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爱家乡,更爱扶风

文/扶风老怪

  前一向网上开展《最美的家乡》评选活动,我看了内心很忐忑,也很矛盾。作为一名普通的旅游爱好者,三十年来我的足迹踏遍了扶风的山山水水,到过扶风的东南西北,我亲眼见证了扶风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古老的扶风,她的景色,不断从美丽走向美丽。你看:新修的高楼一座座,新铺的公路一条条,新建的学校赛花园,新扩的大桥如长虹。你听,古老的扶风,正在接受现代气息的洗礼。机器在田野上播种着希望,热辣的大妈在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滚动的车流源源不断地把扶风的特产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看到听到家乡发生如此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扶风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亲吻过渭河的河水,抚摸过渭河岸边的柔沙;我品尝过乔山的野枣,我吞吃过野河山的烧鸡;我为龙王沟的旖旎风光而折服,我被召公古镇的神韵而倾倒;我领略过西扶鸡鸣一声闻三县的神秘意境,我还在偏僻农家的土炕上养过病。因而投那个乡镇的票都是对我内心的折磨,觉得是对扶风美丽景色的亵渎。扶风,我亲爱的家乡,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就是今天,还留传着许多动人的佳话。西周初年的召公就在扶风屯兵征粮,断案理讼,稳定了西周的江山。今天召公镇的许多村名,都与召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汉中期的马援,就出生在扶风的毕公(现归杨凌管辖)。马援一生征战疆场,立下了赫赫功勋,被封为伏波将军。现在的城关镇还有伏波村,杏林镇的西宝公路的南侧,就有马援将军的墓冢,扶风新区塑有马援将军的铜像。唐朝的大美女杨玉环据说就出生在扶风,现在的野河山森林公园就留有杨玉环的洗澡池,梳妆台,这些均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就在扶风指挥了著名的扶眉战役,一举消灭了盘踞在西府多年的马鸿奎残余势力,吹响了解放大西北的号角。

  今天的午井高望寺南面的小土楼,就是当年彭总瞭望敌情,指挥作战的见证。扶风的古迹名胜如此之多,稍不留神,就会踩出底下西周的铜鼎、汉代的铜钱、唐朝的五彩马、宋元时期的陪葬玉器。扶风并非没有山水,山水到处都是。潺潺的小湋河,自西向东穿越扶风这片热土,可以说是扶风的母亲河。我从小就在湋河两岸戏耍,下河摸过鱼,捉过岸上的蚱蜢,捕过树上的小鸟,还与我的小伙伴在川道尽情地喊叫追逐。也就是在小湋河岸边,我遇见了我的初恋。

  是她,让我的狂放不羁的个性有了收敛;是她,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是她,让我的激情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还是她,用她柔弱无骨的身躯把我托上五彩缤纷的世界。小湋河,就是我精神世界的全部寄托。无论我身在何处,都忘不了小湋河。春天的小湋河,鲜花簇拥,蝶飞蜂舞,河中洗衣的村女,轻轻地哼着田野小曲,泥土的芳香,花草的清香在充满湿气的空气中弥漫,酝酿,发酵,升腾,自然让你陶醉在这梦幻般的人间仙境。

  夏天的小湋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淘气的男孩在河中尽情的玩耍:打水仗,钻闷眼,欢乐的歌声回荡在河湾。秋天的小湋河,野菊铺地,大雁回旋,黛色的古柏与棕色的枫叶交相辉映,成为纯天然恩赐的国画。冬天的小湋河,雪花飞舞,衰草连天,农人利用这难得的空闲在湋河雪地上捉野兔,打野鸡,捡枯枝,拾牛粪,多么富有诗意的农家情趣呀!小湋河岸边的青龙山,就有我可爱的家乡。

  青龙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周围的自然村住户不足一千户,人口大约有三四千。它的东西北三面都被小湋河包围,南面只有一条公路与外界相连。这里的农人世代以务农为生,几乎个个都是种庄稼的高手,翻地,播种,除草,收割,样样在行。青龙山的土地虽然贫瘠,但勤劳的青龙人民却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奇迹。粮食年年五谷丰登,为国家交售了足够的公粮。

