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城西故事之三十四一颗丹心献教育攻坚克难育桃李——记席平先生的教育人生文/李治民
席平,男,生于年,汉族,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万杨村南坡组,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
先生出生在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家父席公,魁伟豪爽而有至性,生周乾、周祥、周海、周宁兄弟四人,先生长兄,聪明勤快,很讨父母欢心。席公善处家业,外和谦而内严谨,崇儒学,张孝道,扬善事,斥不规。瞻其容貌,进知为君子人也,常被村人推崇。他对长子宠爱有佳,心想长子能像周公那样扭转乾坤,故而长子取名周乾。
1、勤奋求学路年华筑风云
年9月,先生于万杨初小上学读书,拜读于徐汇哲、冯效儒先生门下学国语、算术。他记忆力強,上课写字专心,常受老师的夸奖。不久就当上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长。
年7月,先生读完了小学阶段的全部课程,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考入扶风县初级中学。在初中求学阶段,酷爱文学,对唐诗、宋词颇有兴趣,卷不离手,背颂如流,先生作文常被授课教师作范文讲评。时年扶风中学名师如云,先生得益于名师袁韧,吕宗儒,王子光老师的教诲,他文笔如行云流水。同窗学子争相拜读。其数理诸科也不断地得到提升。初中二年级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7月先生考入扶风高中,离圆大学梦也只有一步之遥,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先生推到了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搅得周天寒彻,使先生失去了读书的良机,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高考无望。年10月,先生含着伤感的心情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知识青年,等待着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锻炼。
年正月,风华正茂的他报名参加宝鸡峡水利工程复工建设,先生被聘为工程队宝鸡峡扶风倒虹工程土坝土质化验员,因本人学识满满,风华正茂,后又被工程队提升为施工员,负责渠道测绘渠道衬砌,桥梁建筑等项目的施工任务。先生受命之日,从不懈怠,一丝不苟,努力做好工程的数据标记和施工要领。年,宝鸡峡倒虹工程成功通水,先生又担任宝鸡峡塬边渠道水流速流量安全监测员,向上级部门及时汇报自己获取的信息,宝鸡峡水利工程完满完工也得益于先生有效的监控,先生多次荣获宝鸡峡水利工程扶风工区总指挥部的表彰奖励。
2、教书倾心志育才梦国魂
年始初,文革如火如荼,全县教师自然减员甚多,伴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教育界师资匮乏,时任扶风县文教局局长的孙俊斌指令各公社党委向教育局推荐教师,时年,黄甫公社党委推荐先生参加教育工作。
先生进入万杨七年制学校,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备课、授课的方法,深钻教材,他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读、写、算的基本知识,而是在教学中渗透爱党、爱国、尊老敬亲的基本道德。这些看来与考试毫不相干,但先生认为这才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教育的归宿。为了培养一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先生始终把“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他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精心板书,培养学生爱美意识以及书写能力;苦练讲授口才,培养学生会讲演的逻辑思维。在万杨七年制学校工作期间,担任该校少先队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少队活动,每开展一次活动先生倾力精心策划,培养骨干,使少先队工作作为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红色基地。比如“入队宣誓”活动,“忆苦思甜”,“参观烈士陵园”“故事会”等活动都打动着受业少年的心灵。这无疑是教育的升华和归宿。
先生任教36年,先后在万杨七年制学校,龙泉七年制学校,韦川七年制学校,姚家七年制学校,后乐七年制学校,徐家河七年制学校,新店七年制学校,黄甫初中,新店初中等校都留下了先生的浓墨重彩,每到一所学校,他都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的把关教师。曾担任过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课文改革备课组组长,中学史、地、生联合备课组组长,中学年级组组长。
为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先生始终坚持“学”字为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不偏离方向,贴近四个面向;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抓住教育的基本规律,使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抓住青少年学子的心理特征,因才施教;转变观念,对受业学子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先生善于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他认为:学子们所处的环境各异,故而学生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表现,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个性,加上遗传等因素,就造成了不同学识。他善于观察,深入学生家庭院落,贴近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正面引导,激励鼓舞,用艺术语言点开学生思想上、学业上的迷团。先生常用十八世纪世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被学校劝退的故事,来应对差等生的不明心智。先生一生在八所学校执教,遇上过形形色色的后进学子,他总结出一条转差为优的好方法:爱为贴心是良药,点破迷团方开窍。巧言利语情商动,帮扶勿讽介为高。
先生一生担任中学语文课程,授课风度翩翩,清脆的嗓音,严谨的语言和逻辑推理,慢条斯理的讲授是受业学生茅塞顿开。特别是他分析课文,从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观察本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他最成功的几课莫过于《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风雪歌颂武判官归来》《我的老师》《在烈日和暴雨下》《藤野先生》《樱桃花》《小桔灯》这都是很成功的满满感言,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其中《藤野先生》《樱桃花》等课文被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刘克温录制成像在全县播放,学习推广。先生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迅速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此先生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坚持日记练笔,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先生在授课时,注重课文主题思想的挖掘,课文层次的划分,每讲授一篇课文,让学生总结段意,总结中心思想,从而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生根据自己讲授课文的时间安排,超前布置作文题目,并带领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有一次,他布置了作文题目《军大衣的故事》,亲自带领学生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聘请老红军讲当年革命斗争史,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写出的作文有骨有肉,情感充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五篇作文投在《中学生作文周刊》发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带领学生参观了家乡名胜古迹《马援墓》《法门寺》《蔺相如墓》(今墓己被夷为平地),向学生讲述这些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并让学生成功写出了《家乡古事》散文多篇,学生普遍用笔流畅,想象丰富把参观的过程和古迹的脉络写得生动感人。
