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将从西安消失 对于户县撤县设区种种猜疑,设想,盼望,谣言。 今日终于水落石出。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西安市行政区划分调整》文件 正式同意户县撤县设区, 至此西安的将诞生第十一区—扈(hu)邑(yi)区! 13年来户县人的努力和期盼终成现实! 丨刚挂牌的扈(hu)邑(yi)汽车站丨(颇多暗示哦) 以后户县将从西安消失,取而代之就是西安鄠邑区。 鄠邑区人应该会写鄠邑二字。 扈(hu)和邑(yi)相近,一定区分开。 鄠 邑 我们了解一下鄠邑区的历史吧。 鄠国 又称扈国,是上古有扈氏族人建立的方国,姒姓,因受封于扈(今陕西户县北二里),故称为扈国。从《春秋》记载可知,扈国为殷商要地。周代春秋时仍存。战国时,再不见史籍记载而被提及。扈城也很可能被毁灭于列强之间相互吞并的战争之中。 中文名鄠国记载《春秋》别称扈国名字由来因受封于扈 (今陕西户县北二里) 基本内容 扈国,(又称鄠国)是上古有扈氏族人建立的方国,姒姓,因受封于扈(今陕西户县北二里),故称为扈国。从《春秋》记载可知,扈国为殷商要地。周代春秋时仍存。战国时,再不见史籍记载而被提及。扈城也很可能被毁灭于列强之间相互吞并的战争之中。 故国历史钩沉: 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赵孟曰:夏有观扈。”即指此。这个大禹世系的封国,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扈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大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夏启就占了优势。双方军队在甘(户县南一带)相遇。交战前,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收录在《尚书》中的《甘誓》,其中列举了有扈氏的所谓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 故地地理揽胜: 扈又作户、鄠。相传为夏之诸侯国。姒姓,夏启之庶兄之所封。禹传位与启,扈不服,与启战于甘(今陕西省户县境),战败被灭(——《史记·夏本纪》)。 户县,古称扈、鄠(《训纂》云:户、扈、鄠三字,一也)。其地处秦岭北麓,关中腹地,东临沣水,北依渭河,城西有涝河,周、秦、汉、唐皆属京畿之地。(——见《史记·夏本纪》) 夏之前,户县称鄠国,属有扈氏(有扈,姓)。《百家姓溯源》认为,扈(户)姓即起源于此。《汉书·地理志》记载:“鄠,古国,有扈谷亭。扈,夏启所伐。酆水出东南,又有劳水,皆北过上林苑入渭。有萯阳宫,秦文王起。”鄠国,在地理上位于雍州地界。《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渭水流域属雍州,土色泛黄,田地肥沃程度天下第一。 户县还有一部分属崇国。崇国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正义》上解释“崇国是受夏鲧(禹的父亲)所封,虞(舜)、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商末时崇国的国君是崇侯虎。凤鸣岐山,随着姬氏的兴起,崇国一直充当着阻击姬氏的角色。周文王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攻占了崇国,将都城从岐下迁到丰。这段故事记载在《史记》中。(——见《史记·周本纪》) 西周时,以首都镐京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块广大的土地,称为“王畿”,由国王直接统治。户县属于王畿之地。 秦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首都咸阳周围属于内史郡,又称秦内史。户县属内史郡。汉袭秦制,但将秦内史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凤。户县属右扶风,上林苑(皇家狩猎之地)在其境内。(——见《汉书·地理志》) 鄠县之名,从秦汉后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建国后,因推行汉字简化,始改称“户县”。 地名释义: 《尔雅·释山》:曰“卑而大,扈。”郭璞注:“扈,广貌。”邢昺疏:“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时人以聚落坐落在大山脚下,便取“扈“为聚落地名。扈,今存陕西户县。夏代为有扈氏国,地点在今户县北二里。《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夏有观扈。”即此。关于扈,《说文·邑部》:“扈,夏后同姓所封,战于甘者。从邑,户声。”本义为古国名,夏后氏的属国。年为避免和减少生僻字,将鄠县更名为户县。唐张守节正义引《训纂》云:“扈、鄠、户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 有关扈(鄠)的历史旧事: 夏启和有扈氏之战: 《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 《集注》解释:甘,有扈氏南郊地名。《索隐》解释:雍州南鄠县本夏之扈国也。《汉书·地理志》云:“鄠县,古扈国,有户亭。” 