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多才俊 绛帐两“浩文” 文/张新浩 可能你不知道,在马融传薪的绛帐古镇,竟有两个名字一模一样的“张浩文”,又都是名震南国,全国闻名的文化大家。 老家在双庙村的张浩文现为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以获柳青文学奖等多项全国大奖的长篇小说《绝秦书》享誉全国。因为《绝秦书》,很早就认识,过从甚密,成了忘年的至交。为了让这部底蕴厚重的鸿篇巨制搬上荧幕,让绛帐和扶风闻名天下,我们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经历过波折,但一直默默地坚持,近来出现大的转机,这部灾难史诗大剧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他在老家呆了一个多月,7月18日刚从老家走了,回到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海南岛,继续他的《关中三部曲》的创作。 董家的张浩文虽然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广东著名书画家,几年前也通过他的堂第,我当年的同窗,要来了他的电话,也在QQ上交流过,但他终年盘桓于南粤,很少回老家,疏于联络,了解不深。 近日,得到他回老家的消息,匆忙联系,他留有我电话,一下便叫出我的名字。上周六下午,和从青岛回老家不久的的青年作家扶小风,一同回到家乡绛帐镇,拜会回老家的董家村的张浩文,一席畅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原来他不光书画在行(擅长多种书体,曾给安利公司题写过品牌名,给宋祖英专辑题过封面),文学音乐亦造诣精深,其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珠江》,因用十二种书法字体写成,历时五年,写坏了26支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音乐方面,他是自学成材的钢琴教师,他引导两个可爱的女儿幼习书法,音乐,已崭露头角,“双歌组合”在广州小有名气,他的四口之家荣获“广州十大才艺家庭”……是当今少有的通才。 伏天雨后,天朗气清,在他下榻的酒店,和他一起畅谈艺术人生,去古镇访古,去渭河听浪,去拜会我们共同的恩师,在郑廷璧德教碑前凭吊,追忆那段人妖颠倒的岁月,一起在老街品尝正宗的家乡美味羊肉泡。去时还担心他四川的夫人的和生于南方们两个爱女吃不惯,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她的夫人和两个小美女连肉带汤竟吃了个精光,走时还要带一份,还要了一捆刚炸出锅的麻花。 问她们味道,竟连说好吃好吃。还说老家的空气好环境好面也好人也好,比广州好多了。 下午,由县政协组织县书协、法门寺书画院的部分书法家进行文化和书法创作交流,他的两个女儿还表演了他们自编自导的节目,父女三人合作进行了书法创作表演。一幅幅笔力逎劲的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看到我发的消息,海南的浩文兄亦是高兴和兴奋,带着惋惜连连祝贺。 两个张浩文,不是真假美猴王,而是两个货真价实、各有专长,对故土无限眷恋的“扶风豪士”。 .8.1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扶风同城”,扶风人自己的信息平台!!! ↓↓↓↓↓↓ 张新浩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