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9217.html 汉景帝刘启十子孝武帝刘彻宗派谱序, 七十八世祖刘彻(孝景帝刘启十子),字通,初封胶东王,孝武皇帝,皇后卫氏、妃嫔赵氏、王氏、李氏等。 生于文帝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年)正月癸巳日,孝景前元四年戊子(公元前年)四月己巳,初王元年。是为孝武帝。初封胶东王。孝景前元七年辛卯(公元前年)四月丁巳,为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庚子(公元前年)正月继位。武帝聪慧过人,熟通儒学经典和诗词歌赋,又精习骑射,文武全才,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能够锐意进取的杰出皇帝。他把“举孝廉”作为招揽人才的一种制度,涌现了大批优秀英才。得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武帝之世,中国封建社会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获得空前发展,强大的中华帝国如旭日东升,辉映世界,刘氏族姓的发展至此也达到鼎盛和巅峰状态。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二月(一说正月)丁卯日在扶风五柞宫病逝。在位五十四年,享寿七十一岁,葬于茂陵,茂陵,汉武帝陵也,在陕西兴平县东北,《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葬茂陵,”本槐里之茂乡,初置茂陵邑,宣帝始为县,晋并入始平,司马相如病免,家居茂陵,即此。庙号世宗,尊谥孝武皇帝。共生六子: l刘据、2刘闳、3刘旦、4刘胥、5刘髆、6刘弗陵。 刘彻(古代名人录)刘彻[约公元前一五六年,至前八七年]刘彻即汉武帝,生于景帝元年,卒于后元二年,年七十岁,为人豁达大度,喜文艺,尤好辞赋。对于政治,好建事功,故汉代文事武功,以他在位时为最盛,文如兴太学,建乐府,崇儒术,征文士;武如平南越、东越、朝鲜,下滇及西南夷,斥匈奴,通西域诸国,真不愧为雄才大略之主。然因信神仙,营土木,急片敛,重刑诛,故盗贼益多、巫蛊事起,皇后卫氏及太子据皆自杀。在帝位凡五十四年,改元凡十一次,为帝王有年号之始,他不但奖励文土,对当时文学很有助力,就是他自己也做了不少好的诗歌,因为他酷好楚辞,所以他的辞赋,多类楚声,如秋风辞、李夫人歌、落叶哀蝉曲等,都能显示出他的恳挚的情感,柏梁台君臣唱和一诗,文字虽无诗趣,却为后世七言诗的起源。 刘辙(古代名人录)刘辙一、[西汉]孝武皇帝,景帝中子。讳辙,字曰通。有灵芝三茎植于殿前,遂歌芝房之曲,因述为灵芝书,又名英之。又有鼎小篆,汾阴得鼎而非也。《汉书本纪、墨薮》 七十九世祖刘据(孝武帝刘彻长子),立为太子。 生于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年),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年)立为太子,后被江充诬陷,于武帝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91年)在“巫蛊”事件中被杀。生三男一女:刘进,(馀名未详,皆于“巫蛊”事件中被杀。) 八十世祖刘进(太子刘据之子), 于“巫蛊”事件中,与同胞男女四人皆被杀。生一子:刘询。 八十一世祖刘询(刘进之子),孝宣皇帝,又名病己,字次卿,又字谋,皇后许平君、霍成君、张氏、卫氏等。 生于武帝征和元年已丑(公元前92年)三月乙卯日,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继皇帝位,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他广开言路,任用贤能,平狱缓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又设置西域部护,使西域正式归属汉帝国版图。于黄龙元年壬寅(公元前49年)十二月甲戌日去世,在位二十六年,享寿四十四岁,葬于杜陵,杜陵,在陕西长安县东南,《汉书地理志杜陵注》“古杜伯国,汉宣帝葬此,因曰杜陵,在长越南五十里,按长安城东有霸陵,并帝所葬,霸南五里即乐游原,宣帝筑以为陵,曰杜陵,东南十里,又有一陵,许后所葬,谓之少陵,其东即杜曲,陵西即杜甫旧宅,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以此,见《存悔斋集杜诗话》。庙号中宗,尊谥孝宣皇帝。生五子: l刘奭、2刘钦、3刘宇、4刘嚣、5刘竟。 八十二世祖刘奭(孝宣帝刘询长子),孝元皇帝,字盛,皇后王氏、薄氏、傅氏、冯氏等, 生于昭帝元凤六年丙午(公元前75年)七月丙午日,他饱读诗书,精通儒学经典,精于音乐律吕,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但过于温文尔雅,仁厚善良有余,而刚毅果敢不足,又无雄才大略。如果让他做个学者文人,可能会名扬万世,但让他做皇帝,则显得非常柔弱无能。执政期间,任用儒生,重用宦官,受奸臣利用,导致朝政腐败、奸佞当道,贤能忠臣遭受迫害,开了西汉末年宦官专政的恶例,社会危机加深,西汉王朝从此开始没落。元帝于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五月壬辰日去世,在位十六年,享寿四十三岁,葬于渭陵,渭陵,在陕西咸阳县东北,汉元帝陵,《汉书元帝纪》“竟宁元年,葬渭陵,”臣瓒曰,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庙号高宗,尊谥孝元皇帝。