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编者按:扶风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扶贫”工作中以思路为引领,结合脱贫攻坚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旅游+扶贫”工作经验,扶风的经验受到冯新柱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及批示:请省扶贫办阅研,对旅游扶贫方面形成的经验注意在全省推广。

扶风发展旅游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扶风县旅游+扶贫经验启示

扶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辉

扶风县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扶风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把旅游扶贫做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大力推进“旅游+扶贫”战略。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的“造血式”扶贫方式,拓宽旅游旅游产业链,让贫困群众在脱贫上更有参与感、在经济上更有成就感、在自立上更有尊严感,真正走出“等、靠、要”的怪圈,享受旅游产业发展的“红利”,从根本上实现长期脱贫不返贫。截至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人,其中贫困人口达人。年1—9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81亿元,同比增长51.1%。

一、主要做法1

景区景点带动就业

依托国家5A级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以周边3家3A级景区为支撑,号召全县景区、宾馆饭店和旅游纪念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与贫困户结对子、送温暖,为有劳动能力及意愿的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实现贫困群众自主脱贫。

详情↓

一是以龙头带动。由5A级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吸纳其中贫困群众近户,在景区从事保安、保洁、绿化等工作,月工资0元左右,同时,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向贫困户优先提供摊位,租金实行优惠政策,实现贫困户23户40人创业就业。由3A级景区七星河国家湿地和七星小镇采取商户免租1年的优惠政策,实现贫困户户人创业就业。

二是多点支撑。在法门寺老镇区、美阳村和宝塔村发展旅游纪念品生产、餐饮住宿、农家乐等产业,带动其中贫困户多户实现就业。野河山景区在建设期间,优先对附近村组贫困户招工,解决贫困户就业50多户,月工资达元左右,景区建成后,在各工作岗位上安置附近贫困群众30户,月工资0元左右。

三是加强培训。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多次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就地从事工艺品制作、售卖土特产等工作,鼓励旅游企业优先收购贫困群众生产的农副产品,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稳就业、增收入。

2

乡村旅游带动创业

详情↓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在全县全域旅游整体规划的大格局下,整村规划,整体推进,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贫困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通过旅游带动,群众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以土地流转租金入股旅游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在每个旅游扶贫村发展农家乐3—5户,将带动余户就业创业,发展1个农业观光生态园或采摘体验园,可以带动旅游就业人员20余人,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益分红。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扶贫资金,积极对接落实各项扶贫贷款,开展贫困村村组道路硬化、环境综合整治、饮水安全工程等基础设建设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与旅游扶贫紧密结合,以沼气、光伏、垃圾污水处理等方式,改变贫困村群众采暖、用水、如厕等居住条件,把村庄当做景点来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让村容村貌整洁亮丽,为贫困村发展乡村游提供基础保障。

美阳村旅游厕所

三是打造旅游扶贫样板。以全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围绕景区景点,建成扶杨生态园、光泰农牧示范园、乔山生态园、神亿通生态园、董甲山庄等为首的乡村民俗游产业点,同时整合扶贫资金,积极争取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串点成线,打造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10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形成以特色养殖、餐饮服务、垂钓采摘、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业态,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强其造血功能,以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3

“互联网+”支持“微创业”

详情↓

在扶风旅游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