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28/7004389.html 点上方"扶风微传媒"免费订阅 扶风鹿羔馍文/李海明“岐山挂面,凤翔的酒,扶风鹿糕京里走”。这是自唐代以来关中西府一带流传的有关名特产品的民谣。扶风鹿糕是一种圆形的烙馍,又名鹿羔馍、鹿糕干粮。《扶风县志》对其有详细描述,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县,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时设湋川县,后改今名。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腴,《诗经》中记载:“周原芜芜,董荼如饴”就是对这方沃土肥美的真实写照。古老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孕育了不少名特食品。凡到过扶风的人,无不盛赞扶风鹿糕独具特色,别有风味,酥香可口的诱人之处。 扶风鹿糕的产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由重阳节的应节食品“重阳糕”演变而来。《唐六典·膳部》记载:“民间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食禄糕。”这里的“上置小鹿”就是在糕面上缀饰有鹿的图案。鹿羔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当年武则天来法门寺拜佛,路经扶风县城时,看到有卖鹿羔馍的,当时不叫鹿羔馍,叫“柱丁石馍”,因为这馍的外型很象鼓形的柱丁石,中间还有一个凹坑,武则天吃了这馍,觉得很好吃,她见到卖馍的旁边还有一个刻图章的,就顺手捡了个鹿羔的图案,印在馍的凹坑里,并给这馍取名“鹿羔馍”。从此,鹿羔馍就代代相传,一直传承。唐时建都长安,由于扶风鹿糕是一种远近闻名的食品,进京办事皆带糕,作为旅途食品,或馈赠京城亲朋好友,便流传下“扶风鹿糕京里走”的美言。 扶风鹿糕的制作,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先合水发酵,后搅拌揉搓,调得十分干硬,再加香油或猪板油、白糖、鸡蛋及五香调料等配制而成,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大火后小火慢慢烘烤即成。有咸、甜两种。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色泽白亮,脆酥香醇,美味香甜可口,煮不散烂,久贮不霉变。因而,凡外地来扶风之人,除一饱口福之后,走时总要带上一些,作为旅途美食干粮,或带回家中以作珍品,供家人亲朋品尝。扶风本地人,四时八节走亲会友,也总要带“鹿羔馍”,作为上等礼品以表敬意。 (作者扶风县天度镇鲁马村人)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