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耍社火 文/刘新焕 俗话说:“小初一,大十五。”正月十五,关中最热闹的是耍社火。关中人耍社火常以村或单位牵头,从正月十三就开始动起来。因为是热闹快乐的事,所以人们多是自愿参与。十五日凌晨三、四点,天还黑咕隆咚,人们便在一片狗叫声中,打门叫窗子,相互呼唤着忙碌开,搭彩架,扮彩车,牵彩马,妆花脸,各人执着各人的事。 社火讲究化妆,关中人称“打脸”,“打脸”多是浓妆重彩,打花脸是为表出古人性情,一般白主奸,黑主傲,黄主躁,红色主忠,绿主盗也常用于神鬼。有些重点人物讲究脸上贴金,如猛张飞两眼圆睁,为了突出两眼,贴上金箔,阳光一照,两目发光,神态飞扬,很能体现主人的英雄气概。脸上妆化好了,再登高靴、披蟒袍、穿戏袍进一步妆扮,各种行头穿戴齐整后,这时天已麻麻亮。队伍开始集合,通常情况车队要浩浩荡荡先开进镇上或县城转一圈,然后才回各自村上或单位走一遍。 响午时分,花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社火开始耍起来。 社火表演的内容很丰富,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好汉、历史故事、古代传说故事和戏曲故事及戏曲人物,譬如:药王爷坐虎针龙、天女散花、钟馗捉鬼、伍子胥举鼎、霸王别姬、关公保皇嫂、司马逼宫、赵匡胤送妹子、以及三堂会审、铡包勉、孟母择邻等。也有现代戏,如:三滴血、红灯记、江姐、杨子荣等。 开头的是三眼铳,人称“镢把炮”,走在队伍两边,“嗵、嗵、嗵”冲天放去,炮一响,声音特大,抖得墙上掉土渣,围看热闹的人赶紧往后退去,让出路来,这时舞龙队从队伍左右冲出,两条巨龙,忽一下高高地飞向空中飘动,忽一下轻轻地钻入人群游走。两只大狮子紧追着舞狮人手中飞舞的彩球,大张狮口,威风八面,几只小狮子紧跟后面,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在一面面彩旗的引导下,一个鼓手,头上扎个羊肚手巾,光着膀子,身披着红绸,站在一面大鼓前,抡着系着红绸的鼓槌,上下晃动着打着大鼓,越打越兴,旁边围一圈拍䥽打锣者,铜䥽一齐举过头顶,翻动出一片灿烂;铜锣“当啷啷”一路相伴。后面长长的队伍,车社火、马社火、山社火、地社火、抬社火、踩高晓、柳木腿、跑旱船、耍龙灯一一跟来,一匹马一个人物,一辆车一台大戏,一个队一道风景,一个人一个故事。车在行,马在叫,人在喊,热闹一片。最耀眼的是背社火和高芯社火,背社火是一个人背着两、三个娃娃,娃娃六、七岁大,扮成哼哈将或历史人物,或站或坐在高杆上,手里舞着长矛铁棒,看起来高,但不危险,见了拍一下手,上面的碎娃还会抖抖串铃。高芯社火也叫演芯子,六、七米杆高高悬在空中,上面有舞剑的,有骑马的,上下人物相互照应,譬如下面舞剑的托起的花瓣上坐个大美人,中间骑马人的马蹄子踩着下面美人握着的扇子上,而举起的长矛尖,则挑起最上面站着的人。 街头看社火的人山人海,人们一边用惊喜的目光盯着每个社火从眼前走过,一边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夸赞议论着。而街面上一些店铺、单位的人,见社火过来,放炮喜迎,并早早在门口立一张桌子,放上麻花、食品、香烟、糖果等礼品,专等耍社火的过来收,社火队收了礼,会在门前多停留些,罗鼓多擂一会儿,龙和狮子过来多舞一阵,以示回报。如果在十字路口两家社火队相遇,要进行一番比试,当面锣,对面鼓,敲的震天响,一下两下放不下,直到两家领队的互相谦让规劝,才相互让开道。 关中人耍社火,图的是热闹,在热闹中放飞着喜悦的心情,亦展示着生活的多彩。 投稿 投稿请发到admin ffbxw.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甲氧沙林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