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在《诗经·大雅·绵》中,周原是一片能使苦菜变得甘甜如饴的宝地。据史书记载,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位于今天宝鸡市的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的一部分区域。如今在陈仓区,也有一个“周原”,其中更有一个“有礼村”,这里的故事也很有年头。

坊间老一辈的人相传,在明朝,周原镇有礼村应该是叫祖家村,后来卷入一场官司里,村子的人以道理打赢了官司,所以从此这个村子就改名叫“有礼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里不仅沿袭了具有传统优势的粮油农业,还发展了建筑,建材,化工等村办工业。今天,我台《今日新农村》节目主持人党祺,将带您到周原镇有礼村,去参加一场有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座谈会,听听有礼村的故事。

来到有礼村,记者见到了村中的许多“大人物”。他们不仅年纪大,还多是老党员,老干部,是有礼村的功臣。

老书记李克良83了,老会计魏宽锁75岁了,还有老村长,老干部,平均年岁都有70多了。说起有礼村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来,他们不仅最权威最有发言权,而且也是最有感情的。话题一展开,我们的思绪就回到了四十年前-------

有礼村产业起步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这里就建起了纸厂,砖厂等村办企业,村里人也在厂里打工挣钱,当上了农民中的工人。由于这些村企紧扣市场需要,产品供不应求,利润很好,村里人有钱了,吸引着周边许多民办教师都愿意调动到有礼村小学来工作。

李生银是有礼村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他曾经担任过原宝鸡县副县长,人大副主任,如今退休后,他又和老伴回到了老家,说起有礼村的改变他滔滔不绝:七几年的时候,粮食亩产斤上下,一到春荒,青黄不接。如今选育良种,科学种田,亩产达到多斤,粮食产量在这四十年里涨了五倍。想当年,天天吃粗粮,大人娃娃成天吃玉米鱼鱼,把人吃得拉嗓子,实在咽不下去。谁能想到如今饭店里一碗玉米鱼鱼卖到了八元钱一碗,成了一种稀罕的吃食,隔一阵子不吃还会馋呢!以前吃饭离不了辣子,可是没有油泼,只能用水调和一下辣子面,现如今,油汪汪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吃起来还是香!

这一桩桩一件件今昔对比的往事,让有礼村的改变从回忆中走进现实。

村民富裕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83岁的李克良对于村子的文化娱乐感受最深,说的最多。村中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老人们老有所乐,子女们也孝顺,村里一派和谐。

“芝麻开花节节高”,村书记贾让让总结说:如今有礼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与改革开放初期年的人均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农民收入增多了,通村的水泥路也铺到家家户户的门口,村里的脏乱差问题通过环境治理也解决了,村中垃圾集中处理,有了专业的保洁员,村民有了活动广场,娃娃有耍的地方了,“邋婆”们有了跳广场舞的场所了……

面对这样的好形势,刚刚上任的年轻村主任魏岳峰最后发言,要尽自己的努力把有礼村建设的更好。

这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村庄,栋栋小楼拔地起,条条道路通乡间,绿树围绕着田野,果菜香气氤氲着生活,这就是现在的陈仓区周原镇有礼村。

想知道更多有礼村的发展变化,想听听有礼村四十年变迁的故事,请注意收听今天中午14:05播出的《今日新农村》节目,晚上22:05还有重播哦。

嘉宾采访:党祺

本期编辑:言玲

新无止境

闻达天下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专家寒假会诊
白癫疯怎么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