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地址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52.html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县城以北五公里的法门镇(古称崇正镇),距今约一千多年历史,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法门寺闻名遐迩,作为扶风人的我常以此而感到自豪,在外逢人总要将它夸耀一番。其实,说来惭愧,以前在给别人提说法门寺时,我并不曾真正到过法门寺,只是听说那里供奉着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对于具体情况不甚明了。于是,我多次发愿:有机会一定要到法门寺观光一下,不然枉为扶风人了。 这个夙愿终于在年春天才得以实现。那天是农历三月十八日,天气晴明,惠风和畅。一大早,我和女友从老家绛帐镇乘车先到扶风县城,再转车到了法门镇。恰巧那天法门镇过古会,气氛很是热闹。我们穿过一条挨次摆着香火、古玩、旧书及特色小吃等摊点的宝塔路,钻过一道宋徽宗御书的“皇帝佛国”字样的山门,再走过一个车辆星布、游人如织的广场后,才终于来到法门寺正门前。 寺院门朝南开,游人出出进进,络绎不绝。刚踏进大门,抬头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唐式建筑——天王殿(原为铜佛殿),从里面飘来一股股香火味道,传出一声声佛音,心绪瞬间沉静了下来。殿正中是一座佛龛,供养的是毗卢遮那佛和菩萨两尊,东为骑狮观音,西为乘象普贤,个个面颊丰满,眉目慈祥,态度从容。十八罗汉依着墙壁环绕于佛龛周围,各自手持法器,穷形尽相。有一道香案置于佛龛前,供放着香炉和果盘。来自各地的香客们依次在蒲团上虔诚地作揖、叩拜,香案左侧站着的那位大和尚一脸的高古神情,不紧不慢地敲着的磬。香烟袅袅,磬声悠悠,和谐自然。 穿过天王殿后门,一座雄浑高大的十三级砖塔就扑入眼帘。青灰色的巨塔默默地屹立在院中,掩隐于古朴的建筑群落中,塔顶指向湛蓝的天空,塔身的北边镶嵌着一道石匾,刻着唐中宗题写的“真身宝塔”四个大字,塔周有迥廓,廓内有云龙图案,中有金粉彩画。这是法门寺的中心建筑物。塔是佛教规律性建筑,又称“浮屠”或“佛图”,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也作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相传法门寺宝塔为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意译无忧王)所修,以瘗贮佛骨,故称“阿育王舍利塔”,俗谓“圣冢”。它先后经历了木塔和砖塔两个时期:木塔有多年历史,砖塔有多个春秋;从二级到四级木塔,再到十三级砖塔,坏了重建,重建起又毁,历经近两千年。女友说,佛指舍利就在这座宝塔下的地宫内供养着。我想立即登临塔顶看个究竟,她说塔封着,上不去,咱们可以到地宫去参瞻佛指舍利。我很想立即进地宫一睹舍利子的风采,女友说先到寺院里转一圈之后再去吧。 我们便绕过宝塔,继续向前走去。十许步之外,有两座谯楼,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门上都挂了大铁锁。夹在钟鼓楼之间的是一座大殿堂,上面挂着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金字牌匾:“大雄宝殿”。这是由法门寺僧众自筹资金,拆除了原清代殿堂之后,于年重修的仿唐式建筑,共有七开间,是法门寺的主殿,也是僧众日常举行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门两侧刻有文怀沙撰写的对联:“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迎面的佛龛正中供奉的正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金身塑像,两边并排列坐东南西北四方佛。香案前香烟缭绕,钟磬击响,经声不绝。殿内红漆大柱周围廓庑环绕,周围供奉的是二十四周天和十一菩萨、韦驼大士,一律塑了金身,辉煌而庄严。我曾到过很多地方的寺庙,但大都不曾叩拜过,唯独在这里,我从释迦牟尼开始挨个拜过。 从钟楼旁边的走道往东而去,钻过一道大门,便到了另一方院落,空间一下子开阔了许多:除了禅房、寮舍等建筑外,空地上都是一片片草坪,还有池塘一方,小桥一座——看来像是后来才扩建的新院子,风景和方才的截然不同。从主干道再往东边去又见到一个仿唐建筑——“千佛阁”,三层,高二十余米,阁中树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刻成的如来佛塑像,周身一转圈全雕刻着容貌、神态、服饰、动作不同的小浮雕佛像,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两旁靠墙各有一个楼梯,可以上到阁顶去,但是楼梯口被封住了,写着“谢绝登临”的字样,门口有两个年轻和尚看守着。 千佛阁门前不远处是“救生池”。一方小小的池塘,哗哗地喷着泉水,池塘上南北架着一座拱形小石桥。过了桥便又是一个殿堂。不过,这座殿堂似乎建成时间不久,显得比较冷清,内面安放着一尊“卧佛”,据说长两米、重五吨,系用缅甸国宝大型汉白玉雕刻而成,其施造、运送均由香港永惺法师布施。卧佛像,睡态安详、脸盘丰满,很像唐朝侍女。据说,这是释迦佛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形象。来到殿门前一看,匾上题曰:“卧佛殿”。 出了卧佛殿,离寺院大门不远了。女友说,基本上转完了,就这么大个地方。我们便原路返回,再次来到了舍利宝塔下。 法门寺宝塔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是寺院游众和香客进朝拜的主要场所。入口门匾上题刻“入涅盘城”,出口门匾上题刻“出生死地”。