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扶风苹果的故事征文选登1 薛立兴:那片让人嘴馋的苹果园...... 经历了沧桑的岁月就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过往的春秋总让人留恋珍惜。我的心中最难以忘怀的是故乡扶风那片让人嘴馋的苹果园...... 故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讲起。那时,我和村里的伙伴们正在上村小,正逢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岁月,大人小孩一日三餐糠菜半年粮,饥一顿饱一顿,穿衣戴帽、走亲访友买礼品,进粮站、商店、国营食堂全凭钱和票证供应。说句实话,农家人都缺钱少粮、无柴米油盐,甭想奢望吃肉,就是有了购买百货、副食的票证,也无钱购物买东西。在这种生活极度匮乏的年月,从农家孩子的眼睛里都能看出饥饿贪食的影子。邻村那片惹人眼馋的苹果园,成了我们一帮小学生聚焦的目标。放学后,完成了父母叮咛砍柴割草任务后,在高年级堂哥的率领下,我们五、六个孩子分成南北偷袭的两组,顺着苹果园旁边的玉米地奇袭了邻村的苹果园。看护果园的陈大叔,是位非常严肃负责的人,他听到果园中间的犬吠声,闻声追来,堂哥一组和几个跑得快的孩子似奔兔般跑出了陈大叔的视线,我和邻居乃儿被陈大叔逮了个正着。被他拴到看护房旁的果树上。窥视的堂哥看到如此境况,小跑着去给祖母报讯。祖母柱着行走不离的拐杖,向陈大叔告赔了一番,然后训斥我俩再饥也不能偷摘生产队的苹果。陈大叔笑哈哈地说:“小孩子家,肚子饥嘴馋,情有可原”就放了我俩。回家后,祖母和已知情的父母分别教训了我一顿。嗣后,我知错改错,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夜深人静入眠后,在梦中常常梦到亲人给我一颗又红又大的甜苹果,我口里流着涎水,从笑声中惊醒。 光阴似水,岁月如梭。转眼间我由一个不知事务的乡间少年成长为一名国家公务员。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纪念日,组织将我从县政府办综合秘书岗位选派到乔山脚下的天度镇担任副镇长,分管农口工作。这对跨出农家门的我来说属轻车熟道。那时,我三十四、五岁,正是血气方刚、年富力强的岁数。城乡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深入推进,沿山农民群众刚刚从大集体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种植和生产销售多元化还不那么适应。邻县邻乡思想开放的农民种植苹果发了财、致了富,我所在镇农民们既眼红,又不敢放开手脚大搞,思想禁锢在种植条件差,苹果产出后如何去出售等困境之中。我和镇上的林业员、农技员会同村组干部一起从北边的闫马、晁留、鲁上、永平、下寨逐村组入户做农民群众工作,搞思想发动,群众对苹果栽植的思想认识提升后。我们又去南片杨吉岭、天度、闫东、齐横等村组入户做群众工作。三年下村入户路没白跑,功夫没白费。到年,天度镇万亩苹果园总算建成。镇政府请来了西农大果树专家教授和县林果站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培训形式,给果农进行培训指导。镇上主要培训各村组技术指导员和苹果骨干园代表。各村分散培训深入农户苹果园现场手把手教剪枝、拉枝、施肥、作务管理技术。光阴荏苒,四年天度镇工作一晃而过。时年金秋十月,组织将我调任建和乡工作。在我告别天度镇父老乡亲时,我从乡亲们眼里看到了信任留恋的泪花,赞许的目光。这些泪花和目光,使我忘掉了往日的艰辛、委屈、疲倦,重新振作起为农民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的精气神。我骑着心爱的永久牌自行车,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丈量了一遍将要离别的这片热土,走到一片片挂满枝头已经着色了的红苹果,我心头无比的欣慰,默默祝福天度群众能从那一片片红果满枝头的苹果园里,抱上脱贫致富的“金娃娃”,产出奔向小康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冀。 春风化雨,生态优美。岁月不饶人,无情的时光对每个人都是公平无私的。从政四十五年之后,我退休回家。不甘寂寞是人的天性。我依然执着心中的爱好,拼搏在文学的海洋里。多次应邀参加了市县作协、杂文散文学会扶风采风活动。坐在宽敞的大巴车上,游览记录着历史厚重、集文物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自然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田园风光文化、建筑文化、景石文化、非物质文化和旅游观光文化于一身的七彩扶风、神韵周原吸引了采风者的眼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采风团先后参观了号称三秦母亲河渭河建设成的安澜河、景观河、生态河之后宝鸡的百里画廊、扶风段的十里花海和初建成的四条花带九个景点之后,又游览了七星河五彩滨纷的国家湿地公园和景色如画的七彩杏林花谷、县城老区据有八百年历史、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扶风县城隍庙和据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温家大院、县城新区3A级国家旅游景点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游览了5A级国家旅游景区法门寺佛教文化景区。嗣后,我又随作家记者采风团参观了周原遗址青铜器博物院,登上风景毓秀的野河山,在这迷人的自然生态景区入口处的封神台上,我仿佛听到那西周战马的嘶叫,将士冲杀的怒吼。深入山中十万亩槐花沁香扑鼻,养蜂人摇着蜜蜂辛勤采的槐花蜜,满脸喜悦溢于言表。 在几次采风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秀美扶风那十万亩一眼望不到头、红果挂满枝头的新品短枝红富士、秦月等早晚熟苹果。目前这些苹果园已不是以前那种单家独户栽植管理。成为集团公司化、现代化、集约化、工厂化、自动化、电子化、机械化规范栽植、施肥、灌溉、作务管理。生产的苹果成为无公害、生态化、色鲜味美的优质果、脱贫果、艺术果、致富果、幸福果。果品龙头企业,把扶风的苹果销往京、津、沪等各大都市,畅销海外出口创汇。我参观欣赏完那一片片现代化、生态化苹果园,如痴如醉,如同步入仙境。我想扶风这个六盘山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占全县人口近80%,优质果品和现代蔬菜栽植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一到两倍,不愁早日摘帽脱贫,使广大农民踏上小康社会的金光大道。 人生如梦,岁已甲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上村小到如今新世纪、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新果园。使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那片梦中故乡的苹果园,那颗味美香甜富有家乡味道的扶风苹果。 -------------------------- (编辑王应祥) ★“扶风作家 三、作品要求 1、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情节生动,文体以散文、精短纪实文学为主。散文、纪实文学、故事等每篇不超过字。 2、所投稿件须为原创稿件,文责自负,严禁一稿多投。征文主办单位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删减,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 3、作品稿件请发至电子邮箱ffxzjxhtg . 四、表彰奖励征文活动期间,优秀作品将择优在《陕西扶风作家》、《扶风在线》《陕西微传媒》《一点资讯》《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搜狐新闻》等网站和公众平台发表,活动结束后,聘请专家学者组织评奖。大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名。根据不同获奖等次计算稿酬,未获奖作品不计稿酬。优秀征文作品拟结集出版。 联系 扶风县作家协会: 扶风县农业局: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