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传播扶风文化、传递本地资讯、抒发城市情感、联络乡情乡谊。圈圈姐0

◎来源丨宝鸡新闻网 ◎记者|风帆高媛媛

周宇松,男,汉族,年3月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现任中共扶风县委书记、中共法门寺文化景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

圈圈姐注:5月25日,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主持召开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听取了县脱贫攻坚7个专项工作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金融扶贫有关事项,安排部署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周宇松强调,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要把精准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做到从严从实、精益求精。各工作组要围绕精准脱贫,制定工作方案要细要实。挂图作战要精准,在数据上墙、制度上墙的基础上,要制定每月工作计划表,落实进度上墙。二是要把“4+4”脱贫措施落地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真正做到造血扶贫、长效脱贫。要在落实4项限期脱贫措施上创新模式,按照“金融+企业+农户”、“金融+产业+农户”、“就业+农户”,全力助推各项脱贫措施尽快得到落实。三是要把“五个一批”措施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做到多措并举、合力推进。要细化方案,调整工作推进表,明确工作重点,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营造氛围,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四是要把研究解决问题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做到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在脱贫攻坚措施落实上,要防止全面兜底、养懒汉现象发生,防止工作简单化,防止在危房改造中贪大求洋,超标准建设问题。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的要实行责任追究。五是要把夯实责任贯穿串脱贫攻坚始终,做到督查有力、任务落地。要加大督查力度,对镇(街)、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以下这篇文章是近日宝鸡新闻网采访周书记的一篇报道,我们一起听听关于扶风在旅游发展上有哪些新作为、新思路?附文是去年华商网采访周书记的一篇旧文,周书记在采访中谈到了扶风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具体思路。

提起扶风旅游,人们可能会想当然地说“非法门寺莫属”,可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扶风野河山景区3天接待游客24.89万人次,是法门寺游客接待量的近5倍,这一结果让所有人感到既吃惊又意外。

  

那么,是什么让扶风旅游走出了“唯法门寺景区独大”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扶风在旅游发展上有哪些新作为、新思路?日前,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扶风,采访了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

必须走全域旅游之路

  

记者:扶风法门寺天下闻名,“世界佛都”早就扬名海内外,但是多年来,扶风旅游业却一直是法门寺“一枝独秀”,旅游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怎样才能让法门寺旅游真正成为扶风富民强县的“龙头”?

  

周宇松:扶风是世界知名的佛教圣地,境内拥有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法门寺佛文化景区被誉为“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近年来,法门寺旅游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给扶风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声誉。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是旺了人气和名气,但对经济的带动还是短板。就目前而言,只能说是引领产业,而不是支撑产业。我们的思路是旅游绝对是扶风的第一品牌,这个资源优势无可替代。因此,我们只有补足短板,把旅游产业真正做起来,才能让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全域旅游之路。

  

记者:推进全域旅游,扶风的优势在哪里?

  

周宇松:扶风有法门寺,但扶风绝不是仅有法门寺,除了法门寺,扶风还有一张国家级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名片,那就是周原文化。此外,扶风还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遗址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目前已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除了这些历史文化可以开发外,我们还有极具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可以挖掘,尤其是在关中文化和农耕文化上,我们可挖掘的素材很多。因此,扶风未来将重点打造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农业观光旅游三大板块,实现周原博物馆和北大考古基地两个旅游增长点。目前,我们的野河山景区、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渭河十里花海等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七星河廊桥,打造扶风古城,使老县城恢复古城旧貌。这些资源对一个县来说,得天独厚。但是,有资源不等于就有市场,游客到扶风来,如果只有看而没有体验,那我们的旅游资源优势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我们将在旅游体验上做文章,让游客来扶风后,充分体验扶风独有的佛文化、周礼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把扶风打造成养心、养身、养老的福地。

  

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旅游产业

  

记者:扶风发展全域旅游,这和人们传统意义上所认识的扶风是个“农业大县”不太一样,这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扶风如何定位文化旅游产业?

  

周宇松:扶风是农业大县,也是文化大县。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扶风能够向外输出的就是旅游文化。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巨大,就拿法门寺和周原文化来讲,前者是世界的,后者是中华民族的,而且,这两者都是唯一的,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因此,扶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旅游产业。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了“长远靠旅游、短期靠工业、基础在农业”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也是我们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需要。

  

记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扶风做了哪些工作?

