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皇帝之一,和气、善良,做事谨慎又周全,常能与身边人打成一片 

历史上对刘秀此人,都有很多评价,而且大多数都是正面、积极的评价。《后汉书》:帝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而张纯则评价到: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刘庄也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这些评价大读书对刘秀的印象都还不错,那么刘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刘秀一生中有很多的身份,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皇帝,而后他是一个能够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男人。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皇帝之一,他是个女人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少年时的刘秀,谁也不知道,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带着书生气的公子,竟在日后将会成为一个皇帝,很多人都说这位公子没有帝王之相。算命先生说,刘秀最多不过是个侯爵,而他的哥哥却被所有人说有着帝王相,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每一个皇帝出生的时候,必然都会伴随着迹象的征兆,比如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来头不小的刘秀虽然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刘秀出生的时候,带着强烈的传奇色彩。据说,他的父亲母亲樊娴生下他的那一年,方圆百里任何一家的收成都没有刘家的好,刘家的田地那年收成好得不得了,还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

  由于出身与普通人无异,也就造就了刘秀亲民又接地气的性格,他和气、善良,做事谨慎又周全,常常和他身边的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或许为刘秀日后能够获得群众的拥护打下了基础。虽然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势力完全就不行了。

虽然没落贵族出身,和气、善良,做事谨慎又周全的刘秀算是白手起家一切都归功于他的努力

  没落贵族出身的刘氏家族,虽然没有了尊贵的地位,但是家庭还算富足,刘秀从小衣食无忧,家里还有几个兄弟,与心高气傲把自己带当做贵族的哥哥姐姐们不同,刘秀这个孩子更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因而他比姊妹们更脚踏实地一些。但是后来刘家日益衰败的时候,刘秀却异常乐观和积极,由此更加努力,他的起家完全就可以用努力二字来形容。

  刘秀年轻的时候,家里情境衰败了,但是他在逆境之中,并没有由此而丧失自己的信念,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不久这个少年加入黄巢的起义军,也娶了自己心中的阴丽华——张惠为妻,年轻时的刘秀志向看起来也不过如此。此一阶段,可以用努力二字来概括刘秀的早年生活。

  王莽政权自建立以来,就受到众多起义军的反对。起义军在新成立的几年里不断涌现,刘秀也加入了这个大队伍,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秀一战成名,刘秀本来就比较仁义,又在战士中素有美名,于是他一战成名,其威名不径而走。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在河北站稳脚跟的刘秀在手下将领的拥戴下,于鄗城以南千秋亭宣告称皇帝位。国号沿用汉,史称东汉,又叫后汉。改元建武,亦称光武。

  刘秀被毛泽东评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而在天下女人的眼里,刘秀是个钟爱自己的老婆的男人,是个能够治理得了天下,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好男人。

名人介绍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兰考县),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亦称建武盛世。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后人多称呼为光武帝。

刘秀是历史上的一位颇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原文翻译及赏析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群臣大会。

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

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

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

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译文

光武帝来到临淄,亲自慰劳军队,群臣在这里隆重地聚会。光武帝对耿弇说:从前韩信因攻破历下而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您攻取祝阿而立身扬名。历下和祝阿都是齐国的西界,你与韩信的功绩也足以相比。但韩信袭击的是已经降伏的对手,而将军却独力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功绩的取得,确实要比韩信难。

再说田横烹杀了郦生,等到田横投降,汉高帝下诏告诫卫尉郦商,不许他与田横结仇。张步也曾杀过伏隆,如果张步前来归降,我也要下诏给司徒伏湛,要他消除仇怨。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了。将军从前在南阳时,就提出了这项重要的计策,我原以为迂远疏阔,很难实现,现在看来,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注释

1、临淄:县者。原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都城,在今山东淄博西北。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随刘秀起兵,后拜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在扫平齐地割据势力张步的战争中,立有大功。

2、车驾:即车,皇帝外出时乘用,因代指皇帝。这里指汉光武帝刘秀。

3、韩信破历下:汉高帝三年,韩信袭击历下军,占领齐国首都临淄。

4、祝阿:地名,故地在今山东长清县。光武帝建武五年春,张步屯军祝阿,耿弇率兵讨伐,大破张步。后两军又战于临淄,时光武帝车驾亲自劳军,事在建武五年冬。

5、西界:历下,祝阿都是古时齐,鲁的分界,在齐国的西部。

6、袭击已降:韩信袭破历下之前,刘邦已派郦食其到齐,游说齐王。齐王同意与汉和好,并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趁其不备袭击齐军,并攻灭齐国。

