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扶风时政、扶风文化、扶风乡愁。投稿

◎来源|根据华商报、宝鸡新闻网、扶风县人民政府网等新闻汇编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建设,扶风今后发展重点是什么?

周宇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扶风能够输出的就是旅游,法门寺和周原文化两大名牌,前者是世界的,后者为中华民族的,这是最大优势。扶风要抢抓这个历史机遇,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发展、追赶超越,最长远的竞争力是文化旅游产业。

扶风有佛文化、周原文化、汉唐文化这几大名片,还有处历史古迹、6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便翻出点历史都很久远。除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扶风还有民俗文化,尤其在关中文化和农耕文化上可挖掘的素材很多。且扶风有平原、苔原、有山有水,旅游要素全面。

扶风作为农业大县,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周宇松:扶风是农业大县,也是文化大县。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扶风能够向外输出的就是旅游文化。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巨大,就拿法门寺和周原文化来讲,前者是世界的,后者是中华民族的,而且,这两者都是唯一的,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因此,扶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旅游产业。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了“长远靠旅游、短期靠工业、基础在农业”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也是我们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需要。

法门寺多年来对“富民强县”的拉动作用似乎有限?

周宇松:扶风是世界知名的佛教圣地,境内拥有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法门寺佛文化景区被誉为“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近年来,法门寺旅游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给扶风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声誉。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是旺了人气和名气,但对经济的带动还是短板。就目前而言,只能说是引领产业,而不是支撑产业。我们的思路是旅游绝对是扶风的第一品牌,这个资源优势无可替代。因此,我们只有补足短板,把旅游产业真正做起来,才能让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全域旅游之路。

 

西周文化发祥地,“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等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呢?

周宇松:扶风将打造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农业三大板块。实现周原博物馆和北大考古基地两个旅游增长点。还将建设七星河廊桥,打造扶风古城,使老县城恢复古城旧貌。

另外还计划做个周原部落村,重点展示体验周礼文化。别人看周礼只看到青铜器,没有看到活的周礼,所以要让周礼文化活起来。扶风将在北大考古基地复制一个周王朝的村子,重现周礼文化。游客要想“进入”古代世界,只能坐马车或者步行,进去后要穿周服体验周原文化,感受祭祀文化、学习酒文化。同时,在村子里还可看到现场展示的玉器加工。

  

自然风光方面,扶风有野河山森林公园,这里有杨贵妃故里,封神演义也曾在此拍摄。扶风还有10万亩槐花,每年5月槐花飘香,吸引全国各地游人来赏花。七星河国家湿地将被打造成扶风的“绿肺”,为扶风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山清水秀的地方,并带动周边旅游的整体开发和消费。同时,将沿渭河打造百里画廊“十里花海”。扶风两岸26公里路段全线种花种菜,做大棚和采摘观光休闲游,这将成为扶风南片最大的旅游增长点。

农业板块主要是把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发展家庭农场、采摘体验、休闲垂钓等项目,打造养心、养生、养老福地。

游客来扶风后,老人拜佛,孩子学文化、体验采摘,中年人泡温泉养生。全家人还可以一起参与青铜器、玉器、木雕、石雕四大工艺产品的加工展示。今后游客在扶风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就能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

如何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周宇松:实现路径就是“六大战略”。首先是“旅游兴扶”,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再是“工业强扶”,把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还有“农业富扶”,“富扶”不是富政府,而是富百姓。扶风有50多万亩耕地、25万亩苹果,3万亩猕猴桃、1万多亩杂果,还是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

  

以上三个主要是产业战略,还有持续战略。第一个是“生态美扶”,目前渭河采砂场从12个关闭到仅剩4个,只要有污染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统筹优扶”是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还有“民生立扶”,以上所有说到底就是为了群众幸福,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推进全域旅游,扶风的优势在哪里?

周宇松:扶风有法门寺,但扶风绝不是仅有法门寺,除了法门寺,扶风还有一张国家级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名片,那就是周原文化。此外,扶风还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遗址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目前已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除了这些历史文化可以开发外,我们还有极具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可以挖掘,尤其是在关中文化和农耕文化上,我们可挖掘的素材很多。因此,扶风未来将重点打造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农业观光旅游三大板块,实现周原博物馆和北大考古基地两个旅游增长点。目前,我们的野河山景区、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渭河十里花海等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七星河廊桥,打造扶风古城,使老县城恢复古城旧貌。这些资源对一个县来说,得天独厚。但是,有资源不等于就有市场,游客到扶风来,如果只有看而没有体验,那我们的旅游资源优势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我们将在旅游体验上做文章,让游客来扶风后,充分体验扶风独有的佛文化、周礼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把扶风打造成养心、养身、养老的福地。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扶风做了哪些工作?

