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新唐书》中洛阳窦氏三祖房(即长安、平陵、平阳、庆阳、奉先窦氏家族)乃开明帝王唐太宗与鼎盛帝王唐玄宗的舅族。在诸多窦氏人物的历史命运沉浮中,揭示出一个强大王朝由诞生到鼎盛其间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画面及与窦氏家族十五次姻亲关系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第六章龙腾庆阳

八、窦帅传奇

窦源(—?)又名逢雨,是窦义节的二十一世孙,窦氏一百零三世,他的上十八世祖是窦文举与庆阳郡主;他的上六世祖窦阳曾任凤翔节度使,宋金议和,弃官落居金陵,在珠丝大街经营了江浙最大的珠宝商号;曾祖父窦本南宋孝宗戊申()科进士,曾任岐山县令,在凤翔城联金抗蒙时达八载,金哀宗正大七年(),蒙古兵破凤翔城,掠取窦氏资财无数,屠城数日,伤亡四万余人,其中庆阳窦氏甚多。窦本与金朝守城将士壮烈殉国,窦源的大祖父窦智武、祖父窦智文时在大理经商,免于蒙难。

逢雨出生喜得祖财

窦源的父祖时代,窦氏因凤翔家财被掠,遂缩小了经营范围,以茶叶与马匹经营为主,茶叶主要是经营云南普洱茶,当时窦氏与大理八府俱有贸易关系。忽必烈至元五年(),窦智文的长子窦济笃(—?)在大理正待北运的茶叶被元兵无理扣押,他让家仆将身怀有孕的妻子先送归故里,然后再与元兵交涉。

大理距庆阳路途遥远,送窦夫人的车马夜宿晓行大半月,才到陕西地面。一日天将临黑,风雨交加,窦夫人路途颠簸,将要临产,遂进一古庙。家仆在庙旁一院落讨水,庄主老俩口听说有产妇,急忙唤入家中,当晚产一男婴。

窦夫人感谢庄主救急之恩,请他认婴儿为义子。窦夫人说:“我儿逢雨而生,就叫他窦逢雨吧!庄主可愿认逢雨为义子?”

老庄主说:“窦逢雨……东风雨……,本地干旱数月,此子逢雨而生,真是贵子!窦逢雨才是真庄主,我还要感谢窦逢雨呢!”

这庄主姓张,老俩口年过半百无子,贫困交加,住在财神庙靠乞讨度日。自从元兵血洗凤翔城,这一带荒无人烟,成为元兵的屯田区。当年窦善人(窦文举曾孙窦泽世)修建的这座财神庙也香烟萧条,唯有这老两口早晚焚香磕头如故。一日夜间,张老头忽然梦见财神托梦,说他命中无子无财,城外马坊有窦逢雨的钱财,你可先用,等候主人日后来取。张老头惊醒,原是一梦,他反复回忆着那梦中的名字,依然模糊不清,吹东风就下雨,所以记下了“东风雨”这个名字。

这马坊距财神庙不过百步,当年窦家在凤翔城的钱财无数,元兵破城,用车辆拉了多日,又把窦家所有宅邸全部拆毁,掘地三尺。惟留下这城外的马坊,是窦家当年货运车辆的驿站。这马坊的大小相当于一个村落,传说每到夜晚就闹鬼,里面有群熙熙攘攘的杂噪声,因此无人敢住这些闲置的房屋。这张老头住在里面后,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待主人来临。窦夫人要老俩口认窦逢雨为义子,他们激动万分,半生积德行善,老来喜得义子。

鸡毛传贴反元抗暴

元朝廷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把中国人分成四等:一等蒙古人为贵族;二等色目人是回族、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三等是汉人,四等是南人即江南汉人。蒙古族为统治阶级,色目人协助蒙古族统治汉人。元朝廷实行种族歧视,在西部对汉人实行入户统治,剥夺了汉人的新婚初夜权,这是对中华文明传统道德的侮辱。这些史实虽未见史书记载,在西部与中原传了一代又一代人,绝非谎言。

窦源幼从名师,聪明好学。喜文史,关心时政。跟家族商队镖师学得几路招数。随父窦济笃常往江南扬州、泰州、西蜀大理等地窦氏商号打理生意。他看到元朝廷对汉人的入户统治,认为是中华文明古国礼仪道德的沦丧,是元朝统治阶级对汉人人格的侵犯侮辱。

