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蘇富比“琼肯:玉”专场将于9月22日举槌!本场拍卖呈献史蒂芬?琼肯三世(年逝)收藏逾60件玉器珍品,从中可见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阶段中国玉雕发展。焦点包括一件明代青玉雕童子牧牛摆件、清乾隆黄玉雕瑞兽摆件以及清道光白玉雕螭龙钮「慎德堂宝」方玺。艺狐全球拍卖为您提供本场竞拍服务及客观、鲜活、有品质的拍卖信息和行业报道;努力打造让藏家用户眼前一亮、爱不释手的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力争践行“全球拍卖·一触即达”,让拍卖更简单的初衷,有参拍意向或需要细节图的藏友欢迎致电艺狐热线--。 精选拍品 Lot漢至六朝玉馬首尺寸:高9.7厘米估价:,-,美元本品玉马首,神形兼备,朴拙自然,线条遒劲有力,刀韵之中古意磅礴,可见中国古代马文化艺术之精髓。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当中,马作为载具,地位尤其重要,开疆扩土、巩固山河、信息传播,皆见其用。汉代中国东北部边境常受匈奴侵扰,朝廷大力寻找异域良马,以利战事。汉武帝时,大宛国汗血宝马随贡入汉,武帝见后奉其为天马。汗血马属山地马种,据传可日行千里,速度、力量均胜于中国本地马种,故武帝不惜余力,通过外交以及战争手段,据载最终于太初四年将此马种引入国都。在如此大环境下,马作为造像艺术题材亦开始大量涌现。此时期马造像的特点突出,匠者着意刻画马的力量及刚进,形象多为鼓眼,阔鼻,腱颚,丰唇,常作露齿嘶鸣状。 马俑及骑马俑开始作为贵重随葬品被放置在墓葬之中。目前可见大量汉代陶马俑存世。参考两陶加彩骑马俑例,形象风格与本品马首相近。其一于年出土自陕西咸阳杨家湾,现藏咸阳博物馆,曾展《帝王时代中国马》,肯塔基马园及国际马博物馆,肯塔基,2年,编号;其二载MarthaBlackwelder及JohnE.Vollmer,《AttheEdgeoftheSky.AsianArtintheCollectionoftheSanAntonioMuseumofArt》,圣安东尼奥,年,图版4。另见一陶加彩马首例,无颈,展《RelicsofAncientChinafromtheCollectionofDr.PaulSinger》,AsiaHouseGallery,年,编号;亦见一例,有颈,年由SamuelT.Peters赠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编号26..45)。 除此外,亦可见汉代青铜马例。与陶马相比,青铜马制作难度更大。可见一颇具代表性的汉代青铜马,通体鎏金,尺寸硕大(高76公分),年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从葬坑出土,经大量出版,最近一次展于《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年,图版。另见著名的东汉铜奔马,作脚踏飞燕状,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载杨晓能编,《NewPerspectivesonChinasPast.ChineseArchaeologyintheTwentiethCentury》,耶鲁,年,图版90,同墓另出土一组青铜马,部分连战车,部分载骑者,见甘博文,〈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期2,北京,年,图版五至七。另见一对东汉青铜马例(高逾公分),年河北出土,录《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北京,年,图版;亦见一略大例(公分),藏河北省博物馆,展《特别展天马:シルクロードを翔ける梦の马》,奈良国立博物馆,奈良,年,编号92。再可见汉代木制马造像,木易腐,故存世例稀少,可参考一马连轺车例,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载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期12,北京,年,图版4,编号1。 相比之下,汉代玉马尤为罕见,应因其材质稀少、造价高昂之故。目前已知存世玉马,多为带翼天马形象,如见两例,清宫旧藏,载《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香港,年,图版及。 相类玉马首之先例可见一年凤翔县秦公一号墓之所出,为春秋时期,长5.3公分,玉色灰黑,刀工简练,颈下作小孔,展《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年,图版。