事件的起末是:禹的儿子启是一个贤能的人,天下人都觉得他是继承禹的地位的合适人选,但禹却禅让于益。禹死后,由于益资历太浅,所有诸侯都脱离益的领导而转投启。他们说:“禹的儿子才是我们的君主。”于是启便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建立了夏朝。 但是有扈氏不服,认为这破坏了禅让制度,宣布独立,启就进攻有扈氏。双方在一个叫“甘”的地方发生激战。大战之前,启召集他的将领,说:“将军们,我告诉你们,有扈氏暴行逆天,违犯正道,上天都想灭掉它。今天我们只有替天行道了。三军各负其责,遵守命令的将得到赏赐,违反命令的将在祖庙前杀头。最终启战胜了有扈氏,平定了天下,父子相传也替代了禅让制。 关于双方激战的地方“甘”,有数种解释。大多数专家认为在今户县甘亭镇一带。《索隐》解释:夏启所伐,鄠南有甘亭。一些专家认为,在甘邑(今洛阳南)。还有专家认为在今户县甘河乡一带。古有甘国于此,甘国是一个袖珍小国,国中最大的河就是甘河。《百家姓溯源》一书认为,甘姓就起源于甘河乡,皆因其乃古甘国之地。 “甘”地应在户县,具体地点则难以考证,甘亭和甘河都有可能。夏的国都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进攻有扈氏的最佳路线应越过黄河,从今渭南一带南下。而甘邑的地理位置却在河南中部,明显不符合常理。另外,《史记》记载,是“启伐之”,启是主动进攻有扈氏的,加之有扈氏仅为一诸侯国,实力并不强大,不可能主动进攻启,所以,会战的地点应在鄠国附近。 鄠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原称鄠(hù)县,年简化为户县。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世界地质公园秦岭终南山,北临渭水,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钟馗故里"、财神"刘海故里"和"财神之乡"。 户县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鄠县 行政区类别 县 别名 户县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 折叠编辑本段概述 西汉初年,置鄠县,故治在今户县北一公里。属右扶风; 高帝九年属内史。 武帝太初元年至东汉,均属右扶风。三 国、魏,属雍州三辅之始平郡所辖。 北魏、西魏属雍州之京兆郡。 北周,属雍州之京兆尹。 隋朝,属关中京兆郡。 唐初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属京畿道。 五代、梁属大安府。 唐、晋、汉、周属京兆府。北 宋时,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所辖。 金代,隶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属丰元路。 明代,属西安府。 清代沿用明制,隶属无变。 年,属西安府。 年,属关中道。 年,属陕西省直接管辖。 年,属陕西省第十督察区。 年5月21日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10月后,属咸阳专区管辖。 年元月,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直管。 年11月,划归西安市。 年8月,复划归咸阳专区。 年9月10日,"鄠县"改为"户县"。仍属咸阳专区。 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软文写手:贾江波 撤县设区会带来什么? (下述内容来自悦西安) 年,陕西省四地相继成功撤县设区,分别是: 西安市高陵县→高陵区 渭南市华县→华州区 榆林市横山县→横山区 延安市安塞县→安塞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县也已告别了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走上了城市化工业化的新阶段。户县和西安市辖区接壤,县城也已基本具备市辖区的规模。早在年,户县就开启了撤县设区的计划,经过12年的长跑,终于撤县设区成功! 丨佛教三论宗祖庭·户县草堂寺丨(图片来自悦西安) 户县撤县设区有什么好处? 撤县设区不仅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还能有效避免城市在产业布局、市政建设等方面容易出现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消除城乡分割带来的弊端。 县改区之后,将由县域经济单位转化为城区单位,其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的“待遇”也将纳入整个城区进行通盘考虑,随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户县百姓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同步提升。 撤县设区后,户县将逐步脱掉“县”的概念,更多财政支持将用于鄠邑区发展,这个西安副中心的城市化步伐将明显加快。社保、贷款、城建、交通、自由行等都会享受西安市市辖区待遇,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便利。 丨撤县设区将带来的变化丨(图片来自悦西安) (上述内容来自悦西安) 我叫扈邑区,这是我的简历,请多关照!