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美食十大碗”是指在宝鸡有特色的美食,真正的“你不来宝鸡,所以你吃不到”的美食请往下看: 1.臊子面 你知道吗?宝鸡这里的正宗臊子面用的都是手擀、长刀切的“铡面”,汤汁都是用本地红醋熬制,并且根据做法不同分岐山和扶风两种风味,外地可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哦 2.臊子肉夹馍 都吃过腊汁肉夹馍、腊牛肉夹馍,宝鸡还有臊子肉夹馍,至于臊子的味道嘛,有点像带点酸甜味的红烧肉。3、岐山擀面皮 全国有名擀面皮,你可知道,只有手擀的才正宗,哪怕在宝鸡,纯手擀的也越来越少,来宝鸡你可以见到现场制作擀面皮,那劲道,牙口不好的慎重!4、扶风烙面皮 烙面皮是在大锅上像煎饼果子那样烙出来,再切成条、片调着吃,比擀面皮嚼劲小,但另有一番口感。还有蒸面皮、牛筋面皮我就不说了。5、豆花泡馍 凤翔县的小吃,在西府是很有名的,外地人初去看见了觉得那样的东西怎么下咽呢?因为看起来碗里白花花的,可是吃了一次后就放不下了,好吃啊!尤其是配上宝鸡本地的油泼辣子,那味道!6、腊驴肉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中国最好的驴肉产自宝鸡凤翔,当年慈禧从北京逃到西安时就点了要吃一吃凤翔腊驴肉。刚出炉的驴肉也只有凤翔农家才可以吃到哦!7、扶风鹿羔馍 鹿羔馍是宝鸡扶风县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考证:鹿羔馍入市至少有多年历史。鹿羔馍形园,中间部位有小旋涡,内印有红色鹿羔图案,全馍直径约十厘米,厚约寸许,重约二市两。馍味酥松干甜,经久耐存,一般可放30至40天。8、陇县马蹄酥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是陇县民间走亲访友的名贵糕点。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只有陇县才有的哦,宝鸡市区都难得一见!9、岐山文王锅盔 岐山文王锅盔历史悠久,相传当年周文王从岐山周原发兵罚纣就是吃这个上路的。它的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西府。外地都是一般的锅盔,文王锅盔基本没有。10、宝鸡豆腐包子 宝鸡豆腐包子源于清朝,曾被评为优质食品,并被评为陕西名小吃,它的制作的主要原料:精粉、蒸过的豆腐、韭菜等。特点:形如宫灯,折如花辩,皮绵面筋,馅嫩味鲜。食用时,如将调好的汁子(醋、油辣子、酱油等作配料)灌入包子内,其味更美。11、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因外形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而得名。该小吃首创于唐代。选用粉、猪板油等原料,将烙制改为蒸制而成。其特点是:松软绵润、层多丝细、油而不腻、状如金线。因制作复杂宝鸡本地也很少能吃到了。12、柿面糊塌 柿面糊塌是宝鸡的一大特产,以关中地区特产软柿子作主料,与面粉合烹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西安也有,但味道不同,宝鸡的甜一些。13、宝鸡茶酥 宝鸡茶酥制作以白精粉、猪板油、菜籽油、调料为原料,合面以油为主,用平熬锅上烤下烙油煎而成,主要在于掌握火侯。做成的茶酥,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层松软、油而不腻,入口酥脆味道美,层层落花放异音。14、岐山挂面 岐山挂面,工艺独特,面条细白,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岐山地方名吃之一。光绪时期,岐山挂面名声大振,陕西官吏把它当作地方名产向清皇室进贡。民国时期,岐山挂面的信誉与质量达到鼎盛时期,年岐山“顺天成”挂面飘洋过海,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5.陇县油旋油旋是陇县的传统风味食品。清宣统三年(年),陇县籍晚清名厨杨清秀在县城西大街北侧开设炒菜馆,兼营面点,生意兴隆,名噪一时。杨死后,其子杨贵祥继承父业,对父亲传授的油旋制作尤为擅长。年,杨贵祥传艺于阎汉成。阎汉成勤奋苦学,长进很快,在制作油旋上更有独到之处,其制作技艺流传至今。油旋外皮酥脆,内瓤柔软,核桃与花生的香气扑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油旋。陇县人多在过年过节、探亲访友、招待客人、庆生贺寿时,将“油旋”作为礼品赠予亲朋好友,以表诚意。