每年五一前,学校要召开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先生带领学生跑步、投掷、跳远、跳高并组建起班上的体代队。参赛时,学生们对本班的班级氛围,以及运动员顽强拼搏精神和获奖的生动场面历历在目,先生因势利导让学生写《运动场上见闻》,由于素材充足加上有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些作文简直是一幅壮丽的诗篇,特色甚多。
3、当好班主任为国育精英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纽带,是学校领导的助手,他承担着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学校组织纪律,培养友爱勤奋好学的校风责任。
先生执教做班主任工作30余年,历经了教育战线上风雨沧桑,他做班主任工作很有特色。先生一贯认为“师道尊严是教育的魂”,怎样才能有“师道尊严”呢?首先教师要树立起为人之师的形象,教师的行为举止端庄,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一套教育学生的方法,批评学生要把握尺度,要精准指出受业学生错误之处,使学生诚服,不挖苦,不讽刺,要鼓励学生使之成为他们上进的动力。先生在做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着眼大处,小事着手,比如打扫卫生这件事常抓不懈,注意经常保持窗明地净,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效应;班级纪律从心管控,不高声喧哗,不打架斗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用礼貌文明语言对话;与优等生加压,给差等生减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堡垒作用。先生注意“主题班会”的效应,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他都精心策划,从内容、形式、出场人物达到效果等都要作出周密的部署。曾记得年在万杨村七年制学校,先生举办了一次题为《老槐树下忆苦思甜》的主题班会,邀请万杨西沟李大爷和女儿李小女讲述旧中国人民群众的悲惨遭遇,在场的黄甫公社党委书记薛文孔,副书记马清儒,主任韩效儒以及参加活动的全体师生被感染的声泪俱下,使学子受益匪浅;年在黄甫中学工作时,成功举办了《向英雄徐宏刚学习》的主题班会,受到了新店乡党委、新店地区各中小学领导、新店卫生院、新店造纸厂等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
年先生所带的初二·二班,被陕西省教委评为《学年度陕西省先进班集体》,先生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本人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4、执教四十载辉煌写春秋
年先生参与《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参赛作品《师生权利与角色分析》经专家、学者评审荣获一等奖。被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收编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一书中。
年,在全国创新教育论文征文评选活动中,其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好教活地理课》荣获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并入选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创新教育论文集》一书中。
《科技创新教育刻不容缓》论文在中华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并入选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教育发展论坛》下卷中,该论文于年被香港世畀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选用,又被北京《文苑》教育与教学杂志入编。
年,先生撰写的《班主任工作五部曲》在陕西教育专刊发表获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成为新店地区教育界有史以来首篇实现了零的突破。
5、退休志不衰余热献社会
年11月,先生光荣退休,告别了工作单位,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可爱学子和患难与共互助合作的同事同学。
太阳落山了,它把缤纷的晚霞留在天边;万花凋谢了,它把丰硕的果实留在了人间;战士受伤了,他依然奋不顾身继续战斗;先生退休了,总觉得脚步停下就是愧对人生。先生回到了万杨故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寒暑易节,岁月蹉跎,先生的思想情怀永不停滞,他积极参加家乡的扶贫帮困工作,投身于抗震救灾、大病救助、抗击疫情等社会救济活动,捐资捐物累计贰万余元。
年,先生受扶风中学邀请,在扶风初中协助学校编写《扶风初级中学章程》一部,他与同行认真学习,翻阅史料,听取各界名人、专家意见,立足与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典章相契合。经县教体局审验认为:是扶风县有史以来最完善的章程。
年,应上级领导之邀,先生与扶风县作家协会正、副主席协助扶风县人民政府编写整理有关单位《创建节能形社会》的一整套资料,新事物,新课题,时间紧,任务重,先生凭着那么一种情怀,一股干劲,攻坚克难完成了任务。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审验组评审验收,得了满分,受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年,县委县政府有关部局在万杨村委会举办“文明卫生一条街示范现场会”,先生主动协助村委会完成了这项高规格现场会的布局安排,受到了村委会的嘉奖。
先生是仁者、智者,诚信者。他把忠、孝、诚、信作为自己的左右铭,以此鞭策自己。先生的人生轨迹,不正是走出了自己对党忠诚的事业心,弘扬孝道的敬畏心,处世恭诚的包容心,信誉为上的厚德心。先生是良师,是益友,为人师表的楷模,爱岗敬业的典范。正如先生在自己“生活随笔”中写的: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砌起的,我愿作上面的砖和瓦;康庄大道是一沙一石铺成,我愿作上面的沙和石;汪洋大海是一滴一滴的水珠汇集的,我愿做里面的小小水珠。这不正彰显着先生的使命担当。正是:席间倾吐強国梦,平生谨慎主义真。有为安帮立志远,德高望重警世雄。资料来源:扶风县教体局作者简介 李治民,扶风城西双乐村人,中学退休教师。现任扶风城西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爱好文艺和写作,出版有32万字的《后乐稼庄村志》。 投稿|admin ffb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