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来都不是快乐和容易的,古有劝学,今亦有劝学。 及更始立,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入略汉中。述闻之,遣使迎成等。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述意恶之,召县中豪桀谓曰:“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吾欲保郡自守,诸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豪桀皆叩头曰:“愿效死。”述乃选精兵千余人,西击成等,大破之。 二年秋,功曹李熊说述曰:“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据千里,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宜改名号,以镇百姓。”述曰:“吾亦虑之,公言起我意。”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自更始败后,光武方事山东,未遑西伐。关中豪杰等往往拥众以万数,莫知所属,多往归述。是时,述废铜钱,置铁官钱,百姓货币不行。后,隗嚣称臣于述。述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好改易郡县官名。出入法驾,鸾旗旄骑,陈置陛戟,又立其两子为王。群臣多谏,以为成败未可知,戎士暴露,而遽王皇子,示无大志,伤战士心。述不听。唯公孙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 八年,帝使诸将攻隗嚣。嚣败,并没其军,蜀地闻之恐动。帝及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述省书叹息,以示所亲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隆、少皆劝降。述曰:“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左右莫敢复言。 九月,吴汉破斩述之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十一月,述自将数万人攻汉,自旦及日中,军士不得食,并疲,汉因令壮士突之,述兵大乱,被刺洞胸,堕马,其夜死。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帝闻之怒,以谴汉。 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以礼改葬之。其忠节志义之士,并蒙旌显。于是西土咸悦,莫不归心焉。 (选自《后汉书·公孙述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B.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C.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D.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掾吏:掾,原为佐助的意思。掾吏,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B.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年号是古代中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丹青:指红、黑二色。此二色不易褪变,文中以此表达讲究诚信之义。 D.追赠:指某人生前或死后被授予某些官职、称号等,以此来彰显其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述做清水长时,他的父亲派一小吏随行,但小吏很快辞归,因为公孙述认为自己无须别人教导。 B.宗成进入成都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公孙述于是号召当地豪杰起兵反对宗成,并最终打败了他。 C.隗嚣战败以后,光武帝写信招降公孙述,申明利害,公孙述的亲信们也劝他投降,但公孙述拒绝了。 D.军事不利的情况下,公孙述亲自率军作战。士兵又饿又累,被敌人突击大败,公孙述最终重伤死去。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太守以其能,使兼摄五县,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谓有鬼神。(5分) (2)群臣多谏,以为成败未可知,戎士暴露,而遽王皇子,示无大志,伤战士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二) 徐中行 孤城摇落气悲哉,斥卤黄花也自开。 万里乡心随去雁,九河秋色起登台。 自怜蓬鬓风尘老,犹忆萸囊汉署来。 此日衔杯谁不念,飘零天地转堪哀。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的“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黄花”扣合题中表明的节令。 B.颔联的“秋色”承接上联而来,“登台”二字照应诗题中的“登芦台”。 C.颈联着眼现实,生动形象地描画出诗人此时佩戴萸囊登高远眺的情景。 D.尾联总结全诗,直抒胸臆,并且再次回扣诗歌题目中的“九日”二字。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静女》中,因为是中意的女子馈赠的,虽然是茅草也让人感到美得出奇。这两句原文是:,。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对后唐的兴亡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推出“,”的结论。 (3)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中的“?”两句,化用苏轼《水龙吟》“点点是离人泪”,浑然天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北宋都城开封那曾经的繁华如烟如梦地蒸发了,如今仅有地理坐标可以帮助我们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只有文字清浅的墨香或还有迹可循。 在两宋时期,通过茶坊成为一张显微镜片,生动地窥见彼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世态人情见之于幽然茶色。当时的开封茶坊林立,或临街而设或筑于瓦舍,茶客每日,往来不断。