  

周宇松:在历史文化板块方面,扶风深度挖掘佛文化、周文化、汉唐文化资源,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以文化展示、文化体验吸引游客。在县城新区实施佛文化休闲产业园、鼎盛西府文化演艺中心、大唐西府书苑等项目,与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中华民俗风情一条街等构成千亩仿古园区。实施城隍庙、大明寺、孔雀寺、龙泉寺、凤泉寺、贤山寺、杨珣墓、杨珣碑等改造和保护工程,丰富旅游产品,传承历史文化。

  

在自然生态板块方面,我们投资万元打造渭河“十里花海”生态景观带,建成万顷芦荡、千亩荷塘、樱送春风、梨花飘香等景点,形成我县南部旅游观光的又一亮点。投资1.9亿元建设七星河国家湿地,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实施投资6.5亿元的盛鹏达七星河旅游综合开发、投资3.8亿元的廊桥商贸开发项目,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实施野河山景区景点生态景观建设,今年“五一”假期,野河山景区游客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据统计,3天假期,野河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4.89万人次,门票收入34.1万元,游客人数较往年暴增30倍,景区门票收入大幅提高,有效带动了全县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

  

在乡村民俗板块方面,我们建成了扶杨生态园、光泰农牧、神亿通生态休闲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上,我们开发青铜器复仿制品、书画工艺、佛教法器等20余种旅游纪念品,开发农家醋、扶风臊子、油泼辣子、锅盔等地方风味小吃20余种,还有手工布、剪纸、皮影、脸谱等民间工艺品10余种。同时,县上还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在发展智慧旅游方面积极探索。

  

全域旅游,开创扶风新未来

  

记者:扶风旅游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未来扶风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周宇松:经过多年来的扎实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扶风现在已经具备了发展全域旅游产业的基础,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域景区化、处处皆风景。

  

当然,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还有两件大事要抓:一是大美佛汤城建设。年底,我们与陕西省地建集团签约的大美佛汤城项目,总投资80亿元。这是扶风“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是我们建设集佛教文化体验、禅茶泡汤养生、心灵净化养老、餐饮住宿文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佛文化旅游产业园龙头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个具有多个佛教国家特色的沐浴汤池,项目建成后,将重现法门寺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千人沐浴、万人朝圣的壮观图景,与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七星河旅游综合开发、美阳小镇形成功能互补,进一步延伸扶风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要素,增强旅游带动力,实现旅游强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转变。二是周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围绕周文化主题,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建设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第二步建设周原博物院,第三步建设周文化遗址公园。通过这两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带动扶风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让扶风真正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年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扶风县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扶风县拍摄了以反映扶风县丰富旅游资源、厚重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走进扶风之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展示了扶风县旅游、生态、文化、经济、政治及历史人文风貌。

《走进扶风之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上)

《走进扶风之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下)

旧文重读|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扶风,来得越多越好的地方!

◎来源丨华商报 ◎记者|李俊杰◎时间|年07月

“扶风,养在深闺人未识。”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说,扶风有法门寺、周原文化、野河山、七星河国家湿地……发展重点就是文化旅游产业,让全世界认识扶风,让扶风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对话周宇松,才真正了解到扶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正如他提出的扶风推介词一样,“法门寺在扶风,但扶风不仅有法门寺。”

扶风最长远的竞争力是文化旅游产业

华商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建设,扶风今后发展重点是什么?

周宇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扶风能够输出的就是旅游,法门寺和周原文化两大名牌,前者是世界的,后者为中华民族的,这是最大优势。扶风要抢抓这个历史机遇,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发展、追赶超越,最长远的竞争力是文化旅游产业。

扶风有佛文化、周原文化、汉唐文化这几大名片,还有处历史古迹、6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便翻出点历史都很久远。除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扶风还有民俗文化,尤其在关中文化和农耕文化上可挖掘的素材很多。且扶风有平原、苔原、有山有水,旅游要素全面。

华商报:不难看出,扶风很注重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如何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周宇松:实现路径就是“六大战略”。首先是“旅游兴扶”,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再是“工业强扶”,把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还有“农业富扶”,“富扶”不是富政府,而是富百姓,扶风有50多万亩耕地、25万亩苹果,3万亩猕猴桃、1万多亩杂果,还是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

以上三个主要是产业战略,还有持续战略。第一个是“生态美扶”,目前渭河采砂场从12个关闭到仅剩4个,只要有污染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统筹优扶”是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还有“民生立扶”,以上所有说到底就是为了群众幸福,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要围绕法门寺做大文章

华商报:提到扶风,不得不说法门寺。法门寺未来将如何发展?

