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市场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随之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持续稳定,扶风县紧抓市场需求量大和前景看好的这一良好机遇,在脱贫攻坚中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努力实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致富双赢。目前,全县已发展苗木花卉2.98万亩,年销售各类苗木2.5亿株,年产值8亿多元,带动的多户贫困户中已有多户成功脱贫摘帽。 一、规划促融合,做强苗木花卉大产业 我县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做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一是全域布局,高点规划。按照省上提出的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文化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要求,充分发挥县内渭河川道、渭北塬区和北部山区三大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优势,邀请国内15名苗木花卉知名专家制定了融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与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一带一谷六基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县着力建设渭河沿线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带、小韦河四季大花谷和杏林镇元宝枫产业基地、法门镇白皮松苗木基地、段家镇优质核桃繁育基地、绛帐镇苹果育苗基地、城关街道雪松培育基地、七星河湿地科普示范基地。 二是加强领导,示范引领。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扶贫办等部门和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风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下设由县林业局局长任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牵头负责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日常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及量化考核等工作。以建设中国元宝枫之乡为目标,依托毗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以已有30年元宝枫种植经验的陕西宝枫园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元宝枫示范工程,带动全县苗木花卉产业提速发展。目前已建立元宝枫种质资源库1个,建成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区1个、产业示范镇1个、示范专业村30个。 三是政策扶持,高效推进。年初制定出台了《扶风县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对苗木花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新建或扩建苗木花卉程控连栋温室、标准砖混日光温室、专业市场等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对发展苗木花卉的贫困户每亩给予元的扶贫产业到户资金补助。同时,通过对投资发展元宝枫的苗木生产企业和生产经营大户给予流转土地费用补助等,推动以杏林镇为中心辐射全县的3万亩元宝枫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目前,全县已发展元宝枫苗木2万多亩,其中贫困户发展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宝枫优质苗木生产基地县。 二、专家带农户,借智撑起扶贫技术网 我们坚持把引智引力作为推动苗木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构建“院校专家+乡土人才+产业基地”覆盖全县的技术支撑网络。 一是密切校地合作。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在给予安家费用补助的同时,提供科研场所和经费支持,努力提升包括苗木花卉在内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目前,已聘请被誉为中国元宝枫研发利用第一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性炎教授和樊金拴教授为扶风林业发展技术总监,并建立了拥有20多名专家教授的苗木专家团队,基本形成了从科研院所到镇村,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公司(合作社、基地)到育苗户(贫困户)的技术全覆盖、智力全支持服务网络。 二是培养乡土专家。结合县上实施的建设设施蔬菜大棚1万亩、新建果园1万亩、培训贫困劳动力1万人次、办理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1万户、实现贫困人口就业1万人的“五个一万”增收脱贫行动,组织育苗专家在杏林镇长命寺、杨家沟、西坡等村长期驻村扶智扶技,定期开展苗木花卉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对育苗户进行规范化栽植、标准化培育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以元宝枫培育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成为不走的技术土专家。 三是紧盯前沿技术。积极适应国际国内苗木花卉产业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提质增效等发展新趋势,坚持以元宝枫为主导,先后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引进了欧洲大叶红枫、美国复叶槭、挪威槭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彩叶树种,全部已试种成功。元宝枫集风景欣赏、水土保持和食用油、医药保健、化工原料等产品功效于一身,枫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绿原酸等保健成分,种仁含油率高达48%,机榨出油率可达35%,油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具有抗癌功效的黄酮类化合物、健脑益智作用的神经酸等成分,属高端特种食用油。目前,宝枫园林工程公司已联手专家教授对元宝枫进行深加工研究,积极开发元宝枫茶饮和食用油产品。 三、产业加基地,培育脱贫致富主引擎 按照“公司+专家+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产业精准到户、产业政策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积极拓宽增收渠道,聚力贫困群众抱团致富。 一是流转土地得租金。为了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发展,我县从今年起,对集中育苗10亩以上的,由县财政给予每亩元的一次性补助;连片栽植亩以上的,每亩补助元,其中属于农户自有承包地的补助1年,属于土地流转的连续补助3年。今年以来,杏林镇杨家沟、涝池岸、浪店、西坡、长命寺等村已流转土地多亩,全部用于栽植元宝枫,其中流转70多户贫困户土地亩,户均年领取土地租赁金多元。 二是安排就业得薪酬。县上出台了企业每安置1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由县财政给予5万元贷款贴息的“就业贷”金融脱贫扶持措施,以鼓励企业用工优先安置贫困人口。目前,已有18家企业与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签订了用工合同并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元。 三是入股分红得股金。宝枫园林工程公司从去年起,与当地10户贫困户签订了土地入股协议,农户以自有的30亩耕地入股,成为公司股东,企业每年根据收益情况进行分红,最近两年已累计向入股的贫困户发放红利10万余元,每亩分红最高达元左右。 四是自主发展得收益。积极实施脱贫攻坚“产业贷”,针对有劳力、有意愿发展苗木花卉的贫困户,由金融机构为其提供3—5万元的免担保免抵押小额贷款,由财政全额予以贴息,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宝枫园林工程公司按照统一无偿提供幼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物流外运的“四统一”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元宝枫,其中已为60多户贫困户免费提供幼苗11万多株,栽植亩。杏林镇杨家沟村已脱贫户童胜利,借助曾在宝枫公司务工的经历和学到的作务技术,已发展元宝枫苗木多亩,年纯收入达10万余元。 四、增绿并增收,跑出元宝路上加速度 坚持系统思维,把元宝枫产业与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森林城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及脱贫攻坚有机融合起来,让生态环境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一是围绕点上突破植绿建设美丽乡村。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生态县城、生态镇为契机,在8个镇街30个村实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杏林镇长命寺等村已建成为元宝枫产业特色示范村,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美丽家园。 二是围绕线上带动增绿建设生态公路。以绛法高速、连霍高速、西宝高铁、省道、省道沿线为重点,建设元宝枫绿化提升景观带,积极实施出入境口绿化美化和县乡、通村路沿线的元宝枫绿化延伸生态路。目前已建成“畅、洁、绿、美、安”的生态美丽公路示范路5条。 三是围绕面上扩绿建设美丽扶风。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与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持续实施乔山经济林防护带、渭河沿岸生态景观带、千里绿色长廊景观带、渭河北坡森林屏障景观带建设,启动打造万亩元宝枫产业基地,目前已建成扶杨生态等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12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植物提取企业来县发展,延长苗木花卉产业链。目前,开普勒生物工程和西格玛生物工程两个项目已在扶风科技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在杏林镇西坡村规划建设占地20多亩的全省最大的元宝枫苗木交易市场、科研基地、产品展示区等,全县年销售苗木万株,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年仅贵州的一笔订单就售出万株,成交额达1亿元,育苗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元以上,苗木花卉特别是元宝枫已成为扶风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元宝”和“绿色银行”。 作者系扶风县人民政府县长齐军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