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115.html 武功河滩会断想 文/扶风老怪 摄影 胡玉栋 农历十一月初七,是一年一度河滩古会开始的日子。河滩古会,是武功镇的盛会。武功镇,原先是武功县的政府所在地,加之西宝公路与杨亁公路在这里交汇,古老的漆水河又流经此地,因而逢会期间武功城镇格外热闹。武功县城南移普集之后,这里一度衰落,但古老的物资交流会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壮大的态势。 摄影 胡玉栋 笔者早就想赶一赶这个古老的盛会,可由于种种的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可我对武功这个古镇,内心却充满了深沉的敬意。这并非是武功这里有什么特别诱人的景色,而是这个平凡的关中小镇,上古时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姜嫄。据资料记载,姜嫄是炎帝有邰氏部落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黄帝的曾孙帝喾为妻。多年没有生育,一天出外采桑,不慎踩中了巨人的足迹,意外地有了身孕。姜嫄认为是不祥之兆,因而等孩子出生后就扔在了荒郊野外。孩子哇哇啼哭,引来了天上的老鹰和草丛中的野狼。奇怪的是,老鹰振脱了自己的羽毛为这个可怜的孩子取暖,母狼放下小狼,用自己的奶水喂养这个苦命的孩子。姜嫄见到这种景况,又将这个遗弃的孩子抱回了家中,并给这个孩子起名为弃。弃生活的时代正是关中地区由游牧向农耕转型的过度时期,武功北部的游牧民族已经逐渐衰落,武功东南部,也就是现在的渭河沿岸,农耕生产逐渐兴盛。这两大部落正是在弃生活的时期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周部族。周部族是陕西关中文明的缔造者,他们依渭河而居,利用关中肥饶的土地,种植稷黍,驯养家禽。周部族逐渐摆脱了游牧生活,完成了向农业定居生活的转变。而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弃本是黄帝的后裔,成人后回到了古邰城,就是现在的杨陵一带。由于弃喜欢农业作务,能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作物,加之又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因而弃的家族时常五谷丰登,粮囤满仓。弃也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与爱戴,夏为了推进农耕文明,就任命弃为“后稷”,就是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吏。弃也充分发挥了苍天赋予他的这一特别职能,利用闲暇时间,深入田间,指导农业生产,教人深翻土地,教人选拔良种,教人清苗除草,教人扬场除杂。因而后人把后稷尊称为农业之神,千百年来农人顶礼膜拜。今天关中地区,甚至华夏大地到处都有供奉后稷的庙宇。现在杨陵的凉谷台,武功镇的教稼台,就是最好的历史佐证。而生育弃的姜嫄,也被后人当作英雄母亲来祭俸。人们把姜嫄引申为主宰生育的天神,在今天的彬县就留有姜嫄的受孕台,武功兴建的姜嫄水乡,不时可见到脚下诺大的足印。武功西南方向,就有姜嫄村。这个自然村原先归扶风县管辖,在本世纪初,才划归杨陵。这个村子就有姜嫄庙,每年的庙会期间,周围十村八寨的人家,都来这里朝拜姜嫄,祈求一年之中国泰民安,家和业兴。歧山的周公庙,后面就有姜嫄洞,一年四季香火鼎盛,信徒们祈福求子,祷告家业兴旺,四季平安。姜嫄,由于她生于武功,长于武功,因而笔者对武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 敬畏之心。总想一睹武功河滩古会的风采,揭开武功这一平凡小镇的神秘面纱。可事与愿违,多次只是从人们的口中了解到武功河滩会的盛况,对于武功镇的地貌特征,物产风俗,民情礼仪,生活习惯等都知之甚少。 摄影 胡玉栋 多年的愿望终于在今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七变成了现实。那天天气晴朗,冬日的暖阳和煦地照耀着大地。吃过午饭,闲暇无事,就骑上摩托,沿着西宝公路,向着久已向往的武功古镇进发了。西宝路上,可谓人流如海。两旁的树木,掩映着古老的村庄。在绿毯如茵的田野上,不时见到修整田地的农人。时节虽已到了冬季,但我们不时可以嗅到寒风中散发的菊花的芳香。天空蔚蓝如洗,只有野雀偶尔从赶会的人们头顶掠过。路边的池塘,蓄水失去了大半,池水在暖阳下闪闪发光,嬉戏的水鸭拨动了道道涟漪。穿行在这如画的景色之中,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呀! 摄影 胡玉栋 随着如潮的人流,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武功小镇。