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宝鸡新闻网,配图 扶风圈子。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曾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扶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扶风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蕴藏着古丝路上黄沙与驼铃的气息。日前,记者走进宝鸡扶风县,透过史书记载与实物遗存,探寻古丝绸之路上那些尘封已久的“周原扶风元素”。 异域琉璃器得习总书记称赞 文物是过往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扶风与古丝绸之路有何关联?陈列在扶风法门寺博物馆中的众多文物,给出了无声而明确的答案。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器 在法门寺博物馆“大唐珍宝”展区内,一组美轮美奂的琉璃器令无数游客惊叹不已。记者了解到,年法门寺地宫共出土琉璃器20件,其中除了一套茶具属于唐代自产外,其他均属外国给唐皇室的贡品。这组琉璃器有着典型的伊斯兰风格,是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遗存。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曾盛赞法门寺琉璃器。 ▲年,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特别提到了年出土于法门寺的20件琉璃器。 “从来没想过唐代就有这么漂亮的琉璃器,更没有想到唐人居然会制作和使用玻璃,觉得这次来法门寺博物馆真的长知识了。”采访中,来自广东的游客孙女士说道。 “法门寺伊斯兰琉璃器规格之高、数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年代之久远全球罕见。”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表示。丝路遥远,舟车颠簸,这些易碎品一路送到长安的艰难可想而知,还能保存到今天让我们欣赏到更是难能可贵。 年前的文物中竟有雅利安人 “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与源头。位于宝鸡的周原遗址是探索周文化的宝库,在依托周原遗址建设的国内首座国际化考古研究机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里,你会惊奇地看到年前的“丝路物证”。 ▲西周蚌雕人头像 这是一对西周蚌雕人头像,是年在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他们高鼻梁、深眼窝、头戴高帽,与雅利安人完全一致。这对文物的出土,曾引发众多学者
|