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爸爸经常把算盘打得啪啪响。老师傅啊…… 妈妈坐在缝纫机前做针线活,咔嗒咔嗒的声音可耐听了!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旧衣服缝缝补补,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种印花的老床单,那时候最讲究的是寓意!小编家里现在还有这玩意儿……这是不是说明生活水平没有提高? 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晚上钻进晒过太阳的被子里,那感觉好幸福哇! 爱美的女性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那时候如果烫发技术不合格的话还会糊呢! 那时候没那么多粉底、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海报现在看起来也别有韵味呢……而不是现在跟着日韩剧买彩妆 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想要好位置都得抢呢! 老人担心孙子孙女被蚊子咬,就撑上这款最经典的蚊帐,所有的蚊子都飞不进来。老人还会守候在一边,蒲扇轻轻地拍着、拍着。说真的,比现在的蚊香液管用多了! 家里没有洗衣机,妈妈洗衣服都用搓衣板,如今都成了老古董啦。现在,这大概都属于男人的刑具了吧…… 洗衣服用它。叫“胰子”是不? 以前就指着洋黄历看节日,过一天撕一页纸,一本撕完,一年就过完了。 那时的10元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 单位食堂吃饭,都是人手一个海碗。大锅饭、长条凳,大家坐在一排,有说有笑。 上海最高级国际饭店的一桌酒席,茅台酒8块钱,饮料是桔子汽水,是那时最流行的。现在茅台酒多少钱?自己算算! 可口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在全国风靡开来。 那时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 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冰棒箱子,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偶尔奢侈一下喝健力宝,瞬间变身那时候的“土豪”,引来所有小伙伴羡慕的目光。 烧饭用的是灶台,饭粒黏在锅底,就成了锅巴,锅巴香香脆脆,相当管饱!没有牙的小鬼头只有看的份儿。小编仿佛闻到了那一股锅巴的香味。 过年拜年送礼都是四大件:果子糕点、几瓶酒、罐头和糖。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