上有唐元和五年年号〔公元年〕……足以证明圹里所出土物的时代。”他所记载的出土越瓷,正是下面这件:越窑青釉执壶图片来源

故宫博物院越窑青釉执壶,唐,高13.4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3厘米。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的纹片。年,陈万里先生在浙江绍兴得到了这件青釉壶。它出土于浙江绍兴唐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志记载该墓的年代为唐元和五年(年)。此壶不仅是一件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也是鉴定唐代越窑瓷器的标准器,它反映出了9世纪初越窑器物的烧造水平。年,陈万里先生将这件青釉壶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最后,要观赏秘色瓷,故宫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越窑鸟式杯(图片来源

微博

故宫博物院)撰稿:攸小游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编辑:叶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说明,万分感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