周宇松:在历史文化板块方面,扶风深度挖掘佛文化、周文化、汉唐文化资源,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以文化展示、文化体验吸引游客。在县城新区实施佛文化休闲产业园、鼎盛西府文化演艺中心、大唐西府书苑等项目,与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中华民俗风情一条街等构成千亩仿古园区。实施城隍庙、大明寺、孔雀寺、龙泉寺、凤泉寺、贤山寺、杨珣墓、杨珣碑等改造和保护工程,丰富旅游产品,传承历史文化。

在自然生态板块方面,我们投资万元打造渭河“十里花海”生态景观带,建成万顷芦荡、千亩荷塘、樱送春风、梨花飘香等景点,形成我县南部旅游观光的又一亮点。投资1.9亿元建设七星河国家湿地,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实施投资6.5亿元的盛鹏达七星河旅游综合开发、投资3.8亿元的廊桥商贸开发项目,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实施野河山景区景点生态景观建设,今年“五一”假期,野河山景区游客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据统计,(今年五一的)3天假期,野河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4.89万人次,门票收入34.1万元,游客人数较往年暴增30倍,景区门票收入大幅提高,有效带动了全县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

在乡村民俗板块方面,我们建成了扶杨生态园、光泰农牧、神亿通生态休闲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上,我们开发青铜器复仿制品、书画工艺、佛教法器等20余种旅游纪念品,开发农家醋、扶风臊子、油泼辣子、锅盔等地方风味小吃20余种,还有手工布、剪纸、皮影、脸谱等民间工艺品10余种。同时,县上还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在发展智慧旅游方面积极探索。

扶风旅游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未来扶风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周宇松:经过多年来的扎实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扶风现在已经具备了发展全域旅游产业的基础,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域景区化、处处皆风景。

当然,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还有两件大事要抓:一是大美佛汤城建设。年底,我们与陕西省地建集团签约的大美佛汤城项目,总投资80亿元。这是扶风“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是我们建设集佛教文化体验、禅茶泡汤养生、心灵净化养老、餐饮住宿文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佛文化旅游产业园龙头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个具有多个佛教国家特色的沐浴汤池,项目建成后,将重现法门寺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千人沐浴、万人朝圣的壮观图景,与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七星河旅游综合开发、美阳小镇形成功能互补,进一步延伸扶风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要素,增强旅游带动力,实现旅游强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转变。二是周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围绕周文化主题,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建设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第二步建设周原博物院,第三步建设周文化遗址公园。通过这两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带动扶风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让扶风真正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延伸:扶风县“十三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核心部分)

按照县委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建设“一地三县”(注:一地三县: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产业融合发展的富裕县、环境持续优美的生态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十三五”的主要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力争突破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总量达到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同口径增长10%,突破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总量突破6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左右,达到元和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达到50亿元。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着力优化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在主体功能区上,将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个功能区,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人口科学聚集。

在产业布局上,坚持以文化旅游、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为主导,以园区化、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构建“三带、三园、三板块”(注:三带、三园、三板块:三带即北部浅山及关中环线两侧苹果产业带、南部川道西宝高速两侧猕猴桃产业带、中部台塬优质粮和果树苗木繁育产业带;三园即绛帐科技工业园、扶风新兴产业园(机械加工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三板块即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乡村民俗旅游板块。)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城镇布局上,坚持做美县城、做强城镇、做优社区,推动县城、重点镇、建制镇、社区(中心村)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两副、四轴”(注:一核、两副、四轴:一核即县城区,包括老区、新区和法门镇区;两副即绛帐镇和召公镇两个副中心;四轴即依托县域内西宝高速、绛法高速、关中旅游环线、天绛公路交通线形成四条发展轴线。)的城镇格局。在生态布局上,根据地势地貌差异、森林资源现状,优化县域生态空间,因势造景、因景配绿,构建“一区、五带、三湿地”(注:一区、五带、三湿地:一区即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带即北部乔山生态经济防护带、中部台塬大地生态景观带、南部渭河沿岸生态景观带、千里绿色长廊景观带、渭河北坡森林屏障景观带;三湿地即渭河湿地、七星河湿地、小韦河湿地。)的生态空间格局。

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实施旅游兴扶、工业强扶、农业富扶、统筹优扶、生态美扶、民生立扶、脱贫攻坚、改革创新、开放开发、项目带动“十大战略”。

这“十大战略”紧扣了五大发展理念: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构建“一个目标、两大品牌、三大板块、九大区域”(注:一个目标、两大品牌、三大板块、九大区域:一个目标即把我县建成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两大品牌即突出法门寺和周原两大世界级文化品牌;三大板块即打造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旅游三大板块;九大区域即佛文化旅游区、周原文化展示体验园区、大地生态观光区、观山文化旅游区、旅游商贸服务区、民俗文化体验区、扶风古城文化旅游区、丝路风情旅游区、渭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我县建成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到“十三五”末,全县接待游客总量突破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亿元。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信息化提升”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三大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把扶风建设成为宝鸡地区新型工业集中区。围绕粮、果、畜、菜、苗五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建设,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业强县创建为目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到“十三五”末,全县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5亿元。

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产城一体、城景融合,打造关中最美县城,构建宜居宜业城镇,建设新型城乡社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8.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

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着眼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扎实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深化“五有”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到“十三五”末,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3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我县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发挥扶风文化、区位、产业、环境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支持苹果、猕猴桃、蜂蜜等农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和贸易,把扶风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和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加快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凝聚全县工作合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两年脱贫三年摘帽”(注:两年脱贫三年摘帽:到年全县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到年摘掉贫困县帽子。)。

年,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扶风县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扶风县配合中国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栏目组,拍摄了以反映我们扶风县丰富旅游资源、厚重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走进扶风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该片采用全新的视觉和技术手法,新颖、独特地反映了我们扶风县旅游、生态、文化、经济、政治及历史人文风貌。

《走进扶风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上集)

《走进扶风这里不仅仅有法门寺》(下集)

圈子

赞赏

人赞赏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