周宇松:发展文化旅游,我们提出了“一个核心,三大板块。”其中,“一个核心”是一定要围绕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做大文章。如今,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的开发已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年10月,“世佛联”大会在宝鸡的成功举办和当下再次实行的属地化管理,让法门寺佛文化景区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机遇。

目前,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的开发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处理好宗教氛围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一是做好合十舍利塔变为宗教场所的申报工作。二是丰富旅游产品线,扩大佛学院教育功能,增加体验和学习项目,提高游客参与度。

华商报:如何丰富旅游产品线?还有哪些新项目?

周宇松: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的开发重点之一是法门镇的建设。去年扶风投资万元,集中整治法门镇街面脏乱差问题,有效改善了景区周边环境。随后将在法门镇新镇区重点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世界上只有一个法门寺,也只有一个法门镇。扶风要让世界各地背包客来到法门寺,并居住下来。筹划建设的大美佛汤城,主要开发温泉,名曰佛汤,游客可以在此斋戒沐浴。城内设计出展现韩国、泰国、印度等不同区域国家的佛文化居住馆。如韩国背包客来了可以住“韩国馆”,也可住其他馆,体验其他国家的佛文化。游客住一晚上可以泡温泉、抄心经、上课、品茶道、体验佛文化,这样的文化旅游产品线就相对完整。

将七星河国家湿地打造成扶风“绿肺”

华商报:扶风也是西周文化发祥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等美誉。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呢?

周宇松:扶风将打造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农业三大板块。实现周原博物馆和北大考古基地两个旅游增长点。还将建设七星河廊桥,打造扶风古城,使老县城恢复古城旧貌。

另外还计划做个周原部落村,重点展示体验周礼文化。别人看周礼只看到青铜器,没有看到活的周礼,所以要让周礼文化活起来。扶风将在北大考古基地复制一个周王朝的村子,重现周礼文化。游客要想“进入”古代世界,只能坐马车或者步行,进去后要穿周服体验周原文化,感受祭祀文化、学习酒文化。同时,在村子里还可看到现场展示的玉器加工。

自然风光方面,扶风有野河山森林公园,这里有杨贵妃故里,封神演义也曾在此拍摄。扶风还有10万亩槐花,每年5月槐花飘香,吸引全国各地游人来赏花。七星河国家湿地将被打造成扶风的“绿肺”,为扶风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山清水秀的地方,并带动周边旅游的整体开发和消费。同时,将沿渭河打造百里画廊“十里花海”。扶风两岸26公里路段全线种花种菜,做大棚和采摘观光休闲游,这将成为扶风南片最大的旅游增长点。

农业板块主要是把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发展家庭农场、采摘体验、休闲垂钓等项目,打造养心、养生、养老福地。

华商报:今后游客在扶风就能享受吃喝玩乐游一条线了?

周宇松:游客来扶风后,老人拜佛,孩子学文化、体验采摘,中年人泡温泉养生。全家人还可以一起参与青铜器、玉器、木雕、石雕四大工艺产品的加工展示。今后游客在扶风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就能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

扶风,来得越多越好的地方

“我姓周,扶风又是周原故里、周文化发祥地,来这工作也是我莫大的缘分。”周宇松把扶风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采访中,他对扶风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如数家珍,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扶风未来发展的“担当之责”和45万扶风人民幸福生活的“民生之责”。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对县委书记来讲,心中有责,才会有“蹄疾步稳”的定力。周宇松认为,县域发展既要“蹄疾”,更要“步稳”。他把“步稳”的这步棋放在了文化旅游产业上,这是扶风最长远的竞争力,是实现青山绿水的发展,不含霾的GDP。

县委书记是一县之帅。周宇松对于扶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有着长远考量:首先解决法门寺在扶风的问题,要站在世界性的高度做大做强法门寺文化旅游产业;其次再解决扶风不仅有法门寺的问题。从长远讲,要从吃、游、购、娱几大要素出发,让扶风成为养生、养心、养老的圣地。

采访结束,周宇松专门安排记者去扶风城隍庙看看。真是没想到,一个县城居然有这么多“绝世珍品”,展现泥与火的艺术的原始古陶、承载古老文明的西周青铜器、纹饰精湛的历代铜镜……扶风这片土地留下的气息早已倾注在扶风的西府文化之中。

“扶风,来得越多越好的地方。”周宇松用这句话来推介扶风,我觉得这大抵有两层意思,一是来扶风的次数越多越好,二是希望游客来得越多越好。

对,这是一则来自扶风的广告:经常有圈友咨询我关于装修的问题,首先圈圈姐表示非常乐意为大家解答??,其次是针对大家问到的装修设计问题,圈圈姐表示可以按要求免费为圈友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家装3D设计图,有需要欢迎加我0,当然投稿也可以哦!

赞赏

长按







































复方乌龙散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