元文宗天历元年(),洪涝蝗旱频起,扬州路崇明州海门县发生海溢;汴梁路黄河决口,下游百姓流离失所;巩昌府通漕县山崩;碉门、凤翔、兴元、成都发生地震;南阳、济宁、济南等八路发生蝗灾;陕甘、河南连年大旱。中华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元朝廷统治集团,忙于争夺皇权,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天历二年()春,窦源把窦氏所有粮食、资财发给灾民。他在陕西三水县(一说在长安)以宋安西大元帅的名义,让灾民秘密转送鸡毛传帖,定于中秋节晚上统一行动,驱赶元鞑子。

当天正是元文宗毒死明宗,在上都(今北京市北)宣布重新登基之日,窦源发动了地域广阔的反元暴动,一夜之间解决了元鞑子对汉人入户统治的羞辱,极大地动摇了元朝廷对中原与西部地区的统治。窦源的暴动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虽然未能持久地进行下去,然而西部汉人被蒙古族入户统治的屈辱历史却从此画上了永久地句号。

同年十月,窦源携长子窦祯(赫扬)与骨干人员到达云南洱海,利用窦氏与白族段氏及瑶王、苗王、彝王经济贸易上的悠久关系,在姚安策动云南少数民族反抗元朝廷的暴政。至顺元年()正月,笞失不花、秃坚等少数民族首领发动了驱赶元鞑子暴动。云南的少数民族暴动波及到整个大西南。元朝廷太史令说,未来的天子在西南方向。窦源先后策动西北、西南驱赶元鞑子暴动,引起元朝廷的极大不安。

至顺二年()正月,窦源到达广西,策动广西瑶族、苗族、壮族暴动。在此期间,他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大圆寺秋江长老成为至交,一起谈古论今,分析元朝廷将尽的气数与垂死的挣扎。

同年六月,元文宗把他放逐到高丽的侄子妥欢贴睦尔又移居静江。当初元文宗为了夺取兄长元明宗的皇位,用药酒将其毒死,登上帝位,捏造谎言,说妥欢贴睦尔非皇家骨肉,把他流放在高丽的一个海岛,又从东北边陲移至西南边陲,可怜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饱受万里徒步流徙之苦。妥欢贴睦尔在刑部侍郎哈刺八失的监视下生活。同是天涯沦落人,窦源嘱咐秋江长老多关照这个落难的皇子。妥欢贴睦尔跟随秋江长老学文识字,接受文化教育,也早早知道了窦源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知道了元朝廷的种族歧视是对中华民族文明道德的践踏。至顺三年()八月,命运把妥欢贴睦尔推上了元朝末代皇帝的位子。窦源接受了元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安抚。

马踩龙脉窦氏遭劫

窦源赶鞑子后,西部汉人中盛传窦元帅是真龙太子,这种传说大约是人们普遍不满异族的统治。元朝廷司天官称说紫微星在西南方向出现,当时窦源正在云南策动少数民族暴动,加之民间的传说,元文宗诏令燕铁木尔围剿陕甘、河南、山东窦族。元朝廷陕甘守将只尔哈郎首先从陕甘交界的三水县开刀,庆阳家族仅留窦源近支(因早有防备)。窦氏族人为了活命,逃亡改姓者居多。陕甘一带多改为杜(窦杜谐音)姓、胡(随便姓先留命)姓,河南、山东多改为刘姓(留命)。

元兵将领只尔哈郎将逃往伞盖山(子午岭五亭子)的窦氏族人,在押解途中全部杀死在罗山府南山头,后人称此地叫杀人坡头,此地数百年寸草不生。至顺元年()六月,窦源弟窦汜六岁儿子躲在麦垛中,被只尔哈郎抓获杀害,将他的头挂在观音庙东六里的大树上,称其斩杀了窦氏未来的帝王。后人称此地叫献头(今宁县盘克镇之岘头)。

穷凶恶极的只尔哈郎,屠杀了大量的窦氏族人,还放火烧了观音庙的窦氏祠堂。同时屠杀了长安县窦龙陵周围的全部窦姓,派元兵破毁窦龙陵,据传说元兵白天挖,晚上即合拢。后来元兵白天黑夜不停挖,从墓中挖出一根碗口粗近百米长的芦根,用刀斩断,血流不止。元兵马队在挖出芦根的地方来回奔跑三天三夜,叫马踩龙脉。据说这芦根再有丈余就延伸到灵沼河了,芦根若延伸至灵沼河犹如龙归大海,窦源的天下就坐定了。当地人说,自从元兵马踩龙脉,窦家再没有出过大官。当年马队踩过的地方非常坚硬,前些年农田基本建设推土机都推不动。关于芦根流血的传说似乎不足为信,但是肯定了元兵破毁窦龙陵的史实。

