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扶风,成熟的麦子金灿灿,人们正冒着暑热忙着收割,空气里到处飘着麦香。与此相呼应的是扶风同样火热的经济发展:6月4日上午,扶风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共签约涉及工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总投资40.16亿元。从年初到现在,扶风县招商引资落地实施的项目已经达到58个,到位资金46.3亿元,投资过亿元的产业项目11个,质量和数量均超过往年。 市委常委、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说:“我们今年的招商引资和项目之所以能高歌猛进,不仅得益于干部们追赶超越的干劲,也得益于我们紧扣实际,突出‘精准’,找准症结,主打特色牌,让县域优势得到了彰显。” 精准招商把特色亮出来招商引资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各地无不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加快发展的首位。正因为如此,扶风县在年初布局全年工作的县委常委会上,把年定为“招商引资年”。然而,招商引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扶风既未靠近大城市,又不是交通枢纽,还没啥矿产资源,人家凭什么把真金白银投到你这里?扶风人也在思考:扶风没有污染企业,重工业在全县占比更低,自己的特色就是青山绿水,就是绿色农业和文化旅游。如果以此为特色,不断突出县域经济亮点,突出这里独特的资源禀赋,就不怕客商不来。扶风土地肥沃,绿色生态农业是这里的名片。为此,他们积极联系,把今年陕西省食品协会年会放在了扶风召开。利用这次机会,他们向参会的多家食品企业,推介食品工业在扶风的发展,引起了与会企业的兴趣,当会就有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与此同时,他们精准对接外地食品及食品加工企业,向这些企业展示扶风的县域农业优势。记者在扶风县招商局采访时,被一本厚厚的招商引资指南所吸引。翻开这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招商宝典”,发现拿在手里的这本书,几乎就是一个中国企业信息大辞典。其中,国内众多食品企业发展意向,就是他们实现精准招商引资的突破口。此外,他们先后拜访了陕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天津食品工业协会、北京陕西商会、陕西功能食品研究中心、燕塘乳业、燕京啤酒、北控集团等等。在他们的努力下,浙江华汇集团、陕西阳晨牧业、陕西汇丰鑫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石羊集团等一批企业,看到了扶风县域资源的独特价值,纷纷前来洽谈投资事宜。短短几个月,扶风就在食品工业以及农业、养殖等相关领域,实现招商引资超过12亿元。这只是他们实现精准招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扶风县突出特色,主打县域资源牌,同样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实现招商引资8.5亿元。 精准服务促项目大发展 招商引资解决了发展的资金问题,但是,要让这些资金产生带动效应,让县域经济稳固发展,就一定得让这些外来客商投资舒心、发展顺心,实现他们的投资价值。为了帮助这些投资快速到位,扶风县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第一抓手,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帮助客商解决难题,对症下药,精准服务,促进了项目建设大提速。今麦郎作为我国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去年准备在山西再上一条饮品生产线。扶风县得知消息后,县长齐军建带队到今麦郎总部洽谈,希望他们把项目放在扶风。经过一番考量,今麦郎改变计划,将一条投资1.2亿元、国内最先进的饮品生产线建在了扶风。建设过程中,由于场地周围电力不足,按照正常程序报批,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可是企业投资上亿元的生产线,拖一天就是.8万瓶的产量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扶风县主要领导在项目现场召开办公会,一周时间,就帮企业协调解决了用电问题。该项目从动工到生产,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而今麦郎同样的一条生产线,在另一个地区,几乎和扶风同时动工,也是因为用电问题,企业至今无法正常生产。今麦郎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他们在扶风遇到困难,和扶风县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十分顺畅,他们对这里的投资环境非常满意。企业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政府部门就把力量向这一方面倾斜。就在前不久,扶风又有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的高档面巾纸项目、扶龙潜水泵研发项目、标准化厂房项目等在前期工作中,征地拆迁成为最急迫的事。为此,齐军建和分管领导5次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既倾听群众呼声,解群众难题,又讲解有关政策,制定群众满意的拆迁办法。经过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亩建设用地的征地拆迁,以及清理任务仅仅用了1个月时间。精准考核让干部有干劲到5月底,扶风县承担的31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除美阳小镇正在抓紧做前期准备工作外,其余30个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36亿元,接近年度计划的50%。项目建设之所以能够按期推进,得益于扶风县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为了精准对接服务对象,扶风县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六包”责任制,即:“一个规划引领、一名领导包抓、一个部门主管、一套政策扶持、一个平台服务”和“包协调、包督办、包服务、包进度、包质量、包完成”。包抓项目的县级领导定期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责任单位负责同志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措施,加强协调,及时跟进,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责任落实了,精准考核就成了变压力为动力的“利器”。为此,扶风县坚持重点项目“三色预警”管理办法,针对不同预警等级,分别采取责令作出情况说明、通报批评等督促措施,并将预警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他们采取“周汇报、旬调度、月预警、季考核”的办法,也就是对拖后的项目,每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进展情况,对存在问题的项目,由县级包抓领导每10天召开一次协调会,现场解决问题;对市级重点项目,每月通报进度,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每季度根据预警情况进行考核加减分。今年前5个月,他们已经发出督办函43份,对三家进展慢的项目发出红色预警。同时,县上还出台《关于加大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信访维稳一线培养选用干部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构建倒逼机制,积极引导干部主动投身追赶超越“主战场”建功立业。全县有55名优秀干部,主动申请到一线参加锻炼,组织部门先后分2批选派33名优秀干部,到“四个一线”进行实践锻炼,29名在“四个一线”得到历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被提拔。精准施策让扶风县经济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齐军建高兴地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客商前来考察洽谈,全县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