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困惑不解摆脱了盛夏的燥热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初来乍到的萌新们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爽爽的贵阳芳姿了呢那就快随多彩贵州网小编来一次不同寻常的文化之旅吧 赵状元街 清咸丰七年贵阳青岩人赵以炯状元及第正归来。赵以炯故居在青岩北门下院街,地名办将此街改名为“赵状元街”。 曹状元街 住在曹状元街的是咱们贵阳的武状元——曹维城。早前,先后叫过常平巷、状元巷、市场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正式改名为曹状元街。 夏状元街 都说贵阳“南有武状元,北有文状元”,所以这住在夏状元街的是自然就是文状元——夏同龢。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状元身份留学的第一人噢~ 甲秀楼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年)重建的。 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字长联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 孔学堂 贵阳孔学堂地处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段,大将山下占地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杏坛、讲堂群、六艺学宫、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 建筑设计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一改各地孔庙主要采用的明清风格,如此规划建设既传承了孔庙的精髓,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因此,但就风格而言,像孔庙但又不是孔庙;功能方面,孔学堂更是提出以“学研”为主,旨在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 贵阳的孔学堂,在功能定位上是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具有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基本功能,就建设规模、面积、功能来说,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年)。阳明祠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贵阳阳明祠景区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辉成趣,更有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仁、东汉贵州学者尹珍先生所设享堂,专奉二人汉白玉坐像,同时这里还饱藏历代名人的诗作、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楹联、碑刻、书画等史料,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闻名而至。 香纸沟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新堡布依族乡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距阳市区40公里。风景名50.8平方公里,区内分布有山、水、石、林、洞、瀑布、峡谷、岩溶景光、文化古籍、民族风情君有独特之处及较高价值。此外,香纸沟还是远古蔡伦造纸术的遗地之一。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 弘福寺 弘福寺位于贵阳市黔灵山群峰中心,距城约1.5公里,是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称。弘福寺于年(清康熙11年)由赤松和尚开创,“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赤松是为本寺开山始祖,佛法为临济一系之正宗,乃禅门五宗之一。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