生三子: 1刘骜、2刘康、3刘兴。 刘奭[西汉](前七五至三三)孝元皇帝,宣帝太子,字曰盛。多才艺,善名书。按史书即大篆。应劭注曰:“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汉书本纪》 八十三世祖刘骜(孝元帝刘奭长子),孝成皇帝,字太孙,号骏,皇后王氏、许氏、赵氏等。 生于宣帝甘露二年已巳(公元前52年)六月已未日,元帝去世后,刘骜继位,自幼养成吃喝玩乐的劣性,即位后,恶习不改,终日沉湎子女色之中,荒怠朝政,淫乐无度,刘氏皇朝至此根基己动,刘骜是一代昏君。于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三月丙戌日,因纵欲过度而亡,在位二十七年,寿四十六岁,葬于延陵,延陵,在陕西咸阳县西北,汉成帝陵,《汉书成帝纪》“绥和二年,葬延陵,”臣瓒曰,在扶风,去长安六十二里。尊谥孝成皇帝,庙号统宗。成帝生前无子,收抚其弟刘康之子刘欣为养子,并立为太子。 八十三世祖刘康(孝元帝刘奭次子),济阳王,山阳王,定陶共王。追尊为共皇。妣丁氏。 孝元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封为济阳王,后徙山阳王,又徙定陶王。刘康多才多艺,习知音声,成帝即位,厚待之,异于他王,成帝无子,将刘康之子刘欣征入为皇太子(刘欣后为哀帝),孝成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 23年)刘康去世,在王位共十九年。谥为定陶共王。哀帝立,追尊为共皇。生子:刘欣(过继给刘骜为养子),(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欣(刘康之子,刘骜养子),孝哀皇帝。皇后傅氏, 生于成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月壬辰日,孝成阳朔三年已亥(公元前 22年)刘欣嗣定陶王位。孝成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二月癸丑,定陶王刘欣于朕(成帝)为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其立欣为皇太子。成帝死后继承皇位,他又是一个著名的昏君,孝哀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日,刘欣因贪色纵情而死,在定陶王位十四年。在皇帝位七年。年仅二十五岁,葬于义陵,义陵,汉哀帝陵也,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汉书哀帝纪》 "元寿二年葬义陵,"臣瓒曰,在扶风,去长安四十六里。谥为孝哀皇帝。哀帝无子,皇位由元帝庶孙刘兴之子刘衎继承。 八十三世祖刘兴(孝元帝刘奭三子),信都王,中山孝王。 孝元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封为信都王,后徙封为中山王。成帝议立太子,御史大夫孔光以为兄终弟及,兴宜为嗣,然外戚王氏及赵昭仪拥立定陶王,故不得立。孝成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秋八月庚戌,中山王刘兴去世,在中山王位三十年。谥为中山孝王。生子:刘衎,(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衎(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中山王,孝平皇帝,讳箕子,皇后王氏(王莽之女), 生于成帝元延四年壬子(公元前9年)二月壬辰日,孝成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刘箕子受封为中山王。至孝哀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在中山王位七年。孝平元始元年辛酉(公元1年)刘箕子继皇帝位时,年仅九岁,只是个傀儡,一切朝政大权均由外戚王莽控制,十四岁时,这位少年天子看穿了王莽伪君子的真面目,又知道了卫氏家族受害的实情.故而对王莽心生怨恨,王莽担心平帝成人后难以对付,便于元始五年乙丑(公元5年)二月丙午日将平帝毒死,平帝在皇帝位六年,终年仅十四岁,葬于康陵,康陵,汉平帝陵,在陕西咸阳县西北,《汉书平帝纪》“元始五年,葬康陵,”臣瓒曰,在长安北六十里。庙号元宗,尊谥孝平皇帝。无子嗣位。 八十二世祖刘钦(孝宣帝刘询次子),淮阳宪王。 宣帝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63年)封为淮阳王,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才,宣帝甚爱之。元帝即位,遣之国。后其舅张博为朝请见,事泄,张博兄弟处死,钦被赦免。成帝立,受敬宠异于他国,成帝河平元年癸巳(公元前28年)去世,谥为淮阳宪王。后裔未详。 刘钦(古代名人录)刘钦[公元前?年至前二八年]刘钦为汉宣帝刘询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成帝河平元年。母张倢伃有宠于宣帝,曾欲立为后,未果。秦钦壮大,好经书法,聪达有材,帝颇爱之,然因太子早失母,不忍废立。元康三年(公元前六三年)立为淮阳王。元帝即位,(前四八年)乃遣钦至国。时张倢伃已卒。钦有外祖母舅张博兄弟三人,尝至淮阳受钦赐。乃以灾变之说蛊钦,欲钦为周邵之事。钦不从,但以金钱与之周旋。后事泄,博等伏诛,帝以书责钦,钦乃免冠谢罪。