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十载,成功元宝枫 一一记扶风县宝枫园林公司创始人王新绪 文/郑光前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女士,年10月20日参观了扶风县宝枫园林公司写下《爱上元宝枫》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并题字:“风雨三十载,父子两代情,中国宝枫油,福泽天下人。”题字高度概括了宝枫园林公司的创业历程及福泽人民的成绩。 地处古周原大地,扶风县杏林镇的宝枫园林公司,是年由当时太白乡长命寺村西王组的生产组长王新绪以培育元宝枫树苗开始创办的,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从育苗栽树发展成为一个集育苗、绿化、生产元宝枫种子,进行深加工、提炼枫叶保健茶、枫籽高端宝枫油,酱油、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为主的元宝枫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一个科研、教学、实习基地等综合性公司,公司资产过亿元。公司元宝枫苗木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苗木基地、扶风县元宝枫试验示范基地、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元宝枫研究中心、中国元宝枫木本粮油示范基地。宝枫子公司生产的“枫友”牌元宝枫油荣获年杨陵农高会“后稷”奖。公司发挥了扶贫帮困、示范引领作用,前后为本地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树苗十万余株,示范带领户困难户发展种植元宝枫亩。带动周边2O多个乡镇,吸纳8O多名贫困户劳力在公司打工就业,公司每年向当地农村剩余劳力支付劳务费万元以上。公司发展壮大,成绩斐然,老王功不可没。 王新绪其人 我们是在宝枫园林公司大院见到了公司创始人王新绪,他开着农用三轮车风驰电掣般进了院子。老王今年77岁,给人的初步印象: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个子不高,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膛,折射着生活的沧桑,额头上深深的纹路,记载着岁月的年轮;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透射着睿智、坚毅;他步快如风,快人快语;说话声音宏亮,思路敏捷,句句掷地有声。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人,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照常还在田间劳作、指导大学生实践,照常开着三轮蹦蹦车运送树苗、来往奔波,照常去贵州、外县指导栽树育苗、爬山下坡行动敏捷,稳健快速,让青年人都汗颜。老王说:“我没上多少学,自己学习提高,可以看报读书。他把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背得一字不差。他说最喜欢: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听村上人对老王的评价:老王是个善于动脑子的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有种“冒险精神”,是认准一条道走到黑,九头牛都拉不回的人。 我们在会议室里,品着公司枫叶保健茶和老王如拉家常般交谈起来,说起创业史,老王的话匣子打开了,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一篇报导成就了一个大产业 年,坚持看书读报的王新绪从《陕西农民报》(原《陕西农村报》上看到了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林学院院长)王性炎教授关于研究培育元宝枫树木可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文章,引起了这位年近半百农民的极大兴趣。他从文章中对元宝枫有了初步了解,元宝枫树属于槭树科,落叶乔木,一般高8~10m,树姿优美,树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子又变成黄色或红色,是著名的秋季观赏红叶的树种,如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八达岭红叶。枫树是城市街道绿化,单位、园林景观的优良树木。而且元宝枫全树是宝,因翅果形状像中国古代的“金锭元宝”而得名,是我国特有树种。元宝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病虫害较少,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吸咐粉尘的能力较强,生长缓慢,寿命较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木质硬,是优质的建筑、家具、雕刻、细木工用材;树皮纤维可造纸及代用棉;树籽是优质食用油新资源,优质蛋白后新资源,广布于全国各地,发展前景广阔,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看了这篇报导,王新绪思想上萌发了种植元宝枫的想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元宝枫,他揣着报纸来到杨凌,敲开了王教授办公室的门。两人亲切交流,促膝谈心,王教授被眼前这位朴实农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所打动,更被老王的执着信念和精神而感动。爽快答应做老王的技术指导,帮助老王种植元宝枫。不久,王教授带着种子,亲自上门找到老王,指导老王发展元宝枫,开始了友好合作,这一合作就是三十余年。种植元宝枫的技术问题,老王及时反馈给王教授,得到教授的帮助和指导,共同的目标,相同的志向把教授与农民两个不同层次的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了朋友、知已、亲人。王教授被聘为公司专家团队的带头人,一直坚持在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他把公司的苗木基地确定为学校的专业实习基地,学生的实习研究都是在公司苗木基地完成。 王性炎教授一生致力于元宝枫的开发研究,从事研发四十余年,对元宝枫研究深入透彻,讲起元宝枫如数家珍,很有建树,是研究元宝枫的专家、权威。老王说:“王教授研发元宝枫四十年,我和儿子两代人种植元宝枫三十载,三十年就为干好一件事,做成元宝枫产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完美,才会春华秋实。如今元宝枫形成了一个大产业,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我所付出的一切一一值。