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马派创始人,其位列“四大须生”之一,而京剧界一直存在前后四大须生的说法,前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而后四大须生指的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这四位,而这两种说法中马连良大师都位列其中。 马连良先生曾经在富连成科班学艺,但是当初却也因为“包音”太重第一次被拒绝了,后来得遇贵人这才进入了富连成科班。其实没有哪一位名角的成功是容易的,马先生当初在富连成科班可是付出很大的努力的,并且从龙套到配角到二路老生再到后来的头牌老生,这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后来马连良先生创立了“扶风社”,要知道这时候马连良先生就可以被称之为“马老板”了,因为他能够凭借艺术和演出养活一个戏班子的演员,这就是成功。但是一个戏班子不仅仅需要一位头牌演员,要知道一出戏的成功需要不同行当的演员,其中包括主角也有配角,再有就是乐队,这些都是至关重要。而当初“扶风社”马连良先生的左膀右臂当属于是杨宝忠和张君秋二位。 杨宝忠杨宝忠著名的京剧琴师,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老生演员,并且师承京剧大师余叔岩。 杨宝忠先生曾经在扶风社多年,而他的琴与马连良先生的唱也确实十分默契,但是二人性格大不相同。杨宝忠先生也是角儿,马连良先生也是角儿,有时候杨先生经常会抢了马先生的风头,其演奏之前都会拉一段花过门让观众叫好。 再之后杨宝忠先生和马连良先生因为包银的问题产生了矛盾,最终杨先生也是离开了扶风社。而离开后的杨先生也是与堂弟杨宝森合作,当时杨宝忠的琴、杨宝森的唱、杭子和的鼓并称为“三绝”。 张君秋张君秋著名的京剧大师,旦角张派创始人,其曾经师承京剧名家李凌枫,后来还受教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名家。 张君秋先生被称之为“四大名旦”之后的第一人,而他创立的张派唱腔更是传承至今,并且依然是舞台上的主流。 张君秋先生曾经在马连良先生的扶风社演出,并且是合作多年。后来张君秋先生名气越来越大了,那么自然也就要自己挑班唱戏了,这是无可争议的,没有哪位角儿一直都是挂二牌的,所以张君秋后来离开了扶风社自己挑班单干了。 当然了,这都是正常也并没有什么矛盾,建国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都加入了北京京剧团,并且被称之为“四大头牌”,再之后赵燕侠加入“四大头牌”又壮大成为了“五大头牌”,这些名角之间也合作了许多的精品。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