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扶风观众心目中李淑芳的唱腔

文/冯西民

  委婉:比较贴切的比喻犹如黄鹂歌唱。第一次听肖若兰在《三滴血》中,李晚春《兄弟窗前把书念》,那种甜美温婉的声音就是黄鹂在绿叶丛中悠然地歌唱。自然界这种优美的声音以女性的歌喉妙曼韵出,缕缕渗进人的全身,特别是“天伦之乐乐无边”一句,轻柔抚摸听者的每根神经,醉了晕了。突然有许多的美好想象:春入鸟能言,风来花自舞,原来是这样如诗如画的具象!仿佛整个春天全然凝聚在演唱者的歌喉里。又好似热恋人的低语,卿卿我我,世间所有的爱意自音符中飘然逸出。

  古时传说中的公冶长解得鸟语,那么他一定听得懂黄鹂在传递柔情蜜意的情感了。要不,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定是黄鹂委婉的声音迷醉了诗人,方得此佳句。这就叫温婉。

  还有一种叫胡芦丝的乐器,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那声音听起来就是扶风人说的“酥”。圆润舒缓。李淑芳的唱腔就是一个酥字。曲里里拐弯弯(倚音),你刚陶醉,她又变化,又醉,又变化,听众一醉方休,最后痴了,呆了,瓜了。听众竟然变成她唱腔中的一个个音符了。叫互动似不确切,叫溶入才对。

  笛子有梆笛与曲笛之分,梆笛高亢激越,宜于表现北方风情中欢快热烈的情绪,豪放粗犷。而曲笛则表现南方水国泽乡的多情、妩媚和婉约的情愫。细腻、缠绵。而李淑芳的演唱犹如曲笛在悠然演奏,清丽、甜蜜。

  越剧以缠绵见长,南方人爱听;秦腔以慷慨高亢为优,西北五省人听得痴狂。而李淑芳的唱腔既亮丽又缠绵,全国人爱听,可见其艺术表演的天才卓绝。去年我在浙江省的九峯山公园听浙人唱越剧。我用手机放了李淑芳的《藏舟》,一时许多南方人围拢过来聆听。听完用手擦擦嘴边的涎水问道:“谁唱的?什么腔?”我骄傲地说:秦腔。李淑芳唱的。真真折服了浙

  阴柔:男性以阳刚为美,女性以阴柔为佳。《藏舟》中田玉川同情胡凤莲的遭遇,也喜欢她的阴柔。李淑芳惟妙惟肖的表现了渔女的气质风貌。谯楼上一段中,她如泣如诉的演唱有几个字太经典。例如:耳、难、安、男、孤、无。让人听着就似乎看到一位十七八岁的渔女,孤苦伶仃,面对着亡父血淋淋的尸体,无援无靠,半夜三更梦惊江心,悲楚哽咽。因为要保护逃亡的田玉川,又不敢放声痛哭,但由不得不哭,那就哽咽。而渔女这种哽咽的声音让李淑芳用她天生带鼻音的嗓子唱了出来,听来既是哭诉又是哀凄,台上台下,悲情溶为一体。这就是李淑芳的表演魅力!特别是“上无兄下无妹又无亲眷”,三个“无”字,用地道的关中方言道出,简直是千古绝唱,没能出其右者!

  亲切:《河湾洗衣》,田赛花哭奠亡母的伤心,声泪俱下。关中人安葬亲人有一个祭奠仪式叫“烧纸”。烧纸一般放在傍晚。亲友都聚齐了,四乡八里的民众都从地里回来了。这时乐师中的唢呐把式出场了。他鼓起双腮,吹起了伤感的《祭灵》秦腔曲牌。这曲儿悲切哀伤,儿女们思念父母的情怀合拍了曲儿的情调,更加悲痛。男人哭声撼天动地,女人则气死气活,痛不欲生。观看烧纸的人们围在灵堂周围察看,真哭假嚎,一目了然。特别是女儿哭母亲,气咽声哽。旁边的女人们会联想到自身的境况:她的母亲或她本人万一亡故,自己的女儿恐怕就这般伤心吧。于是她们与灵前的孝子们共同哭啼,唏嘘不已,眼肿得像个红桃子。这种凄楚美是乡下人最高的一种亲情离别的享受。有些没女儿的人家还请来唱哭音戏的女哭手来哭灵。她们哭得倒也天昏地暗,入得情味。乡下人在那种场合汪汤汪水的哭上一回,抑郁得到释放,就轻松多日子。

