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文来源:中国小康网」

中国小康网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塔初建时名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后因地震倒塌。年扶风县佛教徒募化钱财,重建真身宝塔,历时30年。将原来木塔改建为八棱十三层砖塔。该塔建造的极为壮观,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艺精湛,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由于年久失修在年8月24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仅留半个塔面危立在残台破砖之上。

年,国家拔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根据这次在地宫里发现的碑文记载,佛祖舍利藏在法门寺塔基内。同时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舍利的大批珍贵文物。

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地宫内珍宝之多,令人目眩。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它是世界上仅存的佛指舍利。

这最令人瞩目的4枚佛指骨,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之中,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金塔基银柱上。第二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第三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之中,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一、二枚相似。据专家们考证、勘验、鉴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即唐朝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意义,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