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lmymy.com/遥望陕西的年文/鲁勇丽
又到了学期末,忙起来就忘了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就会打“快放寒假了吧?过年回来不?”还没等我回答,父母就会急急说;”算了吧,别回来了,路上太挤,孩子还小,回家也冷。”这时我心里酸酸的,我不知道此时父母是多么矛盾的心情,既盼我们回去过年,又怕我们不方便。离开父母七八年了,每到腊月,父母的电话里就有这样的话题。
而在家乡陕西扶风,腊月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振奋的月份。进入腊月,喝了腊八粥离年就近了,人们就开始为年忙碌开了,打工的人们陆续返乡,人们带着一年丰收的喜悦收拾整理房屋、赶集采购过年的新衣和食物。
真正的忙碌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这天要祭灶,不管在哪都要回家,因为灶爷要点人数,家里几个人,母亲就会做几个圆饼,晚上献在厨房灶爷神位面前,献过后把旧灶爷撕下烧掉,烧的时候母亲总会虔诚的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等到三十晚上再贴新的灶爷。
腊月二十四母亲头上包个手帕,把家里里外外清扫一遍,一天下来母亲变的灰头灰脸,家里却是焕然一新;腊月二十五去赶集,买上新衣服,就买过年所用的肉、菜、干果、瓜子糖等,这几天不管东西多贵都得买,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奢侈这一次,而这次奢侈不只是为自己还要为年后请客用。腊月二十六母亲就开始切肉、做肉臊子,这是过年的一道大菜,十几斤肉在母亲刀下变成一堆豆丁小块,随着吱拉一声倒进油锅里,我们小孩也就被吸引进了厨房,特别是当一大碗醋浇在翻滚的肉汤上,激起的香味在整个院子都在蔓延,肉做好后,母亲把肉装进大坛子里,我们最谗的又酥又香的肉骨头也就水落石出了。腊月二十七,母亲发面蒸馒头、包子,一笼又一笼,从早到晚要足够正月十五前吃;腊月二十八九还要去赶跑集,急急忙忙的置办还没置办好的年货,买鞭炮、请门神……
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大清早起来就和面、剁馅,包饺子,还有油炸豆腐、蒸甜米饭……准备三十和初一的饭菜。傍晚,再次打扫好家里的卫生,父亲就在厚厚的烧纸上用最大面额的人民币模拟复制,拿着纸币在烧纸上整整齐齐的一下又一下挨着拍一下,那虔诚的样好象真要把烧纸变成真钱,做完这个准备工作后,父亲就用胳臂夹着纸,急匆匆的去坟地请先人去,在爷爷奶奶和祖爷爷祖奶奶的坟头烧纸,就意味着让先人们回家过年,如果是兄长去母亲总忘不了叮咛:“烧纸时一定要给你爷爷奶奶说说路。”父亲去请先人,我和哥哥贴对联、贴门神还有土地爷、灶爷、财神爷等各路神仙。请回先人、贴好各路神仙后,妈妈就洗手点香开始祭拜,嫂子和我准备三十晚的饭菜,哥哥带着侄子放鞭炮。忙碌过后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看着春节晚会、吃着年夜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初一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听见母亲在喊:“快起来了,饺子都煮好了。”虽然才六点多,但必须起来,母亲说了,大年初一起的早,一年都勤快。等我们一起来,热腾腾、香喷喷的酸汤水饺已经端上了桌。吃过早饭,父母还在家准备给长辈的礼品,我们兄妹就已经走出家门,先去给长辈四大爷、八大婆的拜个早年,讨了压岁钱,就和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们相约着去逛街,此时的街道是人挤人、人看人,有个卖鞭炮或甘蔗的,那绝对是生意火爆,眼馋得我好几次和哥哥说明年咱们也来卖吧,但一次也没实现过。先是哥哥偷偷的从我们的队伍里退出,去会朋友或在家看孩子;我只得跟着堂姐,一次堂姐和一个男生在前面走,我跟在后面,气得堂姐回家就训我,你老跟着我干吗?直到有一天我也退出了这个队伍,和同学或朋友一起出去玩。再看看堂弟堂妹们成群结队的出去觉得可笑又可爱。