久而久之,油旋也成为人们沟通感情、祝寿祈福、寄托思念的一种载体。16.扶风醋粉扶风醋糟粉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特产。醋糟粉,是陕西西府的一种风味小吃。用美阳河水做的醋糟粉,那柔细、清亮、酸中有辣、辣中有咸,一种扑鼻的清香味,使人回味无穷。 17.千阳大肉泡大肉泡的来历:西府农村,过年的时候喜欢买上几十斤肉在一口大锅里煮,本意是为了煮肉,然而产生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肉汤,弃之实在可惜,于是乎,加上些粉条、豆腐,泡上自家烙的锅盔,一碗大肉泡就此诞生了。 与羊肉泡馍的馍不同,羊肉泡馍的馍较硬,所以一般会煮一下。这里用的是宝鸡本地的锅盔,如果你喜欢口味硬,可以直接泡,喜欢口味软的,可以在锅里稍煮一下,一定是稍微煮一下,否则,就糊成一锅馍汤了。 18.油酥锅盔 油酥锅盔是在岐山传统锅盔的基础上,经反复试验,用现代电烤箱适温调整下,使调料充分随温而散发出来的,质感硬,食之酥,口味香醇,存放持久等特点。而深受岐山人对外馈赠送礼外出旅游之佳品。采用传统杠压工艺,调味品选用传统配方调和,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选用岐山传统小麦,上好精面粉,大油作料调和而成,食之放心,安全,是纯真绿色食品。 19.西府扯面 西府扯面是宝鸡市的特色小吃。西府面食众多,扯面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面食之一,也是小面馆中最常见的面食。扯面是陕西省和山西省的汉族传统面食,扯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的徽县、两当、成县。已有年历史。以宝鸡的西府扯面最为正宗,为中华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臊(sào)子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 20.泡泡油糕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皮蓬松,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可谓巧夺天工。21.麟游血条面历史悠久,相传唐王李世民去麟游九成宫避暑,在乡间视察民情时发现的。由于皇上的喜爱,血条面才得以发扬光大,流传至今。是民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宴待亲朋、馈赠亲友的一种独特食品。血条面薄、劲、香、煎、稀、汪,食用方便,利于贮存,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是我国民间饮食文化的优秀遗产。22.菠菜面这种特别的面条的做法如果追溯其起源,唐代的“槐叶冷淘”当为其滥觞。据史书记载,这“槐叶冷淘”是采青槐嫩叶捣汁与面粉和匀制成面条,捞出沥去水加熟油抖拌,然后放井中或冰窖冷贮,用时取出调而食之。菠菜面关中的巧妇都会,唯独宝鸡这里味道独具一格!23.水围城搅团大家都知道,宝鸡搅团却另有一种吃法,将刚做好的搅团直接舀出锅,浇上酸汤汁,用筷子刮着吃,糯糯的,另有一番味道!24.眉县十大碗始于清代,最初是秋后农民为庆丰收宴请乡邻亲友举办的,后来发展为婚娶、祝寿、迎春以及办丧事时聚宴应用的筵席,因其有十碗主菜而得名。一般多用猪、鸡、鸭、鱼和自产的蔬菜瓜果为原料,上席的菜肴以蒸扣为主,习惯称“三蒸九扣”或“十大碗”。后来许多菜被一些餐馆吸收消化,成为大众菜。十大碗的上菜顺序有讲究,普通的十大碗必须有“四柱”,是先端上来的。所谓的四柱就是四个肉菜,两碗是肉片,两碗是肉块,必须摆放在席面上的四角,意味着整个席面撑起来了。第九道上的菜是四喜丸子,丸子端上来就意味着所有的菜已经上齐。而此时,掌勺大师傅也歇了手,从灶台往外瞅,看见桌上大碗里的菜肴已被吃了多半,吁口气,脸上就写满了得意,转身去烧“滚蛋汤”,喝了汤宴席就结束了。“在红事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份甜米,寓意着甜甜蜜蜜,而如果是白事,甜米是不能出现的。两碗肉片、两碗肉块、一份炒菜、一份甜米、一份小酥肉、一份糟肉,再加上一份四喜丸子、一个大碗汤就是十大碗的所有内容。限于篇幅无法将宝鸡本地美食一一列举,比如凤县腊肉、干脚棒、眉县炉齿面、柱顶石干粮馍、凤翔海子羊肉宴、关山草原烤全羊等,更不用说那些外地舶来经过本地改良的美食了。(图文:宝鸡旅游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