汉例中最为著名且具争议性之例当为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之玉马首连半胸例,由馆方于年购自GeorgeEumorfopoulos收藏,经大量出版,包括RoseKerr编,《ChineseArtandDesign.TheT.T.TsuiGalleryofChineseArt》,伦敦,年,图版44。另可参考其它断代汉代之玉马首作例,包括一例出自OscarRaphael收藏,展《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年,编号;一例出自SomersetdeChair收藏,载GeoffreyWills,《JadeoftheEast》,纽约,年,图版48;一例亦出自琼肯收藏,与本品同录于AlfredSalmony,《ChineseJadesThroughtheWeiDynasty》,纽约,3年,图版XXXII-4;另一例出自大仓收藏,刊梅原末治,《支那古玉图录》,京都,年,图版LXVIII;再见一例,藏哈佛艺术博物馆,载HugoMunsterberg,《ArtoftheFarEast》,纽约,8年,图版36。另见一较大白色石雕例(长25公分),展《中国艺术展》,柏林,年,编号。 近时另见一对青玉无颈马首例出版,同时并引起了对于此时期玉马首断代的更多讨论。该对青玉马首尺寸略大(分别长13及18公分),出自GrenvilleL.Winthrop收藏,现藏哈佛艺术博物馆,其中较大者于年出自山中商会,较小者已知最晚于年进入Winthrop收藏,并曾载于AlfredSalmony,《CarvedJadeofAncientChina》,伯克利,年,图版LXVII。此对马首底部均见椭圆形钻孔,并见木及金属插杆残留。去年出版时断代定为「汉至唐(?)」,见苏芳淑,《EarlyChineseJadesintheHarvardArtMuseums》,哈佛,年,图版43A及43B,作者于书中提出对其断代之疑问及讨论。 本品玉马首虽与目前已知出土的相类汉代陶、青铜及木马的马首风格极近,但目前尚未见到相类汉代玉马首的出土实例,故此亦不排除此类玉马首制作年代晚于汉代之可能。 Lot清乾隆黃玉雕瑞獸擺件尺寸:长15厘米估价:,-,美本品黄玉摆件,瑞兽形象灵动如生,尺寸硕大,脊柱凹凸起伏有致,肌理分明,如箭在弦,随时准备跃动,双眼炯炯有神,兽须、尾、耳等各处细致无不展示玉匠卓艺。此摆件打磨光润,圆雕技法高超,必为识玉者钟爱。 瑞兽造像,发展于汉代,多见于石刻或玉雕等材质。石兽多置于陵道旁边,供奉天地神明,此传统于六朝期间发展更盛,南京陵墓前,守护灵兽造像尺寸硕大,气势慑人。同时期尺寸较小之相近玉雕瑞兽亦开始出现,渐成传统,而且以立体圆雕为主,与早期玉雕多为平面造型形成对比,意为物主展示宇宙天地之超自然力量。因此,自古以来瑞兽雕像制作不断,本品正属臻例。 可比较一黄玉瑞兽例,风格造型与本品极近,但作顾首状,载于《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I》,北京,年,页98至99(图一)。另见一相类例,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兽首前望,载于DeniseLeidy等,〈ChineseDecorativeArts〉,《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Bulletin》,年夏,页25。 再可参考一瑞兽例,清宫旧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年,图版93;另一例断代明,载于《天津博物馆藏玉》,北京,年,图版,同书并载另一坐像例,图版;亦见一例,售于香港佳士得年6月3日,编号;再比一例,出自沐文堂收藏,售于香港苏富比年12月1日,编号38。 Lot清道光白玉雕螭龍鈕方璽尺寸:高5.9厘米;宽3厘米;长3厘米估价:,-,美元玺文:慎德堂宝 本玺雕工卓绝,展示道光帝寝宫慎德堂之重要地位。慎德堂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岛,始建于道光十年,十一年建成,风格独特,与儒家建筑形制大相径庭,布局方正,屋顶呈三卷式,尽展中式庭园艺术特色。本玺应制于道光十一至三十年间,当置于慎德堂内。目前已知《道光帝行乐图》及《道光帝喜溢秋庭图》两画均钤有一方尺寸更大的「慎德堂宝」玺印,可见道光帝对慎德堂之喜爱。 《尚书·大禹谟》中记「禹曰:于,帝念哉!德为善政,政在养民。」意指作为帝王,应尽力令社会安定和谐,而要达此目标,关键乃施教化以正民之德,重资源以利民之用,建制度以厚民之生。德为善政,政在养民作为帝王之重要为政原则而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遵循,亦是清代统治者遵循之政治纲领,康熙、乾隆、嘉庆诸帝都曾就此发表各自看法与理解,道光皇帝也不例外。他认为「德与政相为表里,政与民相为回应」而「政与民所以相为回应也。」可惜道光年间社会动荡,外国列强入侵,故此无法达成理想。 道光年间,国力衰微,加上道光皇帝素来俭朴,在位期间仅制约六十方宝玺。其宝玺制作方式与前朝相同,先由皇帝选取玺文,再经造办处人员设计做样,皇帝首肯后开始制作,完成后再由皇帝验收,因此宝玺风格仍然保持宫廷气象。