  李淑芳的戏只所以为大众喜爱,就是她唱得亲切,字的咬合恰如其分,沁人肺腑。同样的《三娘教子》,她唱得舒缓有致,情真意绵,委婉恳切。教导儿子的同时糅合了更多的慈爱。不急不躁,不大声野气,不硬挣着唱。没有让孩子感觉恐惧,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家法举起打不下去。那种母性的仁慈,再顽劣的孩子也看得懂母亲疼爱的眼神,不由得跪倒在娘亲的膝下。

  女人以温柔为美。《三回头》中李淑芳一句声泪俱下的唱词“此时倒叫我于心不忍”,唱得荡气回肠。看似指责许郎,以离婚自尽吓唬他。但夫妻之间的恩爱、柔情溢满声腔眉宇。既是劝,又是爱。那一声九曲河湾,任何一位男人也禁不住这爱的呼唤,羞愧,后悔,负疚,一切的自责幡然涌现。李淑芳把夫妻的恩爱唱了出来了。在戏台上,又似乎在现实生活里,她是演员?是许郎的妻子?分明是现实的人嘛!

  筋道:李淑芳的戏以委婉见长,细嚼起来如扶风名吃面皮儿中的面筋,越嚼有有味,且有筋力。她的《于无声处》唱得柔中有刚。“我吃刀咽剑心里埋”,对于丧尽天良的何是非的愤怒用浓重的鼻音唱了出来,表现了一位一贯温顺的女性在忍无可忍时爆发的激情如雨中的大溪荡漾汹涌,使观众不由得心潮澎湃,悦耳耐听。《山乡御妹》表现了一位民间美女对皇权的蔑视,对姐姐的同情,对肖郎的恩爱,儿女的疼爱,乡间清淡生活的留恋。唱得沁人心脾。对皇帝挽留的拒绝并非以死相抗,而是委婉陈述。合于情合于义合于理。剧词中对于亡夫姜郎的思念,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唱得凄美清丽。这戏只有李淑芳能唱好。文如其人,她的性格,她的淡静,适宜于唱这种生离死别的剧目。假如性躁的人唱,给人的感觉好似泼妇骂街,毫无美感。

  淡雅:李淑芳的声腔淡雅,听众公认。扮相亦淡,淡到着妆白衣的朴实美。《藏舟》、《数罗汉》、《河湾洗衣》只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就是她的白衣素颜酷似南海观音。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怀,信众也罢无信仰者也罢,看见她那慈祥的容颜油然而生爱意,她是爱的化身,中国的维纳斯。

  白色包含光谱的色光和颜色。明度最高,无色相。可以将红、蓝、绿三原色(不是颜料中的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得到白光。即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无色彩倾向。李淑芳的白装符合她的性格为人:公正,纯洁,端庄,正直,诚实,合群。犹如白色不会污染其它颜色,但有可能被黑、蓝、红、橙等色喧宾夺主。可以断定,她绝非是一位说三道四的人。演《藏舟》除肖若兰外非她莫属!

  以上是对李淑芳艺术成就的评价,并且以一位普通观众的审美观去评价的。那么我是怎么知道李淑芳的呢?

  年青时看秦腔电影《火焰驹》,其中肖若兰扮演李彦荣的妻,她唱:“劝婆婆忍耐莫伤惨”一段,缠绵、婉约,耳目为之一新,使我知道秦腔不光是慷慨激昂,后来看了《三滴血》中李晚春“兄弟窗前把书念”,才知道人间还有如此动听的秦腔演唱。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那是西安易俗社的肖若兰。

  过了文革,有了电视,我的在县城工作的表哥单位有黑白电视,看到了肖若兰的《藏舟》,回味无穷。从此萌生了一个强烈愿望:今生一定要去西安易俗社看肖若兰的演出。但令人震惊的是这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于年殒落了。憾恨之际,年吧,我在法门镇突然听见酷似肖若兰的唱腔在一家光盘店扩音器上播出。那里围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他们有的如痴如醉的聆听,有的则蜂涌着争购VCD磁带。我打问了一下,买到磁盘的说是李淑芳的《藏舟》。我第一次听到李淑芳的名字,第一次听到唱得与肖若兰一模一样的《藏舟》,也挤进人群买了一张,如获至宝。拿回家中在彩电上放映。我和妻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又叫来村子里的人看。农村人不会说专业的行话,都说李淑芳唱得太好听,声音像黄瓜露(黄鹂鸟),人也曼(漂亮)。后来有了MP3收音机,我去音像店下载了李淑芳部分唱腔。一有空就打开听。好似喝了汾酒,全身舒酥,心情特别畅快。

