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这两天发了一篇文章骄傲!扶风又在全国出名了!这次成为陕西唯一!分分钟刷新阅读量,着实让人振奋,扶风人对家乡的赤忱与热爱果然可见一斑。扶风这些变化太快,但是对于很多游子来说,即使故乡已经不是童年的模样,它也永远躺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不过也有例外,众多的留言里也有几条不和谐的声音: 发表留言的就一个,但是有这种想法的可能不止一个人了,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别怪你的家乡默默无闻,那是你并不了解扶风。 这次 扶风县 高调的告诉你 ——没错! 这里是“扶助京师、以行风化”的千年古县, 这里的名人撑起了扶风半壁江山! 翻一下扶风县名人录 小编是服气的 有故事 后稷稼穑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扶风县属姜氏国(部族)。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后稷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传说是邰氏之女姜原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扶风县“姜嫄遗址”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思想 马融 (79年—年) 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马融之学,属于古文经学中的一种典型。在儒家经学的发展史上,马融开始了综合各家、遍注群经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经注成就,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预示着汉代经学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 他是继孔子之后开创最大的私学办学规模,并在教学方法上标新立异,设帐授徒,教出郑玄、卢植等儒学大家,“绛帐传薪”成千古佳话。 有风骨 王纶 王伦,字汝言,扶风天度人,明代历任定远县令、山西道御史、守嘉兴、浙江副使等职。他敢作敢为,不畏强暴权重,出巡四川,时值鄢反叛,督臣洪钟、高会却在饮宴,其立予罢免,遂掌管十二团营。 权宦刘瑾衔恨报复,他针锋相对,揭露刘瑾胡作非为,被人称为“铁胆御史”,声震朝野。返乡后,住在县城北关,遇到灾荒年馑,为灾民舍饭,救济民众,当时人们把他尊为扶风城隍神。 有笔墨 班固 (公元32年~公元92年)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班马。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班固墓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太白乡浪店村,三面玉米地,一面离省道只有几米远。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热血 班超 (32—)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投笔从戎效法张骞建功西域。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祖国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有精神 王兆离 (-) 他是扶风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举人,也是扶风历史上最早加入同盟会且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三民主义奋斗一生的人,甚至还是百年戏院“西安易俗社”。 有深情 冯华堂 (--) 中将加上将衔。陕西武备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年3月任第41军93师师长,在抗战时期,冯华堂将军是怎样照顾流亡在扶风的难民,在扶风北乡办起了第一所高小学堂,起名为豆会亲民高级小学。为扶风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有文笔 张浩文 (-)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文学著作有中短篇小说集《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近期出版的长篇小说《绝秦书》,获得第三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大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被誉为中国“灾难文学的扛鼎之作”。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