本玺制作规矩而精细,龙钮雕刻生动,玺文砣刻笔划流畅,均匀有力。 参考一套青玉瑞兽钮小玺两方,一方刻「道光御笔」,一方刻「政在养民」,出自爱米尔·吉美收藏,售于香港苏富比年6月1至2日,编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三方道光瑞兽钮白玉小玺,载《故宫经典?明清帝后宝玺》,北京,年,图版至。 Lot清乾隆白玉雕瑞獸擺件《子岡》仿款尺寸:长10.4厘米估价:,-,美元本品白玉瑞兽摆件,玉质上乘,雕工精绝,尽用佳材,构思巧妙,布局紧凑,纹饰工法泱泱古意,足见清代帝王慕古好雅之趣,其中又当以乾隆皇帝见着。 本品尤为罕见;比较一相类作例,尺寸较大,售于香港苏富比6年2月24日,编号52。另比一例,雕相类瑞兽口衔灵芝,出自仇焱之珍藏,曾售于香港苏富比9年10月8日,编号。 本摆件重量感丰盈,灵感或来自于明代文房瑞兽纸镇。可比较一例,卧兽造型,随材而制,售于香港苏富比年10月8日,编号1;另一例售于纽约佳士得7年9月19日,编号64。 Lot清十八世紀青白玉雕靈岳絕壁圖山子尺寸:高29.4厘米估价:,-,美本山子气势恢弘,极爲珍罕,乾隆年间玉雕工艺超卓,创思层出,据现时记载无近例可比,唯可比较一件玉山,尺寸硕大,雕刻绝壁纹饰与本品相近,并刻寿老、灵鹿及仙鹤,出自HarryM.Weinrebe收藏,两度售于香港佳士得,先后为2年10月30日,编号及年5月27日,编号。再比一例,青玉赏石,售于纽约邦瀚斯年9月9日,编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正面刻佛像,背面刻灵芝山石,载于《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大系·玉器卷》,卷8:清,北京,年,图版。 本品题材,或灵感源于《皇帝内经》中对于灵芝的描述。另见葛洪《抱朴子》内篇中记载:「菌芝,或生深山之中,或生大木之下,或生泉之侧,其状或如宫室,或如车马,或如龙虎,或如人形,或如飞鸟」(见JamesR.Ware译,《Alchemy,Medicine,ReligionintheChinaofA.D.:theNeiP’ienofKoHung》,剑桥,麻省,6年,页68)。灵芝,西学拉丁学名为「Ganodermalucidum」,有仙草之誉。汉《神农草本经》列灵芝为「上药」之首,可疗各种疾病,乃道家食疗养生上品,传说有长生奇效。 Lot十七世紀或更早青玉雕仿古提梁卣尺寸:高21.2厘米估价:,-,美元本品以高古器形、纹饰为原型,再加以创新,怀古通今,可见时之艺匠创思丰富。本卣纹饰取材自高古青铜器之雷纹及条纹。 鉴于十八世纪玉雕以繁缛为尚,虽精雕细琢,但缺少古韵,乾隆帝令玉匠研究宫中珍藏古代青铜器或木刻印本,仿其神韵,增添新意,创作玉器。参考一西周初青铜卣,饰鸟纹及相类竖直条纹,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veryBrundage收藏,载于杰西卡?罗森,《WesternZhouRitualBronzesfromtheArthurM.SacklerCollections》,卷IIB,华盛顿,年,图72.1。 饰相类条纹之玉瓶器颇爲罕见,可参考数器型相近例,但仿古纹饰各异,两例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一饰饕餮纹,曾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年,图版,另一例饰鸟纹及叶纹,图载于《中国玉器全集》,卷6,石家庄,图版。 此类竖直条纹可见于明代玉炉之上。参考一簋式炉例,断代明,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年,图版;另一例出自杨门收藏,售于纽约苏富比年3月19日,编号。 Lot清康熙/雍正青玉雕仙山童子擺件尺寸:高9.8厘米估价:,-,美元本品刻画四仙童嬉戏于山石之间,雕工卓越,构图立体,情境生动,石林布局巧妙,嶙峋山石与翻滚海浪对比分明,展示艺匠技巧高超、造诣娴熟。此类海浪表现手法应属清代风格。山石形态则与曾经的皇家园林、今北海公园中的石景相类,见展览图录《TheEmperor’sPrivateParadise.TreasuresfromtheForbiddenCity》,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塞勒姆,麻省,2年,页86,图8。 本品摆件寓意吉祥,刻画人物包括和合二仙以及刘海。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象征和合如意,其形象有时为手持扫把及宝瓶。刘海常以金蟾相伴,蟾吐金钱,寓意财源广进。和合二仙及婴戏图题材蔚为流行,刻画童子或与动物嬉戏,或游戏作乐,见于书画、漆器、瓷器及玉器等多种材质,有多子多孙、子孙万代之吉意。可见一玉雕和合二仙山子,断代十八世纪,二仙亦手持扫把及宝瓶,售香港佳士得年11月27日,编号。另可见一康熙五彩四仙图瓶,包括和合二仙及刘海,洁蕊堂收藏,售于纽约苏富比年3月20日,编号。 