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父辈的旗帜

成诺

这是同样一片土地。

但新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萌芽,开始升起。

这是今天参观后最直接的感受。

“丰收笑脸,往事情怀”是这次作家记者采风团的主题。我很欣慰,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后就可以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去走进新时代里的农民,真正去了解创新科技下的农业。

通讯,留给新闻工作者,美景,留给摄影师们,创新农业,留给专家们,而我只是一个普通思考者。

采风中,印象最深刻就是苹果园。集团公司化、集约化的管理,自动化、现代化的栽植技术,从施肥、灌溉、作务管理,到销售品牌和市场的建立打造无不显现出现代科技农业的神奇,赞叹之余,令我似曾相识又倍感陌生。

这已不是以前传统果业的模式,已不是父辈单家独户栽植作务的模式。

朋友戏谑我,要走出斗室,看一看外面。我独自揣测,我作为教师可能是文化的先行者,但绝不是一个科技,或农业的引领者。面对几百亩创新技术管理下的果园,除了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隐隐的我开始为父辈传统耕种下的辛劳不值。

父辈的勤劳和朴实令人印象深刻。

小时候,庄稼里的活计全是人力。

夏收,金黄的麦子沉甸甸的,秋收,碧绿如潮的玉米地密密匝匝,景色很美。但收割会很麻烦。一连十多天,炎阳下人们会一把一把,一个一个的收割。随后的耕种,施肥,都很辛苦,有汗也有泪。

而现在收割机,耕种机,喷雾机等现代机器的出现,极大的释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增加了农业的效益。

苹果园也不例外。

老家的苹果园依然是独户栽植,传统作务,低效管理。苹果的作务在老家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疏花,摘果往往是要一群人赶着趟去干。村民们很淳朴,会相互帮衬着干,但同期成长,同期成熟,人力就会变得异常紧张。而销售途径的单一,销售范围的狭窄,也在严重制约着老家果业的长足发展。

“海升集团苹果基地”的技术人员,给我们展示了进口的采摘机和喷雾机。然后,跳下车,自豪的说,近七百亩的果园只有他一个技术员,喷雾除害,滴水灌溉只要一天时间。而疏花,他们专门进行了科学研究,探索出一种通过控制浓度,找准花期,调试药剂手段进行化学疏花的方法。他说,这项技术是领先的,还没有人超越。而这种方法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

而“扶风县木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主打的是文化符号的苹果。各种文化字样的苹果即诱人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据说,作为果品龙头企业,把“封神台”苹果打造成无公害、生态化、色鲜味美的优质果、艺术果,已是他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其产品走的是优质高档路线,远销到京津沪等各大城市,而海外出口市场也已开始创汇。外商不断,订单不断,销路畅通,市场前景广阔。

其实,对比老家的苹果产销,我只是想说,是科技改变了苹果的作务,是创新改变了苹果的前景。

父辈的苹果园只是辛苦。粗劣技术,散户管理,传统作务,都在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也在深刻影响着他们对幸福追求的积极性。

不光是果业,整个农业链条上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如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就要学会破旧。

传统文化是好东西,要传承。而传统农业,却恰恰相反,要摒弃,要扬新。

我想,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应该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需要资金的扶持,需要政策的倾斜,更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撑和敢于破旧的魄力!

给我们带队的县农业局赵书记说,扶风这个六盘山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占全县人口近80%,大力发展优质果品,摘帽脱贫指日可待,但现在对果业的扶持资金太少,集约化栽植普及率不高,散户管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些都是我们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我们继续不懈的努力。

是的,经济的腾飞需要继续努力,任重而道远。

但一切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悄悄地改变。

这是同样的一片土地。

曾经,父辈用他们的勤劳和艰辛在期冀属于自己的希望。他们哭过泪过,他们像呵护生命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尽管他们的希望和收获同样的微薄。

这是不一样的一片土地。

现在,新的希望开始萌芽,开始升起……

▼找工作|找房子|二手买卖|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