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的名字可是我们扶风人从小听到大的,可是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与马援有关的那些事... 1 井底之蛙 公元22年,王莽执政末期,天下大乱,各路英豪纷纷揭竿而起。这些英豪中自然不缺我们今天的主角—马援。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都洛阳。 同年,公孙述在成都也自立为帝。 这两个皇帝究竟谁能坐稳天下,马援的老板隗嚣对于抱紧哪个大树拿不定主意,于是派马援前往成都,对公孙述做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 马援跟公孙述都是扶风人,两人穿着开裆裤就在一起玩耍。虽然后来天各一方,但是偶尔也用伊妹儿联络过感情。 阔别十年马上相见,马援的心激动地快要跳出来,一路上脑补各种两人聊嗨了、喝醉了、唱美了的画面。 可当他到了成都才发现,眼前的公孙述早已不是当年睡在他上铺的那个兄弟。 百官肃立,戒备森严。公孙述身着华服,高坐在金銮宝殿上,接见了一身布衣的马援,此情此景除了礼仪和恭敬,还有什么理由聊那些年一起吹过的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朋友呢。 吃完一顿食不甘味的盛宴,公孙述煞有介事地对马援说:小马啊!看我这里怎么样?要不要跳槽跟着我啊,我给你个大司马当当。 马援当即拒绝。打道回府之后,马援面见隗嚣,对公孙述的评价四个字:井底之蛙。 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排场,自以为强大,有才干的人当然不能与他共同建立功业。 随后隗嚣再派马援前往洛阳去评估刘秀。 让马援大跌眼镜的是,通报之后,没有阵仗,没有排场。刘秀穿着简朴的布衣笑脸相迎。 几番对话过后,马援心中有数,判断天下终将归于刘秀,于是劝说隗嚣投靠了刘秀。 在马援眼里,刘秀称得上是真英雄。能以本色示人,能够复归于朴。 结果如马援所言,公孙述被刘秀打败。光武帝刘秀统一了天下。 2 堆米成山 隗嚣归汉之后,马援也就带领家属一起到了洛阳。因为僧多粥少,到了没有给他安排职务。马援也不恼,看着家旁边有一块好地,便想自己拿来种种庄稼,于是便上书给刘秀,获得了土地使用权,每天带月荷锄归,倒也安逸快活。 但是他的老板隗嚣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态。 几个月没见职务分配名单,隗嚣早就心怀不满,恰逢部将王元在旁挑拨,就存了称王称霸的野心。 马援发现端倪,多次写信好意相劝。不想隗嚣见到信后愈发恼火,认为马援背离自己,后来竟起兵抗拒汉朝。 见隗嚣执迷不悟。马援决定另投明君,上书给刘秀,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并陈说了隗嚣反叛之心。 建武八年(32年),汉光帝刘秀自统军讨伐隗嚣。 军队到了漆县(今陕西彬县),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光武帝也犹豫不定,难下决心。 马援却认为隗嚣的将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如果乘机进攻,定获全胜。 他命人取些米来,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 光武帝特别高兴,听从马援的建议,第二天挥军直进,果然大胜,隗嚣军主力被消灭得干净。 此战,马援“堆米为山”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平定羌乱 凉州略定,刘秀就可以专注于成都公孙述了,陇地诸军也开始积极筹备南下伐蜀,但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王莽执政,天下大乱之时,塞外羌族也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如此后方起火,对于汉军南征是非常不利的。 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建武十一年夏,刘秀拜马援为陇西太守,率步骑三千人前往平乱,以稳固西北局势,保障汉军伐蜀全局战略。 这一年,马援四十九岁,这迟来的独当一面,让这员老将欣喜若狂。数十年等待与蛰伏,总算没有白费,至此临洮一役,终于拉开了马援辉煌军事生涯的序幕。 面对气势汹汹的诸羌联军,马援擒贼先擒王,发动了一次突袭,打得羌人措手不及,数万大军竟败于马援三千步骑之手,然后就是一路溃逃,又被汉军追斩首级数百,其马、牛、羊等牲畜万余头全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其余诸羌部落闻风大惧,哭爹喊娘、面壁裂墙,连忙弃守陇西诸塞,集体向汉军投诚,马援不费一兵一卒又收降叛军八千余。 不久,逃回金城郡的羌人又纠集数万羌兵人,企图做最后之拼死恶战。 马援不喜欢持久战,但更不喜欢恶战。他就是喜欢奇袭,喜欢你,没道理。 当然,奇袭也要有变化,不能次次一样,还得讲究“奇正配合”。 这次马援先让大军在正面列阵,往山上佯攻,暗地里却派一支数百人的骑兵绕到羌军侧背,待天黑之后冲入羌营,趁夜放起火来,同时击鼓叫噪,虚张声势。 羌人一时也不知有多少汉军袭来,又一次大乱惊溃。马援见机立刻发动正面总攻,大军掩杀过去,也不知多少羌人在夜色中稀里糊涂成了刀下之鬼。 经此一战,狠狠地打击了叛乱的羌人。 这次马援身先士卒,飞箭将其腿肚子都射穿了。刘秀听说马援受伤,非常心疼,赶紧下诏慰劳,并赐以牛三百头与羊三千头给马援养病,说你多吃点烤羊腿牛蹄筋好好补补吧。马援却像往常一样,又把这些赏赐分给了辛苦的将士们。 真是仁慈爱人的好上级啊。 4 力保金城 此后,金城郡内的数十万羌人,一部分逃回了西海,一部分被迫投降了汉朝,刘秀将这些投降羌人全部内迁至天水、陇西、扶风三郡,以就近掌控。 当时,金城破羌以西(今青海乐都东、西宁一带),离汉廷道途遥远,又经常发生变乱,不好治理。朝廷大臣商议,要把该地区舍弃。 这下马援可坐不住了:所谓寸土寸金,何况是这么大一块沃野,岂能轻易放弃? 他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破羌以西的城堡都还完整牢固,适于固守;第二,那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第三,假如舍弃不管,任羌人占据金城,那么,以后将有无穷的祸患。 刘秀觉得他言之有理,依从了他的意见,下诏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名少数民族全都放回。同时把整个西北局势交给马援。 马援为他们安排官吏,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鼓励人们发展农牧业生产,肥沃的金城谷地,又恢复了当年的兴盛景象。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展开外交,说服塞外西羌部落首领前来与汉人通婚,人们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天幸有马援!金城至今固若金汤,为我甘肃首府,控扼疆藏。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一共六年。由于他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治安良好,成绩斐然。有一次他正和宾客在饮酒,县城发生一起私人仇杀事件,百姓以为是羌人又造反了,都往城内逃难。 官员急着来报告,要求关闭城门,发兵防守。马援大笑道:“谁还敢再来侵犯我?你们胆小的尽可回家去床下躲起来。”结果事后查明,果然只是一个偶发的争斗事件。 这种淡定来源于自信,来源于对敌我情况的胸有成竹。马援不愧是个大将之材。 (未完待续) 马援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死后得到了一个近乎悲剧性的结局,不由得令人深思其中的奥秘。 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和观点,可以给小编留言哦,下周一的耳卯往事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