Lot明青玉雕童子牧牛擺件尺寸:长17.9厘米估价:,-,美元本品青玉童子牧牛摆件,雕工精湛,构思巧妙,意境平和恬逸。童子骑牛,为中国书画经典题材,寓意宁静顺从。 比较一白玉作例,水牛作顾首状,两度售于香港佳士得,先后为年5月18日,编号及2年10月28日,编号。另比一例,刻划童子手持穗秆,曾展于《玉缘?德安堂藏玉展》,故宫博物院,北京,年,编号79;另一例尺寸较小,售于纽约苏富比2年10月8日,编号2;再比一例,售于伦敦佳士得年11月4日,编号7。尚有一例,刻划水牛童子立像,图载于《中国玉器全集》,卷6,石家庄,年,图版。 童子牧牛题材,流行于宋代,最先以此为题的文人包括苏轼、黄庭坚以及其好友李公麟。十一世纪开始,童子牧牛主题成为远离世俗烦嚣、礼仪及公务,追求简朴生活之代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李唐童子水牛及乳牛图手卷(作于十一或十二世纪),载于AnnElizabethBarrottWicks编,《ChildreninChineseArt》,檀香山,2年,页54,图2.6。参考两玉雕例,断代宋、元,出自VictorShaw收藏,曾展于《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AsiaHouseGallery,纽约,,编号46及47,该展并包括一白玉例,刻划两童子与水牛,出自GeraldGodfrey收藏,编号48。 Lot清乾隆青玉雕仙山聚瑞圖山子尺寸:高19厘米估价:,-,美元本山子构图精妙,良材尽用,玉匠以浮雕深浅刻划山石层次,利用原材特质,营造丰富画面。案头玉雕,尽收山水意境,自然风景各态,展现于纹饰之上,人物、动物、植物等布局符合吉祥意象,亦切合传统中式的宇宙观(参考杰西卡?罗森,〈TheAuspiciousUniverse〉,《China.TheThreeEmperors-》,伦敦,5年,页-)。 乾隆西征后,和阗、莎车等地所产良玉朝贡不断。玉材供应量突然大增,艺匠开始雕刻立体玉山,刻划自然山水景色,形状、尺寸各异。乾隆帝主张插屏及山子等玉雕须带历代名家画意。据载,高宗曾命工匠照其御藏古画雕玉,其中包括五代山水大家关仝所作《关山行旅图》等。 可比较相类玉山数例,如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雕听泉图,曾展于《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故宫博物院,台北,年,编号40;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图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年,图版73;再比一例,售于巴黎苏富比年12月12日,编号;尚有一例,售于香港佳士得7年11月27日,编号。 Lot宋至明黃玉雕瑞獸把件尺寸:长6.5厘米估价:80,-,美元本品黄玉色泽温润,与瑞兽柔和造型极为切合,定必深受爱玉之人钟爱,以圆雕技法巧成,造型刻划粗中带细,极具韵味,古意盎然。 如此卧兽造型,与流行于汉、六朝时期镇守陵墓的狮、虎及带翼灵兽相近。此时期,动物玉雕传统亦发展蓬勃,成就超卓。此类玉雕不仅供贵族菁英作陈设、供其玩赏,并且让其体会宇宙超自然力量之妙。玉雕艺术于中国拥有悠久传统,世代相传,本品正是臻例。 比较一例,断代宋末至明初,北山堂藏,曾展于《中国玉雕》,香港艺术馆,香港,年,编号以及《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49,图录引述,明代许多关于黄玉的文献记载,若干明代作者认为黄玉胜于白玉(页67);另比一例,黄玉卧犬,载于罗伯特?杨门,《杨门藏玉:中国玉器?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芝加哥,年,图版,售于香港苏富比年4月3日,编号。 再比一青玉例,尺寸较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载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卷6:明,北京,年,图版;亦见一件白玉作例,曾展于《TheChineseScholarsStudio.ArtisticLifeintheLateMingPeriod》,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52;另比一黄玉例,兽首侧望,出自GeraldGodfrey收藏,售于香港佳士得年10月30日,编号。 Lot清乾隆白玉雕連年有餘擺件尺寸:长8.5厘米估价:80,-,美元本玉雕精工巧作,尽用原玉良材,刻划莲花金鱼自然写实,金鱼饱满丰润,巧以玉材皮色处刻划鱼鳞,鱼尾、叶纹等细节精致入微,缕雕花叶细腻柔美,把玩手中尤其可喜,足见玉匠卓艺。 参考一相类作例,鱼尾卷曲,并刻蛤、蛙,尺寸较小,出自Rannerdale收藏,曾展于《JadesfromChina》,东亚艺术博物馆,巴斯,年,编号,同展另有一例雕金鱼蛤贝,工略简,编号;亦比一例,金鱼口衔灵芝,售于伦敦苏富比年5月10日,编号19;另一双鱼例,曾展于《玉缘?