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斌,山东省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文艺并结缘京剧,从而在京剧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他文武兼修,广采博收,最终脱颖而出,取得不俗的成就! 下文是张斌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的自述,介绍了他学艺过程中的努力、艰辛和坚持。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无悔!在戏曲式微的今天,能坚守传统戏曲舞台,且无怨无悔,成就斐然,这本身就让人心生敬意! 向戏曲从业者致敬! ▲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张斌。我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戏迷家庭,爷爷解放前在北洋大戏院旁做工时,最爱看马连良、李少春等京剧大师的演出。受爷爷影响,父亲、叔叔和我都喜爱文艺。电视播出的京剧,锣鼓点一响起,我就拿起枕巾当水袖舞动起来,还让妈妈用旧挂历纸做成沙帽戴到头上哼哼起来。因为父亲是中国武术八极拳传承人之一,希望我也继承武术,文武双全,便给我起的张斌这个名字。我从七岁时就被父亲送到济南武术馆,一练就是四年。 年的一次全国票友大赛中,父亲、叔叔都报了名,在家准备京剧唱段。父亲“穿林海”刚唱起,我也跟着旋律唱了起来,他惊讶地问我还会唱哪段?我说“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临行喝妈一碗酒”。在父亲的支持下我也报名参加了比赛。比赛间隙,一位爷爷问我“小朋友唱的不错,想学戏吗,考戏校吧”。之后才知道这是大赛评委、京剧大师谭富英先生的高徒殷宝忠先生。正是先生的引导,我萌生了考戏校的想法。当时戏校还没有招生计划,未能如愿。在父亲好友中国著名跤王谭树森之子谭强先生引荐下,认识了戏校的老生教师王文清先生。王老师问我会唱什么戏,答到:《借东风》《甘露寺》《赵氏孤儿》。老师笑了,还是个小马派迷!因为在之前的两年,在家里用父亲的电唱机一直在学习马连良先生的唱段。 ▲学唱京剧《借东风》《甘露寺》《赵氏孤儿》 ▲年练功照。 ▲童年学京剧 为了迎接三年后戏校的考试,便跟随王老师在戏校上了三年的学前班,老师当时并没有教我马派戏,而教的我余派的《鱼肠剑》等。 ▲年参加戏校培训班 年参加电视剧《燕子李三》的拍摄工作,经过一场戏后,一眼被王新民导演看中,欲带往北京拍戏(与李明启老师配戏),因即将进入戏校,婉言谢绝导演的邀请。 ▲年与李明启老师配戏的电视剧 年终于如愿以偿考进了山东艺术学院(原山东省戏曲学校),当年16岁,入校后我就变声了。王老师根据我的条件教授了《二进宫》《碰碑》《文昭关》《失空斩》及马派戏《龙凤呈祥》《清风亭》等戏,又请武生教师袁振林老师(京剧名家袁金凯之子)教授了武生戏《林冲夜奔》《野猪林》等武生戏;请徐文奎老师教授了《当锏卖马》《秦琼观阵》《战樊城》等戏,使我在变声期加强了文武老生戏的学习。基本功方面,从小习武腿功自然很好,但腰功已经很难练了,前三年真是有点进富连成科班的感觉,但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出科,同年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因母校领导爱护倍加,破格免试保送我继续在山东艺术学院深造。 ▲王文清老师教授《清风亭》 ▲袁振林老师教授《林冲夜奔》 ▲年戏校彩排《文昭关》》秦琼观阵》 ▲《甘露寺》《女杀四门》剧照 ▲《秦琼卖马》(年)、《林冲夜奔》(年)剧照 在四年大学期间,寒暑假自费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北京京剧院学习,向刘勉宗老师学习了《让徐州》《白帝城》《战北原》等言派戏;向谭孝曾、谭元寿老师学习了《定军山》《战太平》《沙家浜》等戏。年考入大连京剧院,在杨赤院长的厚爱下,聘请安云武老师教授《白莽台》,请宋锋老师教授《秦琼观阵》等戏。 ▲左:谭孝曾老师指导《定军山》;中:与谭元寿老师;右:宋锋老师教授《秦琼观阵》。 年考入山东省京剧院。在山东省京剧院工作以来,院领导为培养我们青年演员,为我们创造了一些演出实践机会。我主演了《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杨门女将》《破洪州》《秦香莲》《状元媒》等戏。年拜言兴朋先生为师,跟随先生学习了《卧龙吊孝》《上天台》《战北原》《曹操与杨修》等言派戏。先生还把其父言少朋先生亲授的《三娘教子》《武家坡》教授于我,兼学马派、言派。 ▲《定军山》(年),《野猪林》(年)剧照 ▲《卧龙吊孝》(年),《四郎探母》()剧照 ▲《沙家浜》《古城会》()《智取威虎山》剧照 工作之余赴北京向迟金声先生请教学习了《甘露寺》《春秋笔》等戏;向朱秉谦老师学习了《破洪州》《赵氏孤儿》等戏。年由迟金声先生指导的《春秋笔》一剧在济南首演,得到观众热烈欢迎。同年9月参加北京纪念马连良先生演唱会演唱《审头刺汤》,马小曼、燕守平老师给我说戏加工提高。年参加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擂台赛公演《赵氏孤儿》,获内外行一致好评。参加工作后省吃俭用,除求师问艺,还多次赴京订制马派戏装十余件,酷爱着马派艺术。 ▲迟金声老师教授《甘露寺》。 ▲《春秋笔》(年)、《借东风》(年)、《审头刺汤》(年)剧照。 年参加上海尚长荣艺术培训班学习《曹操与杨修》及参加电影《曹操与杨修》拍摄。在上海学习期间,又得到配音艺术家童自荣老师的赏识、指导,使自己把配音的艺术营养借鉴到京剧中来。 ▲尚长荣老师与言兴朋老师指导《曹操与杨修》,右图与童自荣老师。 ▲燕守平老师吊嗓 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马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向朱强老师学习了《赵氏孤儿》,向张克让老师学习《清官册》《借东风》。年初,指导老师朱强与艺术执行总监、马连良先生嫡孙马龙老师亲赴济南排练加工,《赵氏孤儿》公演圆满成功,票房零售收入近万元,马连良先生的艺术魅力至今深受观众的追捧喜爱! ▲朱强老师教授《赵氏孤儿》。 在北京学习期间,还拜访电视剧《西游记》的执行导演荀皓老师。荀老师讲了许多老生、武生的表演,讲了许多怎样引导章金莱老师塑造孙悟空的事,对自己在表演体会人物上有了新的认识。 在单位还向康清涛老师请教,向梅花奖得主、杨派名家刘建杰老师学习了《文昭关》等戏,向李光老师学习了《野猪林》,向李玉声老师请教了关公戏。 ▲刘建杰老师指导《文昭关》 ▲李光老师教授《野猪林》 这么多年的努力,有苦,有汗,也有笑容;有艰难,有坚持,也有欣慰。对京剧舞台的坚守,值得! △▲△ 图片提供:张斌 张斌演出视频选辑 京剧《春秋笔·杀驿》 京剧《定军山》选段 京剧《曹操与杨修》选段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