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651552.html

自段颎剿平羌乱之后,凉州地区平静了二十年,但这并不表示凉州的百姓迎来了好日子。

凉州处于边疆,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大部的官员都不愿被朝廷派驻此地,他们动用一切关系、想尽了办法远离凉州,这就导致留在凉州的官员尽是一些歪瓜裂枣,这些歪瓜裂枣自然治理不了如此复杂的地方,二十年间,他们搞得凉州的基层官吏与百姓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凉州硬汉”盖勋的官场生涯中看出一些端倪。

“凉州硬汉”是我自己帮盖勋取的外号,没什么理由,就觉得他的名字与经历都很“硬”。

盖勋出身敦煌的世家名门,他年轻的时候在汉阳郡当长史,东汉凉州刺史的办公室就在汉阳郡陇县,因此盖勋很幸运的有机会与历任凉州刺史共事。

他遇到的第一个凉州刺史是梁鹄,当时武威太守犯法,刺史从事苏正和调查后认定武威太守有罪,但这个武威太守朝中有靠山,刺史梁鹄不敢动他,心里想着干脆把苏正和做掉,杀人灭口。他打听到盖勋与苏正和有仇隙,便挑拨盖勋公报私仇,想借盖勋的手,除了苏正和……不想这盖勋虽然跟苏正和有仇,但他却是个坚守原则的人,他严词拒绝了梁鹄的提议;

事后苏正和得知此事,专门向盖勋道谢,可盖勋却冷冷地说:“我只是公事公办,我可没有想放过你的意思”,他还是一样地仇视苏正和。

不久之后,盖勋换了一个更差的老板,凉州刺史左昌。这个左昌在战斗中贪污过军费数千万,盖勋劝长官别那么贪,这可惹怒了左昌,左昌公报私仇,命令盖勋率军屯驻阿阳,想趁盖勋战败时治他的死罪,但盖勋在打仗方面可是一把好手,他不仅在阿阳数次立下战功,更是在左昌被乱军围困之时,带兵解围,救了左昌的小命。

左昌之后因为贪污被朝廷逮捕,朝廷随后换了个扶风人宋枭为刺史。这个宋枭比前两任刺史更有意思,他觉得凉州之所以多乱事,就是因为百姓们书读得不够,只有读书,才能根治凉州的乱象!于是他决定多抄写《孝经》命百姓研读,根本不搭理他的两个前任制造出来的乱摊子……

盖勋听了宋枭的操作差点没有当场跌倒在地,他规劝长官,紧急时刻应该先设置紧急措施,搞这些有的没有,既让百姓深怨,更会让朝廷中的政敌取笑,从而趁机攻击凉州政坛,但宋枭这个书呆子就是不听,他将他的“好想法”正儿八经地向朝廷上奏,结果朝廷以“坐以虚慢”的罪名将宋枭罢官逮捕。

简单来说,畏惧权势的、贪赃枉法的、脑袋不正常的,各式各样的烂老板都给盖勋遇到了,他是个硬汉,命硬、骨头更硬,他坚硬地活了下来,可其他的基层官吏与军中将士就未必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不少人都没有熬过去。

官员与军中将士都活得如此的艰难,当地百姓自然生活的更差,凉州那叫一个民不聊生。

于是动乱再次发生。

年十一月,黄巾之乱接近尾声之际,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金城郡枹罕县的河关群盗,以及散居于金城、张掖郡的湟中义从胡共同造反,带头的是义从胡的北宫伯玉与李文侯。

这是一场结合羌乱、民变、兵变的混合式叛乱。

“湟中义从胡”是以前西域的大月氏与羌人混血的种族,他们很早就归降了汉帝国,但文化与语言则完全羌化,他们散居凉州,常备兵马九千余人,长期跟随汉军作战,段颎平羌时这支佣兵贡献良多,北宫伯玉与李文侯可能是佣兵中的军官出身。

至于“河关群盗”便不知何许人也,可能就是一群被逼反的百姓,他们其中一人名叫宋建,在这次叛乱中,他在枹罕建立起了“河首平汉王”的政权,延续了三十余年,后来才被夏侯渊消灭。

有职业军人带头,这场凉州乱事来势汹汹,护羌校尉泠征首先被杀,那一整支护羌校尉营的军队都加入了叛军的行列;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1%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