大明祭帅窦氏显贵

根据云南昆明窦族的记载,现对窦源后半生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如下分析: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亲政后,撤除元文宗的帝王封号,既是报杀父之仇,也是为遭受屠杀的窦氏亡魂雪恨。他启用儒士,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庙。显示出他对蒙古族入户欺凌汉人的悔恨。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元朝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相比的,这大约是因为他童年时代曾受到窦源与秋江长老的影响。

窦源反元,是反元朝的暴政,是反元朝的种族歧视,是反汉人新婚初夜权的被剥夺,是反蒙古统治阶级对中华民族道德礼仪的践踏,是反窦氏凤翔万人被屠杀,他反元是家族仇、民族恨。窦源是否仕元?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他反元,仕元都不矛盾。他反元是出自民族正义;他仕元,是因为他与元顺帝乃忘年交,甚至被元顺帝尊为帝师,元顺帝已为窦氏雪恨,授他“万户”之职,又请他出任安西都护即陕甘总督,是知道他在西部的影响。窦源已经看透元朝廷气数已尽、大厦将倾,竟不事元,命其长子窦祯隐居合肥盱眙之黑恬乡。

《扶风传世录》末尾有:顺帝至正二年()壬午万户窦源从军归,至正二年()是元顺帝真正亲政的第二年,窦源离开“万户”岗位,解甲归田,这就是说窦源曾经接受了元顺帝的任命,他即是支持过元顺帝“更化”朝政,这与他反元暴动的目的是一致的,谁当皇帝都应该给老百姓一条活路。

窦源的反元暴动早于韩山童的河工暴动二十二年,至正十五年(),窦源的儿孙跟随朱元璋护驾战鄱阳,征察罕,拔采石,签大都督府事,延于诸子十人,各分符以定四方,攻闽广,击秦陇,死难者三,定鼎应封者七,省阁有七雄冠世之赠。上以小疑释其大柄,子孙各除授山西潞安(疑为云南潞西)、云南景东、陆良,三卫指挥使;贵阳、曲靖二千户;临安、板桥二百户,俱为世禄。

韩山童在发动河工暴动时发布文稿称“重开大宋之天”,自称为宋徽宗八世孙。朱元璋称帝前的副元帅、大都督、吴王也曾打着韩林儿宋政权的旗子。窦源以宋“安西大元帅”的旗号发动反元暴动,是顺应人们正统的民族思想。

他的儿子窦祯被朱元璋授为大都督府签事,是朱元璋网罗天下豪杰为左右手的雄才大略。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分封窦祯的七个儿子于云南诸卫,这与窦源及其祖上在云南与少数民族的交往是分不开的。这时候窦祯大约已经去世,被追封为“都元帅”,诰封他的妻子为一品夫人。

窦源的卒年不详,如果说在洪武元年()之前,那时还是元朝廷的天下,庆阳窦族人外出躲难不得而归,他晚年归根于平陵有很大的可能性。朱元璋在追封他的子孙后,于洪武二十四年()命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在平陵窦家坟祭拜了民族英雄安西大元帅窦源之墓,诏令朝廷官员路经窦家坟,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窦元帅的崇敬。

传世遗书文化瑰宝

《扶风传世录》是窦氏家族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是窦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全文四千余字,编者简述了从窦氏起源至元世祖时代的窦氏各代名人及其政绩,填补了其他诸多资料的空白,为家族留下不朽之作。作者编纂此文的时间大约是元顺帝至顺年间至至正二年(),即作者四十六至五十六岁之间。从文章涉及的史料可以看出,他参阅了《元和姓纂》、《史记》、《汉书》等史书,同时还有史书之外的史料,有些应当出自平陵窦家坟的窦氏碑林,作者在文化信息极为落后的封建时代,要搜集这些资料,必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这其间作者一定克服了交通等方面的困难,往返于云南至扶风(指今咸阳兴平)之间。作者以《扶风传世录》为命题,一是肯定了天下窦氏出扶风,即扶风为窦氏第一郡望,二是要传给他的后人,这大约是窦祯隐居合肥盱眙前,父亲留给他的传世之作,叫他不要忘记祖根在陕甘。