在位三十六年,卒,谥宪王。钦曾作赋二篇,(《汉书艺文志》)今已不存。 八十二世祖刘宇(孝宣帝刘询三子),东平思王。 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封为东平王,元帝即位,就国。及壮大,通奸犯法,以至亲故,赦勿罪,武帝阳朔四年庚子(公元前21年)去世,谥为东平思王。生子:刘云,(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云(东平思王刘宇之子),东平殇王。 成帝鸿嘉元年辛丑(公元前20年)嗣封东平王,哀帝建平三年丁巳(公元前4年)东平王国境内的无盐县危山上,自起覆草,而且这覆草起来的很规则,就像人工修建的、专供皇帝驱车使用的驰道一样,刘云当时所见的奇征异象还有瓠山上一石,本为瓠山所胁,此时竟转侧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广四尺也,瓠山即报山,刘云的故事,就是西汉时世人着重征兆、物显的风俗故事,刘云的灾难也由此而发。刘云也于当年去世,谥为东平殇王。生子:1刘信、2刘开明、3刘璜,(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信(东平殇王刘云长子),严乡侯。 受封严乡侯,孺子帝居摄二年丁卯(公元7年)与瞿义等讨伐王莽,未胜身亡。 生子:刘匡,(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刘匡(严乡侯刘信之子),东平王。 受封为东平王。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开明(东平殇王刘云次子),东平王。 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公元前1年)王莽欲反哀帝政,收拢人心,白太皇太后王政君,复立刘云太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公元4年)刘开明去世,在王位五年。无子嗣位。 八十四世祖刘璜(东平殇王刘云三子),武平侯。 封武平侯。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成都(东平思王刘宇之孙,父名未详),中山王。 封中山王。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刘嚣(孝宣帝刘询四子),定陶王,楚孝王。 孝宣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封为定陶王,孝宣甘露三年庚午(公元前51年)徙封为楚王,(《中国历史文物》载:刘嚣於宣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封楚王),孝顺仁慈,无细微过失,孝成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 25年)夏六月庚戌刘嚣去世,在王位二十八年,(《中国历史文物》载:刘嚣於成帝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24年)去世,在位二十五年,)谥为楚孝王。生子:1刘文(一作刘芳)、2刘衍、3刘熏,(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文(一作刘芳)(楚孝王刘嚣长子),楚怀王。 孝成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24年)刘文(一作刘芳)嗣楚王位。当年去世,在楚王位一年,谥为楚怀王。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衍(楚孝王刘嚣次子),楚思王。 孝成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23年)刘衍嗣楚王位。孝哀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3年)刘衍去世,在楚王位二十一年,谥为楚思王。生子:1刘纡、2刘平,(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纡(楚思王刘衍长子),楚王。 孝哀元寿元年已未(公元前2年)刘纡嗣楚王位。孺子帝初始元年已巳(公元9年)王莽篡汉后被废,削为庶民,刘纡在楚王位十一年。刘纡待人慈爱仁笃,早年丧母,亲自抚养幼弟刘平,等到刘平长大,也未曾让刘平离开自己左右。后来刘平因病而卒,刘纤哀伤悲痛,哭泣呕血,数月后亦离开人世。生子:刘般,(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刘般(刘纡之子),甾丘侯,杼秋侯,居巢侯。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宗正。 东汉彭城人,生于王莽天凤五年戊寅(公元18年),光武帝建武九年癸巳{公元33年}东汉王朝恢复刘氏王家封地,刘般受封为甾丘侯,后徙封杼秋侯,明帝永平元年戊午(公元58年)再徙封为居巢侯。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年)刘般行执金吾事,永平十一年戊辰(公元68年)兼屯骑校尉,汉章帝即位,任命刘般为长乐少府,章帝建初二年丁丑(公元77年)升为宗正。刘般在位时数言政事,他收恤九族,行义尤著,时人称之,建初三年戊寅(公元78年)刘般去世,享寿六十一岁。生子:1刘恺、2刘宪,(馀未详)。 八十六世祖刘恺(宗正刘般长子),字伯豫,议郎,侍中,太尉。 