德安堂藏玉展》,故宫博物院,北京,年,编号95。书中记,「以白玉子料琢成,保留了较多的玉皮之色,此种玉料被称为金裹银,尤为珍贵。」(页) 另可比较一例,雕双鲤乘浪,同样尽用原玉良材,出自麦雅理先生收藏,曾展于《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90;再比一例,雕鲶鱼一对,口衔灵芝,售于香港佳士得年11月3日,编号,后易手于香港苏富比年10月5日,编号54,出自RogerKeverne珍藏。 Lot宋至明青玉雕瑞獸擺件尺寸:长9.2厘米估价:80,-,美元本品圆雕精巧,刻划瑞兽及其幼兽栩栩如生,兽首朝后互相对望。刻划长幼灵兽或动物之雕刻,元、明之间开始流行,并延续至清代。 比较一佛狮戏绣球例,圆雕首尾相接构图与本品相近,断代明朝,现存于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曾展于《JadesfromChina》,巴斯,年,编号,同展另有一例,面容相近,编号,断代南宋或元朝。 再比一卧兽例,兽尾卷曲伸于后腿之下,现藏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图载于屈志仁,《ChineseJadesfromtheCollectionoftheSeattleArtMuseum》,西雅图,年,图版35,图录叙述,该姿态亦属宋代早期龙雕造型(页62)。 Lot清十八/十九世紀初白玉雕松鶴延年擺件尺寸:高18.5厘米估价:80,-,美元本品雕仙鹤、灵芝及寿松,寓意长寿延年。比较一相类例,刻划仙鹤及灵芝,出自Alan及SimoneHartman收藏,载于RobertKleiner,《ChineseJadesfromtheCollectionofAlanandSimoneHartman》,香港,年,图版。另比一苍鹭例,售于伦敦佳士得年6月2日,编号;亦见一双鸟例,出自哈利法克斯女爵士收藏,售伦敦佳士得年2月13日,编号,拍卖图录描述为鹳鸟。 另比较一鹤形盖盒例,仙鹤口衔灵芝,出自揅琳水阁珍藏,售于伦敦苏富比年6月6日,编号70,后易手于香港佳士得年5月30日,编号。 再可比较一件圆雕福寿双鹤把件,一鹤口衔仙桃,另一口衔灵芝,两度售于香港苏富比,先售于年4月28日,编号,后易手于年4月7日,编号;伦敦佳士得亦售一例,尺寸较大,售于年11月6日,编号。 Lot清乾隆青玉雕六合同春圖插屏一對尺寸:高14.6厘米估价:80,-,美元观本品构图及制工,当为十八世纪宫廷风格之典例。乾隆帝主张插屏及山子等玉雕须带历代名家画意。据载,高宗曾命工匠照其御藏古画雕玉,其中包括五代山水大家关仝所作《关山行旅图》等。 本对屏上方作圆角,可比较数件十八及十九世纪相类作例,几乎均雕山水纹饰。比较一白玉例,雕仙鹤、灵芝及寿松图,售于巴黎佳士得年6月13日,编号。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雕双骏图,曾展于《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台北,年,编号70;两例售于纽约苏富比,其一为青白玉雕太平喜像图座屏,售于年3月17至18日,编号,其二为白玉雕松山云瀑图插屏,SamuelM.及MatildaNickerson伉俪收藏,年赠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售于纽约苏富比年3月20日,编号。 另可比较清乾隆青金石御制诗六合同春图插屏一对,所刻诗句出自《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四集》,卷十四,为史博曼雅藏,上拍于香港苏富比年10月3日,编号,诗句以鹿、鹤为题,祝愿多福长寿。 Lot明末白玉雕馬上封侯高士童子擺件尺寸:宽9.4厘米估价:80,-,美元本品摆件,雕高士、童子、灵猴及骏马,尤为罕见,目前尚未见它例,疑为孤品。本品圆雕细腻,仔细入微,营造各种质感栩栩如生,构图精密,尽见匠工造诣。 比较一风格相近例,雕马及马僮,亦作相类山石底,出自AveryBrundage收藏,现存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曾展于《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67,展览图录论述,此类山石底为断代关键,此类底的玉雕多数可断代至明(见页84)。另比一例,雕三位仙人与童子二人及鹤鹿,亦为山石底,售于纽约苏富比年6月3日,编号48;再比一例,雕灵猴骏马,售于伦敦邦瀚斯年11月8日,编号;亦见一例,断代乾隆,售于伦敦佳士得年5月17日,编号。 马上封侯纹饰,刻划灵猴坐于马背,祝愿官运亨通,见谢瑞华,《中国吉祥图案》,旧金山,年,页之论述。另有古印度传说,灵猴能辟马病,韩鄂之《四时纂要》、李时珍之《本草纲目》等均有叙述。 