  咋一看,这个小山村似乎缺少现代气息,但却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里留下了我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泥泞的小路上有我追逐梦想的足迹,低矮的茅草房内还残存着奶奶讲的温馨的故事,村口高大的皂荚树还回荡着父辈师长的喋喋不休的谆谆教导,学校破败的黑板承载了我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就是在父辈的唠叨与师长的指责声中长大的,他们的话语让我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我也渐渐体悟到他们那朴实无华的独特爱心,恨铁不成钢。我就是在他们的呵斥与指责中渐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的农家,生活虽不富裕,但待人非常诚恳实在。我吃过东村奶奶的小窝头,我穿过南村大妈的百纳衣,我读过西村老先生的《三字经》,我骑着北村大爷的毛驴逛过小县城。

  可以说幸福洋溢在我顽皮而淘气的童年,关爱包围着我稚嫩的心田。更让我感到好奇的是,青龙山还留下了一个动人的传说:唐朝时,美丽勤劳善良朴实的索姑与哥哥相依为命。可刻薄刁钻的嫂嫂处处为难这个苦命的索姑,趁哥哥外出,让索姑纺别人十倍的线,纺不完就不给吃饭。无助的索姑跑到青龙山头哭泣,结果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纺线虫利用夜色帮索姑紡线。善解人意的乌鸦为了让夜色晚点离去,就用自己的身子挡住了升起的霞光。

  就这样,索姑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任务,避免了皮肉之苦。因而如今的青龙山上听到的丝丝的风声,老人常说这是纺线虫在帮索姑紡线呢!青龙满山的古柏上,不时有乌鸦光顾。这个故事虽然离奇,可从侧面体现了青龙人民对索姑圣母的敬重。三月十五,相传是索姑圣母出嫁的日子,青龙山附近的八社十六村的信徒,都要在青龙山举行盛大的庙会,以纪念这位圣母。人们从四面八方如潮水一般涌向了青龙山,善男信女在这里求神拜佛,烧香还愿,祈福问安,以满足他们消灾避难的心愿。

  庙门前,古柏下,小路旁,草堆上,坐满了讲经的道士,说法的和尚。还有一些算卦的,耍把戏的,卖日用小杂品的,站满了街头巷尾。这些人操着不同的音调歇斯底里地叫卖着。“大爷,多年的老旱烟,味正劲大,称一点吧!”“大妈,刚批发的洋布,物美价廉,实惠耐用。买几尺吧!”“大嫂,新鲜的红头绳,给妮子买两根吧!”“大哥,最便宜的剃须刀,大哥用了更帅气,更阳光!”讨价还价不绝于耳,成了庙会一道独特的景观。

  当然更壮观的是迎轿子。锣鼓震天动地,铁铳连声开道,欢快的秧歌尽情的舞蹈,十五六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抬着索姑圣母的轿子,东游游,西荡荡,南撞撞,北逛逛,好不乐乎。后面跟着无数的信徒,护轿的护轿,祝福的祝福,真是虔诚之至。朴实的山村人民就是用这种单纯的理解表达着“轿到福到,福到平安”的浅显审美信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庙会这种民间乡会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青龙八社的村民,每逢庙会,都要放下手头的事务,赶回家来,逛一逛庙会,借以表达对索姑圣母的敬佩之情。

  如今的青龙庙会已没有当年的盛大场面,但青龙村民那种知恩图报,朴实醇厚的民风却永远的保留了下来。我从小就受这种民风的熏陶,自然就养成了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情结。回到家里,觉得家乡的水格外甜,家乡的饭格外香,家乡的人格外亲。这种情结,已成为我感情的主旋律。

  无论将来我的人生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梦想的轨迹发生多大的偏转,也不会改变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纵使我由一个腰缠万贯的大亨变成一个身无分文的穷鬼,我都会以作为一个青龙人而自豪。

  我爱青龙,我爱小湋河,我更爱扶风。

来源:秦岭天地

点这里发布扶风生活信息!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