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传播扶风文化、传递本地资讯、联络乡情乡谊。

◎来源|FT中文网

老愚,男,陕西扶风绛帐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媒体人,社会观察家。曾倡导新散文革命,著有《世纪末的流浪》(与张力奋合作)《蜜蜂的午后》《正午的秘密》,最新出版专栏合集《在和风中假寐》。

回扣|一要员下基层送温暖,照例送上面粉、食用油和现金,轮到被扶贫对象答谢,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老大爷顺口说道:感谢政府!感谢某某面粉厂!然后悄悄将八百元钱塞给官员,凑到其耳边低语:以前给八百,我返人家四百,今天你给了一千六,返给你八百。咱们按规矩办。

湋河|联结太白山和法门寺的汤法高速,经过横贯周原大地的湋河,这条古老河流竟然被简化成了“韦河”。杨陵为西北农业科研重镇,因前领导人江泽民笔误被篡改为“杨凌”,在靠近高铁地段矗立起诸如“高研路”“博士路”之类的路牌,粗鄙、浮夸之心昭然若揭。而“杨凌”所属一个乡的名字,就足以令当政者汗颜:“揉谷”——那当然是老祖宗起的古名。

孩子|走亲戚时见一妇人眉头紧皱,其他人也都非常小心地跟她说话。原来,女儿被夫家人打了一顿,婆家年前提出离婚。桌面上的理由颇为可乐:儿媳妇既懒且馋,不扫地,好吃懒做,做饭把握不住分寸,不是剩下就是不够吃云云。女方父母拒绝离婚,认定男方家里因种植苗木暴富,找藉口打发自己女儿回家,好再娶新人。女方声称,若男方不撤回离婚诉求,将以家庭暴力罪起诉对方。据知情人介绍,女方确实懒惰,娇生惯养,但小夫妻两人的感情还在,只因男方父母强势,儿子又唯命是从,方有离婚这一出好戏。

婚姻主体是年轻男女,主宰者却是他们的父母,最后变成了两个家庭的角逐。这才是问题。两个长不大的孩子,被迫参与一场可笑的游戏。女方亲戚透露,本来两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匹配,婚后几年也相安无事,这两年男方收入暴涨,对女方才挑剔起来。

谈起这个话题,朋友讲了另一个例子。一对年轻夫妻尽管时有拌嘴斗气,日子尚可维持,却因为双方“厉害”母亲的较劲,最后不欢而散。离婚后,男女都觉得后悔,但木已成舟。

逆关系|在关中农村,父母与孩子似乎是一种逆关系:前者对孩子负有过度责任——养育,并承担婚嫁、安居等义务;做孩子的,安然享受父母的庇护,等自己有了后代,再扛起同样繁重的责任。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老一代为下一代牺牲或放弃自己的生活,以儿女的前程为目标,子辈荣而己荣,子辈枯而己耻。我娃如何,他娃如何,是人们挂在嘴边的话。

如此以来,子辈自然生出依靠的意识,靠山山不倒,生命的重心便倾斜了,自我的枝干搭在粗壮的主干上,呈现一副无力的情状,很难有独立天地间的气概和格局。

父辈的结局|一直在子辈面前保持威望、手里握有存款的老人,吃喝不愁,有天伦之乐可享。如果碰到不孝顺的子辈,晚年就相当悲惨了。村里有好几个例子。养育了四个儿子的母亲,老了却靠乞讨为生,当好人给予资助时,当过村支书的儿子竟然辱骂好心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儿子的老夫妻,晚年无人赡养,丈夫病故后,妻子靠捡拾谷物度日,儿子皆作壁上观;一退休教师常年将自己的退休金分给两个儿子,当老伴离世后,晚年却独自面对漫漫长夜……老人甚至不能去政府开办的“幸福院”吃饭,因为子辈怕背上不孝的恶名。

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父辈在晚年沦为儿女们的仆人,唯其马首是瞻。

圈养渭河|与友人漫步渭河南岸,麦地里躺着数棵粗细不一的槐树的枝干,农人正在扩展自己觅食的领地,野生树木悉数被斫,在斧子和掘土机身后,是一畦畦平展展的农田,里面长满了小麦、油菜、猕猴桃,以及栽种整齐的棵桃树、苹果树……河滩上时见堆积的各色垃圾,野草、杂树遭焚烧后的焦黑。这条重要的黄河支流,被截成一段段蓄水池,几乎不能自由流动。河岸两侧布满挖沙取石的机器,岸上是政府花费巨资打造的“渭河百里风情画廊”,柏油路、花木、人行道一应俱全,整齐奢华,然而既无令人着迷的野趣,也无河流自由流动的力量。一条被圈养起来的河流,体现的只是权力的霸道和任性。

