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菜·汉阴美食》是“陕菜品牌创新工程及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的第十一部,也是年的第一部。其构想应该可以说是从年就开始了,因为那一年,汉阴县被评为“陕菜之乡”,这是陕南地区第一个“陕菜之乡”,至今还保持着“第一”的纪录。 汉阴在年以前,是安康地区,甚至是陕南地区不太知名的小县。工业、农业、旅游业和商业都没有太大的优势。虽然历史悠久,虽然文化深厚,但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一般。除了有目的专门去,汉阴是属于那种被人忽略或经常“路过”的地方。而周边的石泉、紫阳、旬阳却是属于安康的佼佼者,名声在外。 可是,汉阴县在历史上却一点不“一般”。汉阴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已进入烹煮阶段。至隋唐时期,“性嗜口腹”,“食必兼肉”,“尚滋味”,“好辛香”,烹饪技艺已相当成熟。明清时期,大量湖广移民涌入汉阴垦荒、做工、经商,同时也带来了东南饮食文化,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汉阴饮食文化。汉阴饮食以品种丰富、绿色富硒、质朴厚重、崇尚本真为内涵,特色鲜明、风味浓郁,对周边饮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在陕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素有“鱼米之乡”、“美食之乡”的盛誉。当今汉阴饮食有余种,其中不乏特色精品,较好地保持着远古饮食文化色彩,具有质朴的品质和平民的风格,再加上药膳文化、硒资源优势,使汉阴饮食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这样好的资源和文化,注定汉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地方,是一个后起却干劲十足的县。这归功于政府的扶持,企业的努力,协会的帮助。自年被评为“陕菜之乡”后,加大力度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县政府专门发文《汉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汉阴特色小吃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富硒食品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富硒食品特色美食产业”是汉阴特色饮食产业的代称,其以汉阴特色饮食为龙头,延伸联结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农业生产等行业,覆盖生产、销售、流通、服务、文化全产业链。 为此,在年制定的《汉阴县富硒食品特色小吃产业发展规划(~年)(征求意见稿)》中专门强调,要加强汉阴饮食文化要素、技艺研究,邀请中国烹饪协会、陕西省烹饪协会饮食专家和新闻媒体举办汉阴小吃文化研讨和论坛等活动,编撰汉阴饮食文化丛书,揭示汉阴饮食文化内涵,彰显汉阴饮食特色,增强富硒食品特色小吃产业发展“软实力”,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文化基础。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汉阴饮食文化。 近十年来,汉阴按照《规划》发展迅速,食品加工企业由13家发展到28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6家。限上餐饮企业由2家增加到9家。企业商标由年16个增加到84个,其中“根凤”等食品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民康生态园、绿食苑、龙岗大酒店被认定为“中华餐饮名店”,7家企业被评为陕菜品牌店、陕菜示范店、陕西餐饮名店、中国陕菜最具特色店面。 富硒宴、秦巴山珍蘑菇宴、冬季养生宴、沈氏家宴、莲藕宴等宴席纷纷推出,并逐步走向精品化、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道路。 大唐山花牌菜籽油、秦康牌大米、龙飞牌魔芋粉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魔芋腐竹、红薯粉条等6种食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12种产品获富硒食品认证;19种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秦巴石叁珍蘑菇宴、冬季养生宴被认定为“中国名宴”、“陕西名宴”;汉水蒸盆子、酸辣茴香小鱼、墨鱼汤、白火石汆汤被认定为“中国名菜”;油炸米饺、米馍、豆腐干、炕炕馍、涧池烩面片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4种特色菜品被评为“陕西名菜”;10种风味小吃被评为“陕西名小吃”。 本人有幸多次被邀请去汉阴考察,与当地领导和协会、企业交流,对汉阴的美食发展一步一步向标准化,品牌化非常欣赏。在交流过程中,就编写《中国陕菜·汉阴美食》一书的想法,与县领导、协会、企业不谋而合。 写书的目的是为了记载和传承,是为了总结成绩,指导未来发展。为什么说汉阴县对美食做出这么大的成绩,还是与观念有关。早在年,汉阴县粮食局和汉阴县小吃办就编撰过一本《汉阴美食精粹》,本书将具有汉阴特色的地方小吃、地方菜品、富硒食品余种收录编撰而成,而且图并茂,内容丰富,对推介汉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陕菜品牌创新工程及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前几本是老一辈陕菜文化学者和陕菜大师的论著,从《中国陕菜·渭南菜》开始,对陕西各地县的陕菜进行详细梳理。《中国陕菜·大荔菜》首开先河,为一个县的饮食文化树碑立传并提供策划。而《中国陕菜·汉阴美食》则是紧随其后的第二部。大荔能成书,是因为有积累,有基础,有发展,有特色。而汉阴能成书,一样是有积累,有基础,有发展,有特色。年陕菜网与携程旅游合作推出“陕菜美食探秘”大型活动首站就在汉阴,尝试了“陕菜+旅游+文化”,效果显著。 在汉阴领导的关怀下,陕菜网积极配合,几赴汉阴,与当地企业和美食协会以及当地文化学者交流沟通,就是为了写了这本书,就是希望写出一本既有操作性强,又有文化内涵,还能指导汉阴美食发展的工具用书。 我和庄永全老师,陕菜网全体同仁正认真努力地进行编撰工作,期待,年《中国陕菜·汉阴美食》早日与大家见面。 朱立挺 年2月12日 朱立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陕菜协会副会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文化顾问、陕菜网专栏作家。 编辑:关亮 图片:陕菜网、关亮、网络 寻旺店咥陕菜,下载陕西美食地图APP,一招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