东汉彭城人,他让爵位给弟弟刘宪,遁逃避封,和帝永元八年丙申(公元96年)征拜议郎,后迁侍中,安帝时官至太尉。于安帝延光三年甲子(公元年)去世。生子:刘茂,(馀未详)。 八十七世祖刘茂(太尉刘恺之子),字叔盛,司空,大中大夫。 东汉彭城人,桓帝时为司空,会李膺等抵罪,成瑨、刘瓆下狱当死,刘茂与陈蕃等共上书讼之,遂免官,灵帝初复为大中大夫。生子:(名未详),传至91世生二子:1刘讷、2刘砥。 创基彭城丛亭里刘氏。(参阅《彭城丛亭里刘氏部份谱序》)。 八十六世祖刘宪(宗正刘般次子),居巢侯。 嗣父爵为居巢侯。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平(楚思王刘衍次子),原乡侯。 封原乡侯。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熏(楚孝王刘嚣三子),广戚候。 受封广戚候。生子:刘显,(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刘显(广戚候刘熏之子),广戚候。 嗣封广戚侯。生子:刘婴(孺子婴),(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刘婴(广戚候刘显之子),孺子皇帝。 生于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公元4年)八月庚子日,王莽毒杀平帝后,拥立年仅二岁的刘婴为帝(西汉最后一个皇帝),二年之后,也即初始元年戊辰(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将孺子帝废为安定公,至更始二年甲申(公元24年)五月癸未日去世,在帝位三年。终年二十一岁,尊谥孺子皇帝。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刘竟(孝宣帝刘询五子),中山哀王。 孝元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47年)刘竟受封为中山王。孝元建昭四年丙戌(公元前35年)刘竟去世,在中山王位十三年。谥为中山哀王。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刘闳(孝武帝刘彻次子),齐怀王。 孝武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年)复置齐国。孝武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年)四月乙巳,初王怀王闳元年。武帝子。封为齐王,母王夫人有宠,尤受爱幸。孝武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年)薨,无后,国除为郡。在王位八年,谥为齐怀王。无后,国除为郡。 七十九世祖刘旦(孝武帝刘彻三子),燕剌王。 孝武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年)复置燕国。孝武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年)四月乙巳,初王剌王旦元年。武帝子。索隐谥法暴慢无亲曰剌。封为燕王,刘旦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术数,招致游士,及卫太子、齐怀王死,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武帝未许,遂立少子为太子,昭帝立,年幼,霍光辅政,孝昭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 80年)旦与上官桀、桑弘羊勾结诬陷辅政大臣霍光,被十四岁的昭帝识破,孝昭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80年)刘旦阴谋政变不遂,被迫自杀。在燕王位三十八年。谥为燕剌王。生子:1刘建,(馀未详)。 八十世祖刘建(燕剌王刘旦长子),广阳顷王。 孝宣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秋七月,诏立燕剌王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孝元初元四年丙子(公元前45年)刘建去世,在广阳王位二十九年。谥为广阳顷王。生子:刘舜,(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刘舜(广阳顷王刘建之子),广阳穆王。 孝元初元五年丁丑(公元前44年)刘舜嗣广阳王位。孝成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24年)刘舜去世,在广阳王位二十一年。谥为广阳穆王。生子:刘璜,(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刘璜(广阳穆王刘舜之子),广阳思王。 孝成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23年)刘璜嗣广阳王位。孝哀建平三年丁巳(公元前4年)刘璜去世,在广阳王位二十年。谥为广阳思王。生子:刘嘉,(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嘉(广阳思王刘璜之子),广阳王。 孝哀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3年)刘嘉嗣广阳王位。孺子帝初始元年已巳(公元9年)王莽篡汉后被废,削为庶民,刘嘉在广阳王位十二年。