长安一带民间上演的《赶鞑子》秦腔戏曲中窦志赫、高覆、高飞、贾俭四将领,在民间甚有影响。窦源组织的反元暴动,必然是陕甘汉人的联合行动,窦祯当年二十二岁,他的乳名叫“赫扬”,窦志赫的原型应当是他无疑。这些史实并非巧合,而是有其必然的历史依据。

《扶风传世录》虽有不足之处,或许是传抄之误,但瑕不掩瑜,仍然不失为窦氏家族宝贵文化遗产。今人编著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把当代窦氏的分布写错了百分之九十五,更何况历史上保留下的家族资料难免有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无须百般挑剔,吹毛求疵。研究家族史在于传承家族文化,传承先祖热爱祖国,热爱家族的精神,以启迪后人奋发向上为家族争光,这即是当代人研究家族文化的真正目的。作者何以对他人诽谤《扶风传世录》耿耿于怀,不单因为作者是窦源二叔父窦济策的十七世孙,更重要的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窦源的长子窦祯的后人繁衍于云南、贵州各地,其族甚为昌盛,至今最多的是窦祯二十二、二十三世孙;窦源次子窦祺繁衍在甘肃宁县盘克、华亭一带,三子窦春的后人繁衍在宁县良平、早胜一带,他们的后裔多为窦源的二十一、二十二世孙。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窦彦礼,年生,甘肃宁县观音庙人,庆阳市副处级退休干部,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刊授学院。执着于文史研究,年提前退休寓居西安,先后在全国30个省市数百家图书馆,翻阅地方文献资料数千部,迂回往返30万里考察了全国各地重点区域的旧新石器文化遗址。出版了《大唐姻亲》《大汉雪耻》《上古庆阳》等文史书籍余万字。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科学,立足于田野调查,排列出了泾渭流域百万年以来的人类进化链,较为科学地把黄河中上游旧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融合于考古学基础上的三皇五帝传说历史,把华夏文明源头的起始历史由传统概念上的年推进到1万年,并与泾渭流域人类进化历史的旧石器文化试行对接。其《丝路先声》一书,以年前月氏古道丝路文化发展脉络与黄土高原腹地的古老图腾演变、文化遗址、民俗传承、地名记忆、文字破解、方言发音、民间传说与自然生态变迁等科学研究数据及《山海经》的记述,解读地下出土文物,“究庆阳之名,通古今之变,解图腾文化,成一家之言”。改变传统史学观念,成为以图腾文化解读中华上古历史的独立文化学者,将千古流传的神话人物,还原为华夏人祖。

作者简介:

窦伟坦(—),山东临朐县人,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学位,供职于长庆油田。喜好古文与文史研究,热心窦氏家族文化,聘为中华窦氏长安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院总编审、《窦氏史话》编委会主任。先后与窦彦礼合作编写了《大汉雪耻》、《大唐姻亲》长篇史话,支持创办了《窦氏春秋》杂志。

往期精彩回顾

《大唐姻亲》二:豪族联姻 三、离奇天帝

四、雀屏招亲 五、蛰伏庆州六、晋阳起兵

七、三战宁州八、平阳公主 九、天师预言

第二章/一、窦惠教子二、夏王重民三、甥舅渊源   

四、窦氏门婿五、窦门外甥六、高祖二相

七、国舅叛隋八、义救皇亲九、窦氏皇后

第三章/一、血溅亲情二、五朝后妃三、放荡公主

四、庆州都督五、窦氏驸马六、深宫孽情 

七、宁州刺史八、悲情帝后

第四章/一、巾帼领袖二、女王春梦三、才女宰相

四、皇女弑父五、太平干政六、请君入瓮

八、怀贞宰相九、公主出家

第五章/一、太子风云二、庆阳窦氏三、陪葬昭陵

四、外务大臣五、庆王李琮六、大唐盛族

七、贵妃误国八、恭应皇后

第六章/一、皇亲国戚二、君临彭原三、天子降香

四、朝君大典五、大唐义商六、庆阳郡主

《大唐姻亲》第六章:龙腾庆阳/七、太祖借银

大唐姻亲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殿的危害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