但最能体现两宋文人雅士审美的恐怕就是茶具了。和唐代崇尚青瓷不同,宋朝是黑瓷的黄金时代。黑瓷茶盏外形古朴端庄,釉色朗润,恰符合宋代文人质朴素雅、清新返璞的志趣。 ()。茶的清丽和芳香既使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生发出淡泊豁达、自在从容的悠远茶思;同时,深厚博大的中国文化又赋予了茶更新颖更多元的内涵,儒的谦和、禅的沉静、道的浩渺都使得那抹浅雅的绿色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无论是工艺精良的茶叶生产还是工序的品茶之道,甚至是的茶器茶具,都是人们藉着对茶的热爱在与茶相关的领域里促生的锦绣繁花。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络绎不绝品味繁复琳琅满目 B.车水马龙品位繁琐珠玑满目 C.络绎不绝品位繁复琳琅满目 D.车水马龙品味繁琐珠玑满目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无不反映出两宋时期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亦展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相互交融促进的生动图景。 B.这些无不展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相互交融促进的生动图景,同时亦反映出两宋时期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 C.这些无不反映出两宋时期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亦展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相互促进交融的生动图景。 D.这些无不展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相互促进交融的生动图景,同时亦反映出两宋时期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茶坊这张显微镜片,生动地窥见彼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世态人情见之于幽然茶色。 B.通过茶坊这张显微镜片,使人于幽然茶色中生动地窥见彼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世态人情。 C.茶坊成为一张显微镜片,生动地窥见彼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世态人情见之于幽然茶色。 D.茶坊成为一张显微镜片,使人于幽然茶色中生动地窥见彼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世态人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液体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液体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持续不断地逸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①,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②,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一般至少相差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当蒸馏组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时,③,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物质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所以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 21.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句子要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5分) 本报讯15日,江苏省“情系留守儿童,共享温暖阳光”文明实践集中行动启动。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苏北五市文明办的负责人,以及陈红明、杨洪雨、姚士群、邹必新等“中国好人”“江苏好人”与留守儿童代表围桌而坐,共同开启温暖时刻。 据统计,目前我省有17万余留守儿童,且主要分布在苏北五市。为了让孩子们过个欢乐的春节,活动现场,“情系留守儿童,共享温暖阳光”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行动项目发布。“把爱带回家,幸福过大年”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活动、“破解孩子的情绪密码”智慧家长讲座、“有我在,不孤单”等53个行动项目,让留守儿童“过年有人陪”。活动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志愿者与10名留守儿童关爱结对,10家社会志愿组织与10个村现场签订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协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上海杨浦区推出“落樱不扫”街道。S市也打算学习这种做法,在网上征求市民意见。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保留了城市的自然美,有人认为这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有人认为……假如你是该市的市民,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D(A.“全盘否定宋代历史”错;B.应为“最为狭小的主要朝代”;C.“不应该”错。) 2.C(没有对比论证。) 3.B(“全面理解”错。) 4.B(因果倒置。应该是“直播带货的销售边界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商家打开了新销路,拓展了生存空间”。) 5.A(或然变必然。文章里只是说“直播电商这一潮流,或许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商家参与掘金”。) 