孩子们出去了,父母们也带着礼品去长辈家坐坐,一年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围坐在热炕上磕着瓜子,拉着家常。
热热闹闹的大年初一过完了,轰轰烈烈的走亲戚就拉开了序幕,初二回娘家、初三去姨家、初四走姑家,一直到初十,也不一定走完。其实也就是那一大家子,今天在舅家聚,明天在姑家见,一直有人提议说改改,一年在一家聚聚就行了,都说好,却从没能实现过,也许谁也抵挡不住走亲戚的诱惑。走亲戚大都是大清早五、六点起床,洗嗽完毕,准备好礼品,冒着严寒,哈着热气,最早是真正的走到亲戚家,记得一次小时侯,我们一家去舅家,下了雪,我走过去不是一串脚印而是拖的一条痕迹,大哥说我象傅红雪;我喘口气,哥哥说我要做诗;一路笑声不断。现在交通发达了,坐车去,但也必须七八点赶到亲戚家,因为主人早已准备好了臊子面等着。臊子面是春节的特征,早上不管在哪你都能闻到臊子面的醇香。走进亲戚家寒暄过后,先是坐上饭桌,十几碗臊子面马上就端上了桌,一碗浓汤,几条挂面,汤上漂着黄的鸡蛋、绿的葱花、黑的木耳、褐色的臊子肉,有的还飘着红色的辣椒,闻着香喷喷,吃着酸溜溜,让人不得不想起臊子面的特征:油煎旺,酸辣香。臊子面是只吃面条,汤再端回去,一口一碗面条,一个人至少也能吃十几碗。吃完早饭,一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谈一年的景象、说说一年的家常。中午饭一般都是五六个凉盘,七八个热菜,几个馒头一碗汤,吃着菜喝着酒品着清闲,让劳做一年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初五、六前都是走长辈家,去舅家、姑家等给长辈拜年,初七、八以后长辈又去晚辈家,给晚辈的孩子送灯笼。小时侯很愿意去舅家,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也很高兴舅家来我家,给我送来各式各样的灯笼。红的柿子灯笼、绿的白菜灯笼,纸灯笼、纱灯笼……晚上挑着灯笼找小伙伴们玩,灯笼排起了长龙在村子游移,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景象!
灯笼一直挑到十五晚上。正月十五下午,父亲们又去上坟,这次不仅烧纸还买个红灯笼挂在坟头,也许是想照亮先人们回去的路。母亲们开始蒸老鼠馍,老鼠馍就是馒头裹着油面陷,长着尾巴,用黑豆做的眼睛,捏的鼻子耳朵,就是没有嘴巴。记得上高中时,长着一双大眼睛,又白白嫩嫩的英语老师在讲课,后面男生感叹,看见英语老师就想起了他妈蒸的老鼠馍,我和同桌在前面听了笑得喘不过气来。十五晚上,母亲,挑着灯笼把家里前前后后照一遍,然后把灯笼挂在门前,再给灶爷、财神爷、土地爷等点上香、献上老鼠馍。孩子们早已经挑着灯笼出去碰灯笼了,灯笼要在十五晚上碰着玩,直到红红火火的烧了年才叫过完了,过好了。
过了十五,地不再冻,风不再凉,出去打工的打工、干活的干活,忙碌的一年又开始了!
其实这样的年我已经十七年没感受过了,离开家乡来到山东,有了孩子,春节几乎就从没回去过。年春节兴冲冲的开车赶回陕西,却只在扶风呆了一天,新冠疫情就汹涌而来,到处封路,我们只能落荒而逃。回到山东呆在楼上,自我隔离,没感受到山东的年味,也远离家乡的年气,只是年龄又增长了一岁。
年春节,本还想回去,疫情又死灰复燃,为了不给国家抗疫添麻烦,这个春节响应号召,原地过年。盼望着疫情早点结束,病毒被彻底消灭,以后的春节我可以带着孩子回陕西,让她和我一起享受年的热闹、年的温馨,体味民俗文化,享受亲情交融;让孩子像我小时侯一样感受到家乡过年的乐趣。来源:扶风县图书馆作者简介 鲁勇丽笔名鲁婷,陕西扶风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滨州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三秦大地,就职于孔子故里,三尺讲台培育桃李,字里行间寻觅诗意。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或获奖。 投稿|admin ffb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