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扶风在线”即可免费订阅。 岁月沉思(散文) 薛立兴 虽然弟弟出车祸逝世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此情此景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已年过花甲的父母遭遇人生失儿丧女的第三次沉痛打击。善良质朴、坚强勤劳,饱经风霜我的农民父母,此时此刻除了失声痛哭,还要继续撑起这个管老养小的家,顽强地生活下去。 我的哥哥登尚遭遇横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事情。当时,我还在襁褓中不懂世故。在我知事后,父母给我讲述了哥哥遇难的情景。哥哥很懂事,已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优异,品学兼优,人见人爱。他放学回家,经常坚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年夏收刚毕,天下着濛濛细雨,他和我的姐姐去后院给父亲栽烟苗。我家后院围墙是残垣断壁的老城墙,哥哥埋头栽着烟苗,年幼的姐姐在旁边观看。突然一只瘦骨伶仃的大灰狼从断墙缺口窜了过来,张开罪恶的大嘴,一口咬住了我哥的脖子,吓得不满5岁的我姐哭叫着跑到父母房间说:“妈,快!狗把我哥咬住了……。”正在吃晚饭的父亲急放下手中的饭碗,鞋都没穿,顺手抓起房门背后的铁叉直奔后院。唉!恶狼叼不动我哥,换了口,咬断了哥哥脖子动脉血管,鲜血直喷……一阵嚎啕大哭传遍了后院,兽医三伯和邻里乡亲也赶到了我家后院,但一切都晚了,哥哥就这样,鲜嫩的花季少年在这一瞬间消失了……。 父母睡了两天三夜,水米未进,亲戚邻里都来解劝安慰我的父母,坚强的父母抬起了头,相互宽慰说:“天塌在咱家头上,咱还要生活,顾活人要紧哈!”父母看着我和姐姐,眼睛里温涵着新的希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轮到了年3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是我们一家人却没有一丁点喜悦。我的二妹小宁脚拇指生了一个蛇眼疔疮。父亲和我用自家胶轮车拉着二妹四处求医无果。二妹每天晚上痛哭声不断,她叫着让父母快把她拉到麦地噪麦苗去,恐影响了父母休息。村医疗站庸医周忙见到我父说:“五叔,让我看看妹子的脚疮。”他看后二妹红肿的左脚,在没有征求我父母意见的情况下,用没有消毒的手术刀把二妹生疮的脚趾刺破,一股脓血流了村医满手……,就这样,刀伤感染,致我二妹生了败血症,医院已经为时已晚,仅医治不到五天时间,她这花季少女就命断黄泉。母亲的哭泣声,惊醒了年迈的祖母,全家十余口人沉寂在悲痛之中。人们议论:唉,这家人可咋活呀! 父亲擦干了眼泪劝慰母亲说:“他妈,你看咱还有一伙娃娃,日子长着呢!天杀在咱头上,咱可要撑住哈……。” 日月照旧,生活如常;昼作夜眠,四季往复;父母用辛勤劳作消除心中的悲伤。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多年,到了年10月底。我弟珠田因当年成亲彩礼过重,娶媳妇无钱,和邻村同伴合伙去甘肃金川等地贩运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等农机具,在当地一百元可以买到,拉到家乡可售二百元左右,两天一趟,一趟可装五台,前几回比较顺利,到第四次去金川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让弟弟注意安全,他“嗯”了一声就出了门……。 三天后传来了噩耗,报信者到我姐家说我弟出了车祸身亡。姐夫赶到我进修的陕师大说明原由,我向校方请假赴金川处理弟弟后事。到现场后,经有关部门调查得知,这是一起因操作不当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肇事者系邻村我弟的合伙人,他违章与我弟同坐手扶机操作台,在下陡坡时,他违章拉错转向柄,致我弟连人带机翻入近三十米的深沟,搭顺车的两人重伤,我弟经金川县人大干医院后身亡。处理完事故现场,肇事者给予了元经济补偿,了结了此事。为了减轻父母痛苦,将我弟就地安葬。我的父母得知我弟身亡之噩耗已是事故发生半月之后。 忆昔我的父母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但他们始终精神没倒,希望未息,心灯未灭。年已高龄的父母,在旧社会屡遭土匪伤害,解放后生活好转,但命运不济。老人家用顽强的毅力、坚韧的精神给我们后辈儿孙鼓起生活的勇气,做出了面对厄祸困难不言痛苦的榜样。父母常说:“人活在世上,谁没有七灾八难,谁的生活能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坷坷坎坎。咱做事只要对得起良心,不做违背天理、违犯国法的事情,终究会有好报的。”父母动情地说着,也情有独钟地看着我和姐姐、两个妹妹,看着他们的孙儿、曾孙……。 父亲以九十八岁高寿终结了他的人生,离开了难以割舍的儿女、孙辈;母亲已过九旬,享受天伦之乐。我家已四世同堂,春节来临,万象更新,一家人其乐融融。想起父母一生的不幸遭遇,我深情地对儿子、孙女说:“你们能生活在现在这么好的社会,是你们的福气,你们应倍感珍惜,不论遇到生活中多大的困难和不幸,与我们的祖辈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你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简介:薛立兴,男,陕西省扶风县人。生于年3月14日,大学文化,公务员(现已退休)。自幼酷爱文学,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曾在《人民日报》、《乡镇论坛》杂志等全国及省市、港澳台报刊发表文学新闻等作品上千余篇,获奖上百次。被聘为全国散文学会会员、省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曾兼任《陕农报》扶风记者站站长,现任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他的数百篇作品收录《人民日报》、《中国农机化杂志》、《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宝鸡日报》等多家报刊年度汇集;他的作品也收入《扶风作家散文选集》、《扶风文艺》期刊系列丛书,在当地享有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