  遗憾的是我买的VCD光盘并非正版,看了一段时间就卡顿得看不成了。我曾几次去西安宝鸡买,买回来也是盗版,失望极了。

  终于有一次机会,非常偶然。大约是年农历五月份,我的九旬叔母去逝,在农村也算是喜丧。子女、孙子辈们说请西安宝鸡的秦腔名演唱戏。请谁呢?大家问我,我不假思索的说:能把易俗社的李淑芳请来最好,只怕人家是名家请不来呢。乐人班主袁宝林说:李老师不拿架子,随和的很,我给咱们联系。真的还给联系上了!戏报是我亲自用毛笔写的。几个小伙子兴冲冲的骑摩托车在周围村子里分头张贴了出去。

  那天晚上,四村八里的村民早早夹上小凳来豆会冯家北庄村看戏。我管账房,有人喊:李淑芳来了!我一听,很急速的锁上账房门去看,后边跟了一串子男人女人。大家都说: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大名人,能到咱村,一定要看看她真人的风采。李淑芳在邻居海其家。同时还请来宝鸡人民剧团的三位名演。

  农村人有个特点:尊敬名人,但不敢接近名人。有的拥挤在门口看,有的趴在玻璃窗上看。我也很惶恐,但无论如何也得零距离见到李淑芳啊,问候几句,不然跟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我分开众人,见到了李淑芳。我以为她很高傲,没想到她那么平易近人,谦虚随和。我说:久仰大名,今天可见到了你本人,还有幸跟你说上话了。她笑眯眯地说,高抬了。我还说了一些话,不外乎就是:你的戏唱得太好了,我们都是崇拜者之类。因为激动、高兴,话说得语无伦次。她笑着说:谢谢乡亲们长期的   大热天,当时的李淑芳有些发福,额头上已渗出汗来了。我急忙对大家说:李老师台上演出再看,拥挤在这里太热了。大家才一步三回头地走开了。我回头对她说:李老师,我有一个愿望,想要你一张原版磁盘。她说:我今天来时还带了两张,演出结束给你。我惊喜地说:我把钱给你。她笑微微地说:送你的,不要钱,带子在车上,唱完戏给你。

  那晚演出是乐人班的舞台,显小些。另外人太多,在北庄与南庄的巷子里,容纳不下,有些人爬上屋顶,也有骑在树杈上看的。李淑芳演出时,孝子们也停下了烧纸的叩拜仪式,纷纷跑在戏台下观看。她唱了三折戏:《藏舟》、《数罗汉》、《河湾洗衣》。农村人看戏有个特点:台上戏演不好了,台下听众就互相说着闲话,孩子们追逐嬉闹,女人们呼唤孩子回家睡觉去,乱哄哄吵嚷一片。李淑芳演唱时,台下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如醉如痴的品味她温婉的唱腔。

  农村人看戏一般不拍手,没有炒作的心态,若拍手就是情不自禁。当她演唱结束时,张着嘴的观众缓过神来,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并且高喊:再唱一折!

  那晚我犯了一个错误,李淑芳刚唱完,总管卜瑞喊我去账房取东西。为了看戏压了一大堆事务,我只顾埋头应对。竟忘了向李淑芳告别,碟带的事情也忘了。待我猛然想起时,问李淑芳在哪里?总管说:坐上车刚走。我说忘了要磁盘,就和卜瑞追了过去,眼看着小车才到南庄,恨不得变成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赶上小车。可是她的车加速了,终于消失在夜幕中了。我俩垂头丧气,互相抱怨。太遗憾:李老师可能也忘了吧。

  后来我几次想去西安易俗社拜谒李淑芳,怕有所打扰,加上忙于生计,居然未能成行。

  我还想说说李淑芳的戏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和价值。老百姓认为:唱的好是硬道理。他们心中一把尺度。比如任哲中、陈妙华、李爱琴、肖若兰、肖玉玲、李淑芳。观众很现实,根本不屑于媒体对某某演员的炒作。那种刻意的炒作往往令观众十分反感。真米实粬。能把观众醉晕的演员才是名演。世上的事,硬要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最终会露馅儿的。

  秦腔是从秦经历汉唐,到明朝集演唱、化妆、形体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后来发展成京剧,昆剧、豫剧、越剧等多种剧种。演员表演的优劣只有观众说了算。比如某产品的品牌要消费者认可,岂能是几个“专家”坐在评委席颐指气使,随意褒贬的!唱的明明不好,还冠以这奖那奖。观众的口碑就是大奖!

  再如秦腔名丑角阎振俗先生,一扬眉,一举手,一开口就惹人发笑。他那镇定自若的表演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谙熟,是幽默不是油滑。

  喇叭是铜锅是铁,观众才是公正的评委!

  李淑芳的戏已渗入观众的细胞中,大家说她唱的好才是真的好!

  衷心祝愿她的艺术生命长青!

  年5月24日于佛都

投稿

投稿请发到admin

ffbxw.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