Lot清乾隆青白玉雕太獅少獅戲繡球擺件尺寸:宽14.7厘米估价:80,-,美元本品玉料甚大,刻划少狮伏于太狮背上,太狮口衔绣球与少狮嬉戏,此纹饰意喻世代官运亨通。各式动物及幼子题材,始流行于元、明两朝,至清代亦颇为常见。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玉雕太狮少狮例,图载于《华夏古玉》,卷12,香港,年,图版54;另比一例,刘瑞隆藏品,曾展于《阁有天珍:中国文房玉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年,编号;再比一例,布隆伯格法官收藏,售于纽约苏富比年9月12日,编号。第四例两度售于伦敦苏富比,先后为年5月2日,编号及年5月10日,编号81。 佛教动物当中以佛狮最为常见。狮子并非来自中国本土,而是汉、唐之时,由外国进贡而传入中土。继汉以后,佛教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瑞狮之佛教相关寓意亦于此时产生。 Lot清乾隆青白玉雕劉海戲金蟾擺件尺寸:高18.3厘米估价:60,-80,美元如本品尺寸碩大之劉海玉雕極其珍罕,按現存記載疑為孤例,比較一釋迦牟尼佛玉雕作例,斷代十八或十九世紀,載於René-YvonLefebvred’Argencé,《ChineseJadesintheAveryBrundageCollection》,舊金山,7年,圖版LXXIII,作者論述,清代玉器作坊首先大量製作玉雕造像,多爲佛、道啓發,其中不乏尺寸碩大之作(頁)。另比一例,尺寸較小,斷代十八世紀,雕劃壽老童子,出自利國偉爵士收藏,售於香港蘇富比年10月3日,編號。 另可比較數例,其一雕劃劉海及三足蟾,售於倫敦佳士得年11月11日,編號;另比一例,劉海袒胸造型與本品相近,出自沐文堂收藏,售於香港蘇富比年12月1日,編號。再比一例,劉海騎三足蟾背,出自VictorShaw收藏,曾展於《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亞洲協會,紐約,年,編號。 Lot清十八世紀初青玉雕靈山聚瑞圖山子尺寸:高25.5厘米估价:60,-80,美元本品玉山题材祥瑞,刻划仙山瑞鹿,瑞鹿者,常为寿老化身,本山子左下角并刻寿松,更添高寿之美好祝愿。其他刻划灵鹿之玉山,可比较数例,其一为白玉例,尺寸较小,售于纽约佳士得5年3月30日,编号;另见一青玉例,售于伦敦佳士得年12月10日,编号。再比一例,尺寸较小,正面雕松山高士图,背面雕瑞鹿,断代乾隆,出自佛罗伦萨及赫伯特?欧云伉俪收藏,后惠赠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售于纽约苏富比年9月10日,编号8。 Lot十七世紀青玉雕童子牧牛擺件尺寸:长14厘米估价:60,-80,美元童子牧牛纹饰流行于宋代,代表乡间童年之乐,本品刻划传神,形态生动。比较一白玉例,尺寸较小,刻划牧童牵牛,断代十八世纪,出自佛罗伦萨及赫伯特?欧云伉俪收藏,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另一例断代明,刻划童子从侧面爬上牛背,另一童子伏于牛肩,出自GeraldGodfrey收藏,曾展于《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48,后售于香港佳士得年10月30日,编号。 Lot宋至明黃玉雕瑞獸擺件尺寸:长9.7厘米估价:60,-80,美元本品黄玉瑞兽,依玉材巧色雕琢,营造瑞兽神采,工法自然,瑞兽形像接近灵犬,兽爪柔顺,表情祥和,兽尾分叉。 比较一相类例,尺寸较大,独角,造型更接近高古风格,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载于René-YvonLefebvredArgencé,《ChineseJadesintheAveryBrundageCollection》,旧金山,7年,图版XXVIII;另一例兽身卷曲,耳呈C形,曾展于《中国肖生玉雕》,香港艺术馆,香港,年,编号,同展并包括一卧兽例,出自Bull伉俪、Kirknorton及熙墀收藏,编号。另可比较一卧犬例,犬首回望,售于香港苏富比年11月25日,编号,载RobertKleiner,《ChineseJadesfromtheCollectionofAlanandSimoneHartman》,香港,年,图版38。 Lot清乾隆碧玉雕仿古瑞獸紋韘形珮尺寸:高7厘米估价:50,-70,美元此珮呈韘形,韘为古代骑射工具,开弓扣弦时护指之用,初为青铜质,最早见于商周战国时期。至汉代,韘逐渐从实用器物转变为装饰佩戴,中孔变形,周围多雕饰,因其上尖下椭圆,故又称鸡心珮,多为玉制,可见一例,8年出土于河北保定满城县陵山刘胜王后窦绾墓,现存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石家庄,录于《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卷1,北京,5年,图版;另见一例,Edward及LouiseB.Sonnenschein旧藏,现存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展《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 满人入主中原后,亟欲崇尚汉风以正其天子之名,仿古之风因此于清尤盛,玉制仿汉式韘形珮亦应运而生。