要衷心感谢王性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对发展元宝枫产业的支持和帮助。” 创业的风风雨雨 老王说:“89年看到报纸,心里很激动,过了多年穷日子,多么渴望过上富裕日子,既然有这么适合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何不放手博一把,在大学见到王教授,培感亲切,他像给学生上课一样,把元宝枫讲了个透彻,让我茅塞顿开,眼前一亮,他愿意长期亲自到地头做技术指导,让我兴奋不己。当时的心情无法表达。只有一个想法:干。” 老王把自家的8亩责任地,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全部育了元宝枫树苗,开始了种植元宝枫的创业之举。 老王是认真踏实的人,信心满满的要大干一番,后来他又承包了村上土地12亩,自筹资金,购买种子,一次性把几十亩地全育了元宝枫树苗,建起了自已的苗木基地,形成了一定规模。村子有些人看笑话,讥笑他,说什么:看老王这架式,真想在土旮旯里刨出个“金娃娃呢。” 育苗长树需要时间较长,从树苗出土到长成一米高左右的树苗,需要2~3年时间,老王把心事全用在苗圃田里,浇水、拔草、施肥、防虫打药、精心细致,老伴埋怨他,说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没这样精细过。 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一个个困难接踵而来,有时让老王一筹莫展。老王将地全部育了树苗,没留种粮地,几年间没有收获粮食,一家几口把家中存粮吃完了,结果守着土地断了粮,种树苗不断投资,开始几年幼苗不能出售,只有投资,种植树苗六年时间没有经济收入,家里经济拮据,借了不少外债,老伴生了气,孩子们有意见,老王思想压力很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老王始终树立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 熬过艰难六、七年后,几十亩的树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老王看到了希望,然而在九十年代,城市绿化树木还未大面积更新,景观树,园林绿化需用树苗很有限,树苗长在地里,出售比较困难,投资仍无法收回,老王亲自跑市场,很是艰辛,到本地、去外省联系相关林业局、绿化站、公园景点,做义务宣传员,推销元宝枫树苗。老王吃尽了苦头,坐火车、乘汽车,走南闯北,马不停蹄奔波各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市场终于打开了,需求树木的订单不断增多,春季植树季节,大量树木(苗)发往各地,一度地头车来车往,甚至汽车在地头等待配发树苗。能卖的树苗出售了,老王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辛劳有了收获他沉侵在喜悦中,老王又遇到更为头疼的问题。年树苗卖出约七、八十万元,资金收回大部分,但有几个单位购买的苗木款,约三十余万元,迟迟没有回应,甘肃一位公司欠款8万元,老王亲自去单位几次,这家单位领导总摆困难,还说:树栽了,绿化工程做好了,上级款不到位,再等等吧,一推就是两三年。多次讨要无果,这让家里炸了锅,一家人把矛头指向了老王,他心碎了,多年汗水白流了。老王彻夜难眠,心里盘算着,如何把这些欠款要回来?一次他想了个绝招,带上老伴,千里迢迢到了甘肃,找到这家单位领导,领导仍然不答应付款。他说:“你们有困难,我理解。我现在有困难了,我老两口不走了,打地铺住在你们办公室,老伴有病,你们先给治病吧。”这一招那位领导慌了手脚,立即叫来财务人员付了现金1万元。安慰老王,你们先回去吧,欠款随后转帐给你公司。但后来,几万元的欠款始终没能讨回,成了呆帐。至今家里人提起这事很有怨气,老王安慰家人:我们为社会服了务,为城市搞了绿化,也是贡献。 风雨过后见彩虹,老王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元宝枫的种植,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父子同心黄土变金 二十一世纪伊始,老王的儿子王高红毕业回村,参与了老王公司的管理工作。不久老王让贤,把公司的接力棒递交给年轻有为的王高红,继续元宝枫事业,希望把元宝枫事业做的更大更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新任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高红眼光远大,站的高、看的远,在父亲打拼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大刀阔斧,对公司进行一系列大胆改革,使公司稳步前进,飞速发展。王新绪的事业是基础事业,从育苗种树起步,元宝枫树木大规模种植,让树长起来,而王高红的事业则是进行元宝枫产品的深加工,让元宝枫变成金元宝,开发更好的产品,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王高红运用科学的管理,聘请了近20名的大学教授、农林专家,科研人员组建了公司专家团队,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在全省各地建了几千亩的苗木基地,带动各地发展,公司已有员工余人。宝枫园林公司荣誉三秦,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高红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称号。 有人说:王新绪功就名成,上了年纪已经儿孙满堂,该享受天伦之乐了,还不歇息,仍在辛苦,带领大学的实习生,在他负责的亩苗木基地里做“地头专家”、“田间教授。”老王说了一段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些议论,“我就是一个农民,在脚下的土地里刨了一辈子,养成了劳动的好习惯,炼成了一个好身板,虽然77岁了,就是闲不住,参加劳动,我吃的香、睡的好。身体好,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点应有的贡献。” 朴实的农民,朴实的话语,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筒介:郑光前,渭滨区人,退休教师,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宝鸡书会理事;宝鸡市教育学会会员、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学会会员、金台区作协会员;《作家地带》、《炎黄文学》签约作家。用笔书写生活,用心感悟人生。 宝枫园林采风作品系列链接 扶风作家采风元宝枫基地 张抗抗:爱上元宝枫 白彩茹:元宝枫情思 老猫的摄影作品 刘晓红的摄影作品 扶风作协采风陕西宝枫园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枫叶红了,日子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