这是我的个人信息我叫扈邑区中文名:扈(hu)邑(yi)区 曾用名:户县 区位:位于西安市西南,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至渭河,东与西安市长安区接壤 下辖:甘亭、余下、秦渡、草堂、祖庵、大王等16个镇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60万() 行政代码: GDP:.91亿RMB/年 (+86) 邮政区码: 车牌代码:陕A8 特产:户太八号、秦镇米皮…… 文艺:户县农民画、户县眉户曲子…… 这是我的漫长的改名史我叫扈邑区我就早在年就启动了撤县设区计划并先后于年、年、年、年共4次将撤县设区事项请示逐级上报国务院 还有十位兄长 兄长:新城区 面积:31平方千米 人口:59.86万人(年底) 兄长:碑林区 面积:22平方公里 人口:71万人(年底) 兄长:莲湖区 面积:38平方千米 人口:70.68万人(年底) 兄长:灞桥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60.82万人(年底) 兄长:未央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82,28万人(年底) 兄长:雁塔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74万(年底) 兄长:阎良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28万(年底) 兄长:临潼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72万(年底) 兄长:长安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年底) 兄长:高陵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34.22万人(年) 这是我的交通情况我叫扈邑区在不远的将来,我即将开通西安地铁15号线和西城高铁,将大大加深我与西安之间的联系! (图片来源华商网) 西安地铁15号线是一条贯穿西安市长安区东西并连接扈邑区的地铁线路,规划东起位于长安区引镇的西安南火车站,沿东长安街、西长安街、韦曲、长安区大学城、郭杜教育产业园、高新新区及长安通讯产业园,向西南方向到达西留村,主线向南至草堂科技产业基地,支线从西留村向西至户县副中心。开通后能够极大的便利长安区和高新新区以及扈邑区人民的出行。 (图片来源悦西安) (图片来源悦西安) 将于年开通的西城高铁,其中就设有扈邑新区站点,从西安站-法门寺站-机场站西城高铁从新西安南站引出,向西经扈邑新区站后经周至、扶风到达机场。开通之后,扈邑区人民去往咸阳机场和西安高铁南站、北站都将非常便捷! 这是我的秀水我叫扈邑区渼陂湖水纵贯我的南北,如今国家投资46.5亿元,启动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水面亩,有效改善关中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关中山水最佳处”历史盛景。 涝河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涝河平原段河道综合治理、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两大部分,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水面亩。 通过湖泊、湿地和蓄滞洪区建设,恢复涝河渼陂湖水系的水生态环境,形成涓涓细流、隐隐层林的原生态美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的美好愿景。 这是我的历史我叫扈邑区扈邑两字其实大有来头!首先,历史可寻: 《地理志》显示,古邑国,有户古、户国、甘亭、邑至秦改为鄠邑。典籍《辞海》里面则显示:鄠侯之地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河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鄠县。 其次,文物例证: 藏于户县余姚村严氏祖茔碑记有北宋宣和年间“卜居鄠邑之北三过里蜀王村”的记载。 最后,文字记载: 古书《二程粹言》(记载程颐、程颢言论集):“明道在鄠邑,政声流闻当路,欲荐之朝,而问其所欲。对曰:夫荐士者量才之所堪。不问志之所欲。” 这是我的美食我是扈邑区丨秦镇凉皮丨 丨辣子疙瘩丨 丨户县软面丨 丨机场烤肉丨 丨余下烤兔丨 这是我的美景我是扈邑区丨户县钟楼丨 丨重阳宫丨 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丨 丨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丨 丨高冠瀑布丨 丨终南山丨 丨草堂寺丨 丨周文王灵台丨 丨秦渡镇南城楼丨 扈邑新区的诞生 不论是从民生还是从空间发展 对西安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变革 相信一定也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请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西安未来 而努力吧! 陕西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