6.材料一侧重直播带货对我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材料二侧重直播带货火爆的原因;材料三侧重直播带货如何规范健康发展。(每点2分) 7.C(“客观具体的介绍”错。) 8.①窗外鸟儿一直展示它们的生命活力与自在,而“我”却一直忽视,真诚地表达了自责之情。(注意“尽管……但”,“真是”等词语。自责、遗憾、惋惜、后悔皆可)(3分, 每点1分。) ②具体展现斑鸠生命变化过程,体现斑鸠带给我的态度变化,表现我对生命体验机会的珍视。(3分,每点1分。) 9.①特定的位置与对象,易于引起读者兴趣;②便于表现“我”的观察过程,展示行为和心理变化;③有利于具体呈现斑鸠的生活状态,细致刻画斑鸠与人的关系;④利于表达 “我”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B(天下同苦新室,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11.D(“追赠”是死后授予。) 12.A(“公孙述认为自己无须别人教导”错。) 13.(1)后来太守因为他很有才能,让他兼任代理五个县(的长官),这五个县政事治理得 好,奸盗之事不再发生了,郡中说有了鬼神(护佑)。(5分,一句1分) (2)群臣多规谏,认为成败还不可知,军队暴露在外,(公孙述)却急于封儿子为王, 表现出没有大志,挫伤战士的心。(5分,后五句一句1分) 参考译文: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哀帝时,父亲公孙仁为河南都尉,公孙述就补为清水县长。公孙仁认为公孙述年少,派遣门下掾随他到任。月余,掾辞归,向公孙仁说:“公孙述不是等待教导的人。”后来太守因为他很有才能,使他兼摄五县(的长官),结果这五个县政事治理得好,奸盗不再发生了,郡中说有了鬼神(护佑)。 等到更始即位,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侵入汉中。公孙述听说,就派遣使者迎接宗成等。宗成等到成都,虏掠暴虐。公孙述很厌恶,于是召集县中豪杰对他们说:“天下同苦于王莽新朝,所以一听到汉将军到,我就派人驰去迎接。现在百姓无辜而妇女儿童都成了俘虏,百姓的家室房屋都遭焚烧,这是寇贼,不是义兵。我想保郡自守,你们愿意同我一起干的请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豪杰们都叩头说:“愿效死。”公孙述于是就选精兵千余人,向西攻击宗成等人,大破宗成。 二年秋,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说:“现在四海汹涌不安,平民百姓肆意议论。将军割据千里,如能奋威德以投合天时,就可以成就霸王的事业了。应改名号,以镇抚百姓。”公孙述说:“我也考虑过,你的话启发了我。”于是自立为蜀王,定都在成都。建武元年四月,就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自从更始败后,光武正忙于山东事务,没来得及西伐。关中豪杰往往拥有兵众达万,不知归属,多往归公孙述。这时,公孙述废除铜钱,置铁官以铸钱,百姓手中的货币不能流通。后来,隗嚣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喜苛求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小事。敢诛杀而不识大体,喜欢更改郡县的官名。出入都是天子的阵仗,持戟侍卫于殿阶两侧。又立他的二子为王。群臣多规谏,以为成败还不可知,军队暴露在外,(公孙述)却急于封儿子为王,表现出没有大志,挫伤战士的心。公孙述不听。只有他公孙一家一姓的能够当官掌权,由此大臣们都埋怨不迭。 八年,帝使诸将进攻隗嚣。隗嚣失败,全军覆没。蜀地听到消息惊恐震动。光武帝就写信给公孙述,陈述祸福,以表明自己的诚心。公孙述看信省悟叹息,给亲信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看。隆、少都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兴与废都是命运。哪里有投降的天子呢!”左右的人就不敢再讲话了。 九月,吴汉破斩公孙述的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十一月,公孙述亲自率领数万人攻吴汉,从清晨到日中,军士吃不到粮食,都很疲乏,吴汉命令壮士突击,公孙述兵士大乱,公孙述胸部中枪,坠落马下,晚上就死了。吴汉就杀了公孙述妻儿,把公孙氏全都杀尽,又纵兵大掠,焚烧公孙述宫室。光武听到发怒,谴责吴汉。 初,常少、张隆劝公孙述降汉,述不从,常少与张隆都忧郁而死。光武下诏书追赠常少为太常,张隆为光禄勋,以太常和光禄勋的仪礼改葬他俩。凡是忠节志义的人士,都受到了表彰和显扬。于是西土人士都感到高兴,没有不归心的。 14.C(颈联虚实结合,上句为实,着眼现实,下句为虚,回忆过去。) 15.对朋友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年华老去的悲哀,漂泊天涯的愁苦。(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1)自牧归荑,洵美且异;(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7.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品味:一指尝试滋味;二指仔细体会;三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多用于文人雅客。如文化品位,艺术品位,思想品位等。繁复:指繁多复杂。繁琐:一指繁杂琐碎;二指烦扰。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珠玑:形容美好的诗文绘画。) 18.A(根据前后文,应该先讲“反映了两宋时期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然后再说“展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相互交融促进的生动图景”。应该先“交融”,然后再“促进”。) 19.D(A.句式杂糅;B.缺少主语;C.中途易辙。) 20.①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没有“只”,正常赋分)②使液体变为蒸气③沸点较低的先蒸出(每点两分。) 21.“情系留守儿童”文明实践集中行动启动,让留守儿童“过年有人陪”。(“情系留守儿童”“文明实践集中行动”“启动”各一分;“留守儿童过年有人陪”两分。如果答案涉及“共享温暖阳光”“过个欢乐的春节”也可以,字数符合要求的不扣分。) 22.作文评分参照年全国卷标准。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