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党建理论 服务基层群众 她是税收前线的“拼命三娘”,从税三十多年来,总是带着澎湃于心的工作激情奔走于税收改革前线,把税收事业演绎得“有情有义”;她是贫困户的“知心书记”,驻村为家,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敢闯敢干,把一颗火红而炽热的奉献之心融入进了庄白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她,就是陕西省地税局信息管理处处长、扶风县庄白村第一书记王照辉——一名“巾帼胜须眉”的杰出典范。 真情助农的“贴心书记” “我是从省上下来的干部,乡亲们对我给予很大的希望,只有从姿态上、情感上与乡亲们融为一体,才能做好村里的工作”王照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年8月,王照辉作为后备干部被省委组织部抽调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一职。初到庄白村,她为了很快进入角色,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白天走村入户,晚上熟悉扶贫政策,周周“五加二”、天天“白加黑”,一个月跑遍了全村的角角落落。为了消除和乡亲们的距离感,在村里她从不穿高跟鞋和艳丽的衣服。每次下户她总是和乡亲们嘘寒问暖,一遍遍地解释帮扶政策,很快对全村的收入来源、产业状况、基本条件烂熟于心,特别是对全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收入来源等情况如数家珍。 短短8个月,她的工作不仅得到了村里的认可,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选忠这样评价王照辉:她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村主任刘文昌说道,“王书记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人’,感动我的人真不多,但是王书记是第一个。”走在村子里,迎面而来的一张张朴实、善良的笑脸,入户临别时一点挂面、几个苹果,传递的都是乡亲们对她的认可和信任。群众说“共产党的工作作风又回来了”、“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书记”又让她内心充满感慨,而她认为扶贫工作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就是她最大的收获。 一心谋农的“领路书记” “无论在哪个岗位,要干就干到最好”。村委会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班子怎么建、党员怎么干”更是关系到支部改进作风,王照辉以身作则引导村支部村委增强办事公道、勤政务实、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她把村里的群众反映的事项、镇上安排的事务具体化,政务和党务分开,由原来的一个收文盒子变为两个,一个是党委收文,一个是政府收文,收到的文件由书记和主任分别阅办,每件事、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使工作件件有落实。同时,制定了周一例会制度,总结上周工作,商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本周工作。每个村干部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达到了“三做”,即具体到做什么工作?由谁来做?怎么样做?王照辉通过自己的一系列的工作理念,在悄然改变着村委会的工作习惯。 针对庄白村特产高品质的苹果和猕猴桃,但是缺乏销售渠道的情况,她积极向省地税局反映情况,很快,5台电脑就被无偿捐助到村,她用这5台电脑组建了电商服务室,依托互联网建立销售渠道,搭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她找来相关技术人员,为10个养猪场、2个羊场、4户养羊农户、2个养鸡场做技术指导服务,带动户贫困户增收;同时,为了确保达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的目标,在镇政府帮助下,她和村两委经过学习考察,计划在村30亩村自有耕地上,建立30个蔬菜大棚来种植食用菌,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庄白村也由过去的软弱涣散村一举成为一类村。 全力兴农的“实干书记” “教育和医疗再怎么向农村倾斜都不为过”,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的情形,王照辉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去解决问题。 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共10个村民小组,户,人,全村青壮年均外出务工,留守的除了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就是多名的学龄前儿童,生活存在很多困难不说,求医问药更是难题。庄白村距法门镇卫生院6公里,医院10公里,尚未开通通村公交车,加之村卫生室仍为上世纪70年代的土木建筑,其状况已岌岌可危。经过努力,一栋长16.5米,宽10.5米,总面积.25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建成了,但仍有12.76万元的资金缺口。王照辉再次想到了她的“娘家”——税务局。于是,她向省、市、县税务局汇报,协调预算调整、资金拨付等问题,资金终于顺利到位。村卫生室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如期配备齐全,现已正式为乡亲们提供服务。 寒冬将至,面对村委会办公场地及设施简陋、日常工作开展不便的问题,王照辉又协调省地税局向村委捐赠电暖器4台、空调柜机1台,改善了村民的办事环境。在她的积极工作下,省地税局的领导对她的工作成绩非常认可,又将省慈善协会援助的善款元拨付庄白村,对特困户进行援助。在村委会的主导下,全村完成了村7个组的自来水入户工程,安全饮水人达%;对村组之间10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同时,她还通过媒体、省市县公安部门为年迈的老人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为困难群众传递务工信息寻找工作岗位;为年迈的老人领取养老金……总之,乡亲们的需要就是她的工作目标。在“四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年底庄白村顺利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智力扶农的“启迪书记” “扶贫先扶智”。王照辉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从精神层面上给与启迪引导,使乡亲们走出封闭落后的小圈子,了解并融入到外面快速发展的世界里。她通过组织互联网学习讲座,让乡亲们学到了网络知识,了解了社会新发展新动向,拓宽了视野思路,并借助杨凌农高会,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举办“法门镇庄白村道德讲堂”、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讲好家庭故事”活动、评选孝敬公婆的好儿媳、表彰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一件件通民情、顺民意、解民忧的举措,致力于营造“孝老、敬老、爱老”、邻里和睦、向上向善的良好村风。在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