7、勍敌:劲敌。实力强大的敌人。

8、田横烹郦生:当韩信袭历下时,田横以为郦生出卖了自己,便将郦生烹杀。

9、卫尉:官名。即郦商,郦食其的弟弟,刘邦即位后封信成侯。刘邦曾警告郦商不得报仇。

10、张步等二句:光武帝派光禄大夫伏隆拜张步为东海太守,刘永也遣使立张步为齐王。张步接受刘永的封号,杀了伏隆。大司徒,伏隆的父亲伏湛。

11、将军二句:耿弇在南阳跟从刘秀,曾自请北收上谷兵(王莽时、耿父为上谷太守)、平定渔阳的彭宠,涿郡的张丰、向东消灭张步、平定齐地。刘秀同意了他的策略。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韩信这位盖世英雄作衬托,突出了耿弇的不同凡响

这篇百余字的谈话精辟短小,特色鲜明。作者用事实说话,恰当地运用史实和现实相联系,评人论事,阐明观点。第一句至第三句是文章的第一层,写光武帝对耿弇削平割据的战略构想并不以为然,但当战争开始后耿弇在战斗中节节胜利,使光武帝为之振奋。尤其是当耿弇拿下临淄以后,光武帝深受震动,破例亲临前线劳军。

他对耿军事上的才能和胜利极为赞赏,可他并不是滔滔不绝空发议论,而是用简练生动的事实来说明问题。如:过去用兵如神的韩信,是破历下开创了汉家基业的。而今,耿弇却以攻取祝阿而大显神威,可以说是和韩信功足相方了。过去,韩信平定青州,是袭击已降,借他人之力取胜,而现在耿弇却凭借自己的才智,独拔勍敌,这就高出韩信一筹了。所以说其功乃难于信也。这些事实表明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些胜利的取得,恰恰表明了耿弇是个有志者,是个非同一般的英雄。

作者以历史和现实来评人论事,既省却了大段的空泛议论,又达到了表彰鼓励耿弇的目的,使人心悦诚服。作者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了耿弇智勇双全、功勋卓著。首先,作者用今昔对比,说明韩信开基和耿弇发迹皆在战略要地齐之西界。耿弇取得的重大胜利无疑对稳定东汉局势有重大意义,其功劳是足以和韩信相媲美的。

历史上,汉家基业的创立,是靠韩信这样一批功臣实现的,而现今的中兴,也是由于有耿弇一样的骁将而成功的。光武帝是感到由衷欣慰的。接着,作者又进一步用衬托的方法,突出表彰耿弇的功劳大大超过了韩信,因为韩信虽然勇冠三军、所向披靡,但他平定齐国时是袭击已降,攻击的是放下武器的敌人,这算不了什么。而耿弇平定割据势力,却独拔勍敌,靠自己的智勇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所以其功乃难于信也,是不容置疑的。作者以韩信这位盖世英雄作衬托,突出了耿弇的不同凡响。这种赞誉无疑会更加激励人们的斗志,也达到了光武帝劳军的目的。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光武帝将耿弇的功业与西汉名将韩信相比,并且认为耿弇攻取祝阿比韩信攻破历下更难

第四句至第五句为第二层,作者用同类比较的方法,指明历史上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对田横投降后诏卫慰不听为仇,而现在对张步也将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诏大司徒释其怨。这一比较,一方面交待了对敌政策,瓦解分化了敌人,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炫耀自己是明君贤主的心理。对比和衬托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简短,语言生动。这段谈话一共六句三层。前三句为一层,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彰耿弇的功绩,简练阐述他不仅和韩信功足相方,而且其功乃难于信。中间两句为一层,作者用同类比较的方法回顾历史,联系现今,交待对张步的政策,以分化瓦解敌人。最后一句为一层,盛赞耿弇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结束谈话。

这三层紧密相联,环环相扣,不蔓不枝,观点鲜明。这段谈话,语言也异常简洁,凝炼,如对历史事件,寥寥数笔精炼概括,既不铺张展开,也不妄加评论,省却大量篇幅,作到言简意赅。尤其是有志者事竟成一句,有画龙点睛之妙,因此,至今还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的习惯用语。本文只有百余字,但能恰当地引用历史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光武帝首先将耿弇的功业与西汉名将韩信相比,并且认为耿弇攻取祝阿比韩信攻破历下更难,所以更值得称颂,这大大地肯定了耿弇的战功。接着又引证史实,表明只要张步投降,他愿意赦免其罪过。这就进一步瓦解了敌军。

赞赏

长按







































招聘网络编辑包吃住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