可见一相类碧玉例,雕云蝠及鸳鸯纹,断代清中,出土于北京,现存北京首都博物馆,录杨伯达编,《中国玉器全集(中)》,石家庄,5年,编号,同见一白玉例,雕流云纹,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编号。亦见一相类白玉例,雕龙凤纹,断代乾隆,售巴黎苏富比年12月18日,编号。 Lot清乾隆黃玉雕一路連科把件尺寸:长7.3厘米估价:50,-70,美元本品把件玉料上乘,雕工精细,展示清代玉匠臻艺,刻划白鹭,与莲花并置,谐音「一路连科」,祝愿科举高中。除本品外,另见一黄玉近例,雕白鹭衔莲枝,断代乾隆,伍夫收藏(见《伍夫收藏中国玉器展览》,伦敦,年,图版)。十八世纪,黄玉深受珍重,尤受乾隆皇帝青睐,其御藏美玉冠绝历代各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玉雕工艺发展长足,乾隆帝本人鉴赏玉器心得独到,坚持每件玉雕亲自审视,并提诗赞美,或载于文献,或刻于玉雕之上(杨伯达,〈Jade:EmperorChienLungsCollectioninthePalaceMuseum,Peking〉,《亚洲艺术》,年3至4月,页82)。 刻划水鸟莲花之纹饰,流行于十八世纪。比较一白玉宝鸭例,出自玛丽及庄智博收藏,售于香港苏富比5年10月23日,编号60;另一例售于纽约苏富比年2月27日,编号;再比一对例,售于伦敦苏富比3年11月6日,编号。相近纹饰之黄玉例则甚罕;比较同时期其它题材黄玉作例,如见一卧马例,由佛罗伦萨及赫伯特?欧云伉俪惠赠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售于纽约苏富比年9月10日,编号。 Lot唐白玉胡人尺寸:高8.2厘米估价:50,-70,美元唐代盛况,以其对外贸易开放,以及文艺发展繁盛见着。时丝路通商频繁,沿途各地宗教、思想及文化交流随之而生。社会繁盛,并拥抱外来事物,胡人之形像亦逐渐流行,见于陶器、金属器及玉器等各种材质。此时期胡人形象多以阔面及卷曲胡须为特征。 唐代胡人玉雕,可比较数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年,图版29。另一例胡人身披连帽斗篷,一手持小塔,曾展于《Magic,ArtandOrder.JadeinChineseCulture》,棕榈泉沙漠博物馆,棕榈泉,年,编号;再比一例,天和山房收藏,售于香港佳士得5年5月30日,编号。 另比两玉雕胡人进宝例,断代唐,出自郑德坤博士伉俪收藏,一例手持仙桃,另一例手持玉山,曾展于东方陶瓷学会,《ChineseJadeThroughouttheAges》,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伦敦,5年,编号及。后者亦曾展于《ChineseJadesfromHantoChing》,亚洲协会,纽约,年,编号1,图录作者屈志仁论述,根据该玉雕风格及胡人服饰,应属唐代,但亦可能制于唐代之后。 另可参考唐以后作例,包括一例,胡人手持拐杖及绣球,出自东西轩收藏,展于《PeinturesetjadeschinoisdelacollectionDongxi》,KredietbankGallery,布鲁塞尔,年,编号46,当时断代唐,后售于纽约佳士得时改为断代明末至清初,售于年3月17日,编号;另比一例,胡人手持拐杖及莲花,断代明末或十七世纪,售于纽约苏富比年2月26日,编号。 Lot明玉雕臥馬擺件尺寸:长7.5厘米估价:50,-70,美元此玉马表情刻画丰富,身型圆润饱满,匠工因材施艺,将玉石巧色融入雕工之中,赋予其独特性,可见明朝玉匠除了对玉雕外形的刻画之外,同时也专注其内在的体现。参考一灰玉马形纸镇,风格相类,售于香港苏富比5年10月23日,编号17,后易手于香港佳士得年10月4日,编号;另比一例,原为揅琳水阁珍藏,后售于香港佳士得年11月29日,编号;再比一黄玉例,原为玛丽与庄智博雅藏,售于香港苏富比年4月7日,编号5;最后一例售于巴黎佳士得年6月11日,编号。 Lot元白玉雕天王牌尺寸:高5.9厘米估价:50,-70,美元本品极罕,目前仅知另有一例存世,尺寸相同,玉质灰白,断代为元,所雕天王形象及姿态与本品一致,敏求精舍前主席胡家麟收藏,展《博古存珍?敏求精舍金禧纪念展》,香港,2年,编号。 本天王形象,体魄雄健,赤裸上身,饰人骨项鍊,面呈怒鬼相,两侧立发拂至一旁。此形象与北京居庸关云台卷门内壁四大天王雕饰中的鬼相天王近同。该云台建于元至正三年至五年之间。可比一例,见于西方广目天王下方,形象尤近,但无法器,载《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元明清雕塑》,卷6,北京,年,图版15。 此类天王形象,作为四大天王之辅众,最晚于唐代已见。