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的房地产商——窦乂 窦乂,商人,被称为“唐朝扶风小儿”。这家伙的发家事迹老传奇了,被载入冯梦龙主编的《智囊全集》。 窦乂十三岁时,开始做生意,从卖鞋种树卖法烛(蜂窝煤)干起,积累原始资本,一直干成企业家。 长安西市秤行的南边有“十余亩坳下潜污之地”,窦乂花了三万文钱买下这块地。在水洼中立一木杆,杆顶挂一面小旗。召呼小孩投掷石块、瓦片击木杆上面的小旗。击中的,奖给煎饼或团子吃。两街的小孩争相前来投掷。不到一个月,池子就被迅速填满了。窦乂在填平的这块地皮上,建造了铺面房二十间。租出去,每天单房租就可以收取几千钱,获利甚多。这个地方由此得名“窦家店”,成了繁华市区。 史上最早的经济适用房——有巢氏所建 听名字就知道这家伙跟房子脱不了关系。“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说的是上古时期条件差,洪水猛兽伤人,有个叫有巢氏的教人们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蓬盖以供居住。这就是最早的经济适用房,虽然原始简陋,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也有人说有巢氏是巢湖地区人。 史上最暴力的拆迁队——项羽火烧阿房宫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一篇《阿房宫赋》洋洋洒洒,描绘出秦时阿房宫盛景。无奈嬴氏家道中落,传不过二世便被项大*灭了。这项羽也是个戆货,愣是一把火将华美绝伦的阿房宫烧了,暴遣天物,堪称史上最暴力的拆迁队! 最任性的租房一族——李白 谪仙,大诗人李白堪称中国“诗和远方*人”,一生不置产业,漫游天下,但常住达官贵人的豪宅(如华清宫)。青壮年生活阔绰,但晚年从流放归来后居无定所、穷困潦倒,最终客死在亲戚李阳冰家里。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买房远比租房划算。 最早的学区房——孟母三迁 孟母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迁三地,*史上最明智母亲有木有!而孟母买的房子成为史上最早的学区房也就顺理成章了。 史上最悲催的拆迁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纵观古今大诗人的生活境遇,杜甫虽然不是最惨的,但*是有够惨的。杜诗抑郁顿挫,充满苦味。这不,他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时,遭遇了一场大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已经足够惨了,偏偏还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偏偏这支拆迁队还是一帮小孩子,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老杜真是有苦说不出哎。 结语:在中国无论古今,房子对于国人的意义深远。没有房子的依托,生活难以留下深刻的痕迹。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