武功小镇处于低洼地带,东西是相对开阔的平原,北面是高原,南面地势相对较低。潺潺的渭河从西向东流过武功镇的南端,而沿漆水河修建的杨亁公路好像玉带一般,缠绕在孕育了无限文明的武功这块热土上。矗立在武功镇南端的小华山,松柏蔚然,白云覆盖,殿宇高耸,钟鼓齐鸣。远远望去,虔诚的信徒沿着蜿蜒的山路攀岩而上,目标是上山朝拜他们敬爱的姜嫄圣母。 摄影 周风影视 我被流动的人群挤到了绿野高中门前。绿野高中的前身是绿野书院。绿野书院是宋代关学大师张载的武功弟子游亭所建。绿野书院与眉县的横渠书院是当时关中地区最著名的书院,为宣扬关学文化培养了大量杰出的人才。绿野书院的教育主题正是秉承了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因而在关中地区影响极大。到了明代,绿野书院经武功知县朱学通扩建,达到了鼎盛,培养的弟子遍布三秦大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改绿野书院为官办绿野高中,广收学众,大力宣扬新学,推动了武功经济的全面发展。解放后,绿野高中成为武功县的重点高中,为党和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如今这些人才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生力军。武功县城迁移之后,绿野高中一度衰落,教育质量也有所下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绿野高中迎来了新生,近几年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又迈入到武功教育强校的行列,获得了武功明珠学校的美誉。我站在绿野高中的门前广场上,心随绿野高中院内的五星红旗一起飘动,不由得感叹道:绿野高中在社会大潮的推动下,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摄影 周风影视 沿杨亁公路北上,在聊天的当儿就来到了姜嫄水乡。姜嫄水乡是武功利用漆水河的资源,结合东府和西府的地域特色,所建设的集休闲,娱乐,购物,游玩,饮食,旅游和休息于一体的场所。节假日本来人就多,适逢古会,游玩的人可谓是不计其数。这里是河滩古会的主会场,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家,沿着漆水河两岸搭上了店铺,有卖小百货的,有卖中低档衣服的,有卖小吃食的,有卖专治疑难杂病的特效药的,还有卖生产农具的……听赶会的人说,原先的河滩会最庞大的是牲口市场,附近的农家把自家养的猪、羊、牛、骡子等牲口牵来会场进行交易,武功镇政府也从中收取了可观的管理费。但随着社会物资财富的极大丰富,乡会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加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人们已经很少养牛,养骡子,因而牲口市场逐渐从交流会中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充斥着现代气息的艳舞。那些从各大城市特意赶来的舞蹈队,张开诱人的海报,放着刺耳的歌曲,门迎站在高台上,歇斯底里地叫着:“来来来看一看,美女跳迪斯科,帅哥高歌流行歌曲。超级的享受,时尚的追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廉价的门票,不一样的感受。”我只见帐篷内乌烟瘴气,变随着人流转到了戏台跟前。戏台背靠东崖,面向漆水河,悠扬高亢的秦腔在武功镇这个充满生命与活力的峡谷内回荡。台下的观众,个个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心无旁骛,他们的人似乎进入到戏里,好像他们就是戏中的人物,他们正在演绎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戏。我不由得感叹道:勤劳善良的武功人民,愿你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道路上,把改革开放的大戏越唱越好,唱出你们的热情,唱出你们的活力,唱出你们的特色。愿你们的弦律更加悠扬顿挫,嘹亮开放。 摄影 周风影视 一天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大半,太阳已经西挂,川道刮来的微风,让我觉得寒气逼人。我随便吃了点小吃,就骑上摩托,踏上了回家的行程。公路两旁的景色,依旧是那么的宜人。耳边又传来秦腔熟悉的弦律,我心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心内默默念道,再见了我的武功。再见了,我敬重的姜嫄。 点这里发布扶风生活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