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15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刘峰先生,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晓东先生,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文先生,陕西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何存贵先生,西安医院副院长刘青光先生,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展宏先生出席,介绍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主持。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 前天,省委召开全省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要求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为了帮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我省相关部署安排,今天我们邀请了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刘峰先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晓东先生,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文先生,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何存贵先生,西安医院副院长刘青光先生,同时,还采用网络视频连线方式邀请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展宏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省统筹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峰先生通报疫情相关情况。 陕西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刘峰: 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介绍我省疫情防控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工作要求: 一、疫情情况通报 截至2月20日9时,陕西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8例,死亡1例。新增确诊病例中,西安市2例、安康市1例。陕西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例治愈出院),其中输入性病例例,密切接触者例,无明确接触史病例15例。累计确诊病例中,西安市例、宝鸡市13例、咸阳市17例、铜川市8例、渭南市15例、延安市8例、榆林市3例、汉中市26例、安康市26例、商洛市7例、杨凌示范区1例,韩城市1例。全省现有疑似病例52例。全省新增密切接触者人,累计人,均集中医学观察。新增解除密切接触者人,累计解除密切接触者人。 二、省疫情防控实行分区分级管理有关要求 2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我省印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全省疫情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要求各地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意见》要求,低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意见》将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周至县、西安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宝鸡市渭滨区、扶风县、岐山县,武功县、三原县,铜川市王益区,渭南市临渭区、澄城县、富平县,延川县,定边县,汉中市汉台区、洋县、镇巴县,旬阳县、紫阳县、白河县,洛南县等29个县(区)列为中风险地区,其余县(市、区)为低风险地区,我省目前没有高风险地区。各县(市、区)风险等级将实行动态管理。由于安康市汉滨区今日(2月20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按照《意见》的规定,将安康市汉滨区调整为中风险县(区),目前我省中风险地区调整为30个县(区)。各县(市、区)要对辖区乡镇疫情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 《意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工作机制,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工作落实,坚持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不能层层加码、一刀切,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要加强运输保障,做好来陕返陕人员信息登记并落实管理措施,要确保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维护客流物流运行秩序。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谢谢刘组长。下面,请陈晓东先生作介绍。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晓东: 各位媒体朋友们,下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期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现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强化稳就业政策支持 2月17日,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发〔〕3号),明确了15条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结合近期中省发布实施的其他相关政策,形成了“免、缓、返、补、延、商、扩”等一整套阶段性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岗位。 一是“免”。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从2月到6月,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 二是“缓”。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缓缴期间参保职工个人权益不受影响。 三是“返”。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不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僵尸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缴费的50%提高到60%;将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由不高于上年度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放宽至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 四是“补”。对春节期间(年1月24日-2月9日)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新吸纳人员就业且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的,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支持创业中心建设,按照县、镇级创业中心20万元、10万元的标准,用于补贴入孵中小微企业或创业个人房租、水电费等。疫情防控期间,对提供线上求职招聘服务的高校,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校园招聘补贴。 五是“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予以优先支持。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向贷款银行申请展期还款。 六是“商”。支持企业稳定劳动关系,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符合规定的复工企业实施灵活用工措施,与职工协商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上下班等方式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七是“扩”。支持社区(村)开发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优先招用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和无法返岗劳动力;对受疫情影响失业且缴费满一年但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按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按月发放失业补助金至疫情结束。 二、优化返工用工服务保障 近期,各级人社部门针对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机制,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和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协作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共组织家企业开展线上求职招聘活动场(次),发布岗位信息36.5万个,线上访问量达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人(次)。为进一步做好返工用工服务保障工作,2月18日,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实施《返工用工服务五条措施》。具体为: 一是支持省外劳务输出。以陕南3市为重点,以县、区人社部门、劳务输出站为单位,主动对接农民工劳动关系所在地企业,按照企业确定的复工日期、用工数量等信息,有序组织集中返工用工。会同卫健部门出具个人居家观察健康证明,与务工所在地建立健康状况互认机制。商运输公司签订合同,明确起止点、运输路线、路途防护和运输费用等。所需费用由人社部门、劳务输出站、运输公司、个人协商,政府出资部分从转移就业交通补助中解决。省外用工企业主动来陕接回职工的,当地人社部门在健康互认、优化运输路线和防护等方面积极配合。 二是稳定省内转移就业。按照分区分级防控方案,各地人社部门主动跟踪复工返工信息,对于务工人员自行返工有困难的,就近集中归并,统一送达。运输费用等其他服务比照第一条措施实施。新增用工由所在地人社部门实行网上招聘。 三是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防疫期间,在当地产业园区(农业园区)扩大种植养殖、加工业生产规模的,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15万元以内的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四是免费提供线上招聘培训。各级各类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企业要提升网上服务能力。个人参加线上招聘培训的一律免费。疫情期间,人力资源企业成功介绍一人就业、企业成功吸纳一人就业分别给予元、元的补助。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补贴标准按照线下%执行,所需资金由专账资金列支。(陕西公共招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