出生地|四十多年后,我在友人的陪伴下,寻访自己的出生地。雪片纷飞,一个人也没有,即使有,他们也不会对这个忐忑的中年人有一丝兴趣。捞池还在,皂角树没有了;门前的土路还在,老院子却遁世般逃逸了。街道对面一溜残存的院落,屋空墙歪,老树枝条乱垂……在一排杂乱的新式楼房前我不免有几分恍惚:这儿以前真的住过人么?那些沸腾的面影和声息就这样通通消失了?物非人非,记得这一切的又有谁?伫立村口,辨识着从前的印痕,母子仨逃离汤家村的车辙,从记忆里漂浮起来……

二十四孝|三三两两的老人团坐在一起,或说闲话或闭目养神,身后的墙壁上涂抹着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二十四孝图,二者似为“新农村”标配,标志着乡村不可逆转的格式化进程。走亲戚,人们说得最多的往往是子女虐待老人的事情,他们不幸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对不孝子,人们其实毫无办法。家族解体,早就没有了道德约束,政府组织又懒得过问此类小事,旁人只能听之任之。可悲的是,若老人辞世,安葬时还得为这些不孝子披挂红绶带,表彰其孝顺之心。子辈与父辈的关系,若基于爱、平等与尊敬,就不会有什么难解的结;若以官方标榜的传统孝道为之,难免成为伪善的表演,近乎荒谬。一个世纪过去了,还指望用“忠孝”治民,自信得近乎荒唐!

廉政灶|某政府部门大门口高悬用“一路一带”“三严三实”造句的对联,餐厅外伸出一块牌子,上书“廉政灶”。官员外出吃饭时,总要察看四周,看有无熟人。一谈及最高元首的话题,就特别小心,生怕有人听到自己不敬的言辞。甫一上班,几乎都是开会学习文件。他们端放于桌头的笔记本上面,写有密密麻麻的“心得”,大都是从报上网上抄来的“思想”。紧张、害怕、无聊,这是他们私下里表达的对日常“政治生活”的感受。

砍树|在扶风县天度靠山一带,山被取石者胡乱剖开,露出骇人的形状和颜色。紧挨山脚的碎石场、石灰厂、水泥厂,把视野涂抹得令人不安。路边、坡头、崖畔野生的大树,则被贼人偷伐,随处可见锯掉树干后光光鲜的树根,从外皮和散发的气味,我们判定有柿子树、槐树、白杨树等。若不出意外,过不了几年,这儿就变成光秃秃的了。

垃圾|每个村都建有标准的垃圾站,但大都空空如也。村民还是习惯于将各色垃圾顺手倒进地头、路边、城壕及凹地,因而随处可见刺目、恶臭的垃圾。无人劝,无惩戒,拉运处理垃圾的暗自窃喜。这就是卫生文明措施的现状。村里的城壕和塌窑几乎被脏物填满了,有勤快人在垃圾上面铺土种植庄稼,一年两料,收获的麦子和玉米足够老两口果腹。

班固墓前的碑文|《汉书》作者的墓静卧于西宝公路边的田里,墓碑及坟头触目可见各色杂物。矗立的班固像刻工粗糙也就罢了,可怕的是郑重其事的重修碑文,其名为“启动重修班固墓记碑”,逻辑不通,称呼失范,有的几乎不知所云,至于断句不当、简化字正体字混用、行文体例错误更是触目惊心。发起整修的单位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等”,碑文称“联合发起班固墓整修工程以洗刷极左思想补救文革破坏恢复史学史的真实”云云,只看此句,读者便可对碑文撰写者的文化水准有个大致的判断。本为光大先人精神之善举,却因主事者才力不逮、用心不够,又无人审核,仓促立于青天白日之下,按碑记记载日期,堂堂石碑雄踞此地已近三年,扶风县文化官员竟无一人屈尊瞅过一眼?拜祭过班固先生的也无一人觉其碑文不妥?我想问的是:以文化旅游傲视天下的宝鸡市,究竟有无合格的文化管理者?

野菜|开春了,我和朋友思量外出挖些野菜。走到法门寺北边山脚一带,麦田成片,麦子长得旺势,地里却无杂草。在地里作务的一中年男子说,“现在撒除草剂,地里什么都没有了。”这些靠山的坡地,靠天吃饭,一年就种一料麦子。我惦念幼年的野菜,拉着友人沿地边走,终于在邻近壕沟的地方发现了它们。我掏出钥匙,费力斩断颇有韧劲的根,友人则索性用手拽。我捧了一把暌违多年的野菜,凑近嗅了嗅,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扶风圈子,在外扶风人的交流平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