参考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四面錾四大天王像,并辅以相似形象的鬼相天王,手持各式法器,见展览图录《与天长久?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及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及陕西,年,页至。 至辽代,此天王形象亦见作为门神成双出现。参考两立像,其一手持骨朵,其二手握宝剑,应为古代门神神荼与郁垒,绘于两扇墓室木门之上,出土于巴林右旗巴彦尔登辽墓,现存林西县文管所,展《EmpiresBeyondtheGreatWall.TheHeritageofGenghisKhan》,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洛杉矶,年,图74。 Lot清乾隆白玉雕佛手把件《子岡》仿款尺寸:高7.3厘米估价:40,-60,美元佛手,果瓣如指,故名佛手,带芳香,寓意吉祥,常作为祝贺新年之果,有长寿之意,也为常见玉雕题材。本品以上等籽料精雕而成,足见乾隆一朝玉匠之高超技艺及灵巧创思。和田产玉以河中籽料最精,雕玉之上材,然每籽皆随天成,尤考匠工功力,巧妙设计,唯材施刀,方成佳品。参考相类乾隆玉雕例,如见一白玉灵瓜把件,售伦敦苏富比2年5月12日,编号;另见一青白玉雕瓜瓞绵绵摆件,售香港苏富比年10月8日,编号9;亦见一青白玉雕榅桲摆件,售纽约佳士得年3月17日,编号。 Lot清十八世紀青玉雕銜蓮寶鵝形水盂連蓋尺寸:长13.5厘米估价:40,-60,美元参考两相类清中期水丞例,其一雕玉鸭衔鱼式,其二雕玉鹅式,载杨伯达编,《中国玉器全集(中)》,石家庄,5年,图版及。亦见一十八世纪例,盖后配,售于纽约苏富比年3月20日,编号。再见一例,断代十八或十九世纪,Phyllis及WalterShorenstein收藏,售于纽约佳士得年3月24日,编号。 另可参考一鸳鸯衔莲例,断代明末,何鸿卿爵士珍藏,曾展于《中国玉雕》,香港艺术馆,香港,年,编号。亦见一鸳鸯形水滴,断代十七世纪,载于《ChineseJade》,SpinkSon,伦敦,年,编号。 Lot清乾隆白玉雕溪橋撫琴圖山子尺寸:长10.4厘米估价:40,-60,美元本品为上等玉山例,雕工精细,构图新奇,山石陡峭,潺溪小桥,高士松下抚琴,清雅之至。玉山自古为文人及宫廷皇贵所乐道。玉山者,化山水于案头,以为品趣赏玩,轩窗之内即可游目骋怀,云驰四方。玉山颇见工者匠艺,随玉石之形,奇巧构思,隐蔽其瑕,取画意,以刀代笔,勾刻出一篇篇壮丽山水。 参考相类乾隆玉山,见一灰白玉例,雕溪桥策杖图,题高宗御制诗,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展《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年,编号36;另见一白玉山子例,雕山水高士图,售香港苏富比5年5月2日,编号。 Lot清乾隆青玉雕達摩面壁圖山子尺寸:高21.3厘米估价:40,-60,美元本山子刻画达摩面壁之典故。菩提达摩,为大乘佛教中国禅宗之祖。菩提达摩出生地尚未祥切,或为中亚及西亚一带。据传,达摩入东土传佛,于少林寺附近石洞中面壁九年不饮不食,修成正理,后方入寺。 参考一相类青玉山子,雕达摩面壁图,背面岩壁阴刻填金隶书清高宗御制文,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展览《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年,编号39。佛教人物玉山属于中国艺术常见题材,或受清中期出版的宋本《古玉图谱》影响。乾隆一朝可见大量相类玉山,如一白玉例,售伦敦佳士得年5月15日,编号94。 Lot明青玉雕鳳凰形水盂尺寸:长12.8厘米估价:30,-50,美元此水盂仿古纹饰及造型,以汉代或六朝瑞兽水盂或水丞为原型。明代凤凰形水盂甚为稀少,十七世纪时逐渐多见。可参考一青白玉凤凰形水盂配水滴例,凤鸟尾部刻画风格与本品接近,售于伦敦苏富比年5月10日,编号6。另见一白玉例,断代明末或清初,售于纽约佳士得年3月17日,编号。亦见一双凤形笔搁,断代明末或清初,展《JadesfromChina》,东亚艺术博物馆,巴斯,年,编号。 另见一宋至元类例,载于JohnAyers,《AJadeMenagerie:CreaturesRealandImaginaryfromtheWorrellCollection》,伦敦,年,图版8。亦见一十八或十九世纪白玉例,售于纽约佳士得年9月15日,编号1。再见一明瑞兽水盂例,风格与本品相类,售于香港苏富比年11月29日,编号。 最后,推荐您读本书: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清代官员帽子最高处那颗“顶珠”,到底有多值钱? 考古现场出土红山古玉,文化归属之谜迎刃而解! 乾隆皇帝折腾玉玺记:心中默念“二十五” 欢迎投稿:276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