从地宫剖面图上看,该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和秘龛七个部分构成,整个空间结构呈圆柱型。下漫道后进入地宫,中心是一个刻满佛像的高大立柱,绕立柱一圈是个大展厅。展厅中,首先看到的是安置于地宫隧道入口附近的曾经装放四枚舍利的三重塔棺。听旁边旅行团的导游小姐讲,三重棺塔是汉白玉雕刻而成,原本是彩绘,后来因地宫开发后,保护技术没跟上,上面的色彩被氧化了,之所以将它陈列于此,在于它们以实物形式叙说了舍利子入华和中国式的供养方式。隧道是地宫的主体,入口很小,基本呈正方形,刚好能容一个人爬着出入。据导游讲,该地宫的由唐代著名相术大师袁天罡设计。这是我蹲下身子朝隧道里看,里面有灯光照射,可依次看见前室、中室、后室和秘龛,这四个部分之间都有两扇刻着雄狮的石门。一枚灵骨、三枚影骨,以及件大唐珍宝,原来就是放置于这四重内室的。但现在,所能清楚看到的是前室两旁靠着的两道青石碑:一道是《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简称志文碑),叙述了佛指舍利的来历、以往大的供奉活动,重点记叙了唐武宗“会昌法难”时,寺僧以影骨搪塞,保护灵骨的过程,及咸通时唐懿宗、唐僖宗迎送佛指舍利的盛况;另一道是《物帐碑》,它实际上是一个移交清单,由代表皇帝行事的高职朝官、宦官和高僧团向法门寺和凤翔府移交供养品的手续,该碑堪称唐代物主和交换人数最多的一个帐单,对地宫内文物的名称、重量、尺寸、制作工艺、质地、纹饰、配件数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而且帐物相符。地宫展厅墙壁及中心立柱上刻着的梵文字母、关于释迦佛传说的浮雕组图、天王力士彩绘像、金毛狮子等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佛教特有的神秘的、庄严的氛围。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朝改为“成实道场”,唐高祖李渊定名为法门寺,沿用至今。据《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记载:“元魏二年,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请供养……隋文帝时郡牧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德亮,并继开灵趾,咸荐香花。”唐代的皇帝相信法门寺佛骨“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自唐高宗开始,唐朝曾有八位皇帝六次迎佛送骨至长安或洛阳宫中供养,至唐僖宗第六次送佛骨和大量珍宝于法门寺地宫之后,这枚佛指舍利被密封于法门塔下。据明弘治十八年(年)《重修法门寺大乘殿记》碑载,李唐一朝,佛教兴盛,法门寺曾有二十院。北宋时期,法门寺依然香火鼎盛,宋徽宗、仁宗都曾赋诗盛赞。元代推崇喇叭教,汉地佛教遭受冷遇,法门寺事迹不可考证。明代,法门寺进入衰落期,隆庆三年(年),原四级木塔崩坍,万历七年——万历三十七年(—年年),建起高为四十七米的十三级砖塔。清朝的皇帝一般皆尊崇和扶持藏传佛教,汉地佛教一直缺乏生机,故法门寺一直默默无闻。到了民国时期,致力陕西赈济救灾的朱子桥将军曾集资修补法门寺的真身宝塔、大殿和山门,其目的是“因救灾而修塔,盖为众生做福田,愿大众悔往修来,而消灾增福也;因困难而修塔,国家做重镇,愿大众精诚团结,而护国息灾也。” 年,“文革”爆发,红卫兵来到法门寺破“四旧”,时任住持、年届七旬的良卿法师在前殿自焚,以生命的涅槃为代价,换得了地宫文物的幸免于难。年8月24日10时许,因数日淫雨连绵,塔基排水不畅,法门古塔西南半壁訇然崩塌,另外半壁却屹然矗立,一时蔚为奇观。年,政府决定重新修塔,在清理塔基时,忽然发现了地宫,四枚佛指舍利和众多文物终于在封藏了余年后重见天日,震惊世界,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年11月9日,法门寺正式对外开放,在澄观、静一法师的带领下,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堂、佛学院、寮房等仿唐建筑。近二十年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参观瞻仰舍利奇观,法门寺香火旺盛,名播寰宇…… 从宝塔地宫出来,眼前一片明亮的春光,清风徐来,感觉刹那间又从历史回到了现世。我携女友之手向寺院西墙边的回廊走去。回廊墙壁上是一幅幅关于法门寺的历史图文字资料,依次看过去,法门寺悠久的历史革和灿烂的文化在我的心中愈加清晰明了。 出了法门寺,走到山门前,抬头看见了四个大字“万众瞻依”,脑子里浮现出香客们朝拜佛祖的景象,耳畔依然传来阵阵梵音,为这千年古刹的兴衰莫名地感慨起来。此时,院墙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拂摆,像云像雾又像烟般的柳絮慢慢地从空中飘洒下来,迷迷蒙蒙的,满地都是。忽然,我不知自己身在哪里,红尘里还是红尘外? 年4月20日于西安小寨 作者简介 刘省平:生于年,陕西扶风人,现居西安。营销策划师、青年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陕西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文学》《中国农资》《西部文学》《西北文学》《黄河文学》《民族日报》《华夏散文》《打工文学》《秦岭印象》《中国散文家》《农业科技报》《西安日报》《宝鸡日报》《渭南日报》《榆林晚报》《华商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入选多部年度文学选本。曾主编《西府散文选》《当代扶风作家散文选》,年出版个人散文集《梦回乡关》;另著有散文集《梦吟关中》、中短篇小说集《驶向春天的火车》,长篇随笔《西行漫笔》。 注:发布时小编有删减,特此说明! 投稿 投稿请发到admin ffb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