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刘胥(孝武帝刘彻四子),广陵厉王。 孝武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年)广陵郡更为广陵国。孝武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年)四月乙巳,初王胥元年。武帝子。封为广陵王,好倡乐逸游,力能扛鼎,空手能搏猛兽。动作无法度,以不得为汉嗣,使女巫下神祝诅,宣帝即位,继续使女巫祝诅害帝,宣帝五凤四年丁卯(公元前54年)事发自杀,刘胥在广陵王位六十四年。谥为广陵厉王。生子:刘弘(少子),(馀未详)。 八十世祖刘弘(广陵厉王刘胥少子),高密哀王。 孝宣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秋七月,立广陵王刘胥少子刘弘为高密王。孝宣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刘弘去世,在高密王位八年。谥为高密哀王。生子:刘长,(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刘长(高密哀王刘弘之子),高密顷王。 孝宣元康元年丙辰(公元前65年)刘长嗣高密王位。孝元建始元年已丑(公元前32年)刘长去世,在高密王位三十四年。谥为高密顷王。生子:刘宽,(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刘宽(高密顷王刘长之子),高密怀王。 孝元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刘宽嗣高密王位。孝成阳朔四年庚子(公元前21年)刘宽去世,在高密王位十一年。谥为高密怀王。生子:刘慎,(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刘慎(高密怀王刘宽之子),高密王。 孝成鸿嘉元年辛丑(公元前20年)刘慎嗣高密王位。孺子帝初始元年已巳(公元9年)王莽篡汉后被废,削为庶民,刘慎在高密王位二十九年。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刘髆(孝武帝刘彻五子),昌邑哀王。 武帝天汉四年甲申(公元前97年)封为昌邑王,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去世,谥为昌邑哀王。生子:刘贺,(馀未详)。 八十世祖刘贺(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昌邑王,山阳郡侯,海昏候。 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嗣封昌邑王,昭帝死后,霍光等大臣于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六月立刘贺为帝,他即位后整天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竟干了件荒唐事。霍光与皇太后一起将他废黜,降为山阳郡侯,宣帝时封为海昏候。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刘弗陵(孝武帝刘彻六子),孝昭皇帝,字不。小号曰:“钩弋子”,妣许氏。 生于太始三年丁亥(公元前94年)二月丁丑日.自幼聪明多知,身高体壮.武帝临死前下诏立为太子,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武帝死后第三天即皇帝位。在位期间,继承武帝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簿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昭帝之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年十四能识破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的政变阴谋,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政变。世称昭帝之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若天假其年,昭帝将会有一番作为,可惜,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于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病逝于长安,在位十三年,年仅二十一岁.葬于平陵,平陵,汉昭帝陵也,在今陕西咸阳县东北十三里,《汉书昭帝纪》元平元年,葬平陵,《三辅黄图》平陵去茂陵十里。尊谥孝昭皇帝。昭帝没有儿子,他死后,霍光等大臣遂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 刘弗陵(古代名人录)刘弗陵[公元前九五年至前七四年]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少子。生于武帝太始二年,卒于元平元年,年二十二岁,即位时,年只十岁,霍光金日地磾等受遗诏辅政。燕王旦因他年幼,想夺取帝位,失败伏诛。在位十三年,卒,谥昭帝。他秉有父亲的遗传性,所以也好文学。他在宫中穿淋池,中植菱荷,时在其中作水嬉,日暮忘归,作《淋池歌》,命宫人歌唱。又有《黄鹄歌》。(均见《古文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