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

探古追昔,何以中国?

三千一百多年前

古公亶父率领族人来到周原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开始修建城郭,营造都城

周原也因此被称为

“德政思想之邦、礼乐文明摇篮”

西周时期的许多重器瑰宝

像实证武王伐纣的利簋

见证青铜鼎盛时代的大盂鼎

还有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何尊

它们都讲述着周礼的发展与辉煌

本期《中国考古大会》

将沿着考古人的发现发掘之路

探秘周原遗址

共同鉴证西周的礼乐文明

周原遗址

位于今陕西省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也就是《诗经》所云的“岐下之地”

周原文物遗存极为丰富

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数万件

其中青铜器以数量多、铭文丰富而著称

因此周原遗址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原出土的青铜器

不仅造型奇特、纹饰精美

其中铸刻的记事性铭文

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关键资料

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

周统治者制礼作乐

将日常所需要的

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

赋予特殊意义

使之专门用于宴飨、朝聘等重要场合

并规定了以青铜器数量和组合形式

来划分阶层、确定等级关系

自年开始

当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联合对周原遗址展开了大规模发掘

陆续发现了大量

青铜器窖藏手工业作坊、宫室建筑基址

以及城墙等遗址

这本秦川大地上的“无字地书”

记录下了西周王朝的兴起

见证了存续千古的礼乐文明

周原遗址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本期《中国考古大会》将为我们一一呈现

20世纪70年代

一群平整土地的农民

意外发现了青铜器

闻讯赶来的考古队

找到了这个大型青铜器窖藏

他们根据村庄的名字给它命名为

“庄白一号窖藏”

在这个南北长1.95米,宽1.1米

深1.12米的窖藏坑里

共出土了件青铜器

是周原遗址迄今

出土青铜器器形种类最多、最全

也是保存最好的窖藏

这些青铜器为研究周原历史

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线索

其中“庄白一号窖藏”内出土的墙盘

又叫“史墙盘”

是探秘空间四件青铜器中

最有价值的一件

同时也是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可以说是国宝

墙盘实际上是一个水器

只有在庆典洗手的时候才能用到

它的内底部铸刻有字铭文

分为两段内容

前一段清楚概括了

从周文王开始一直到恭王

七代周王的事迹

后段讲了史墙的家事

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史的重要文献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窖藏里发现的器物是贵族等级和身份的标志

是区分尊卑长幼的标尺

青铜是金属,更是一个时代

为后世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大盂鼎同样可以看到周礼的体现

从大盂鼎的铭文我们可以看出

国家向上的气象和盛大的气势

同时也是对商朝灭亡真正原因的记述

历史文物作为承载时光的容器

成为我们追溯历史关照前路的最好见证

周原出土了一件青铜宝器

这件青铜器就是目前为止

西周初年最重要的一件青铜器

——何尊

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

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我们后来的思想观念

价值观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藏礼于器

更多的还有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

又叫“武王征商簋”

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

直接印证了周武王灭商的事实

除了不断出土的重器瑰宝

不断显现的青铜器铭文

周原遗址发掘出的基址同样向世人打开了

可以窥探三千多年前礼乐文明的窗口

年的一天

岐山县凤雏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

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和墙皮

经考古人员勘察

确认为一处先民居住遗址

三千多年前的凤雏甲、乙组基址

样貌逐渐显现

考古队员证实了

这里是一座大型的宫室建筑基址

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前后两进

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线,左右对称

四周布设完备的陶水管道系统

东西两侧厢房且以回廊相连

形成一处“前堂后室”

前后两进院落的“廊院制”建筑群

是中国早期的四合院之一

考古队员又先后发掘清理出了

凤雏三号、四号基址

其中凤雏三号基址

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是现知西周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表现出了一些西周时期大型建筑才有的特征

如较小比例的庭院、较大的建筑进深

及其更复杂梁架等

同时在庭院内还发现了立石

长方形铺石等重要遗迹

“回”字形的总体布局、横长方形的庭院

连接一体的台基等都和商代大型建筑相似

让我们对商周建筑的演进历史看得更为清楚

年至年

周原考古工作者陆续发掘出

凤雏六号到十号基址

使凤雏建筑群面貌更加清晰

逐步构建起

人们对西周时期聚落结构的深入理解

年上半年

就在凤雏基址南边一百多米处

发掘出一件国宝级文物

它就是青铜轮牙马车

经过金属考古、动物骨骼鉴定

等各方面专家

整整一年多的清理

最后证明它是

单辕、单轴、单衡、单舆的四驾马车

青铜轮牙则是它最大的亮点

它是西周王朝礼制核心的重要角色

用于重大的礼仪场合

也是马车传入中国

中华文明多元并蓄,兼容并包

吸纳外来文化的完美见证

这辆马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

西周先进的制造业技术

也让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蕴含的礼制文明

其实,小到食器的数量、车舆的装饰

大到建筑的遗存都有很多科考价值

都能够感觉到

蕴含于西周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礼制规范

《诗经·大雅》有云: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几组拟声词就生动描绘出

周人热火朝天建设新家园的情景

人声鼎沸甚至是超过了打鼓声

洋溢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那周人究竟建了一座怎样的城

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通过正在周原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领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原联合考古项目负责人宋江宁

对周原聚邑成都之路的讲述

我们能够看到

周人已经开始建设水利设施了

而且我们也能够感受到

他们依水而聚的生活状态

和依势而建的生存智慧

也直观感受到周原在西周时期的迅速发展

直到今天

周原考古人也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持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一代代考古人通过考古发掘

让湮没在厚厚黄土之下辉煌灿烂的周文明

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周原考古任重道远,周原考古来日方长

来源:CCTV-4

流程编辑:TF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